文化部

文策院第二屆董監事名單公佈,前文化部政次彭俊亨兼任董事長
文化部今(25)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文策院董事長將由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教授彭俊亨兼任。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相信第二屆董...
你為何保持沉默?噤言年代的藝壇異議現象
當代台灣藝術界的生存之道,可以從世俗定義的「趨大化的資源擁有者」,看出成功的經營態度。適時與選擇性的「保持沉默」或「保持...
文化治理倒退嚕,全國文化會議民間共同審議與決策機制被消失:520總統就職兩年文化政策總體檢
會議強調全國文化會議的設置,是為確保人民享有參與文化政策與法規制定的權利;持續賦予文化公民參政、文化公民權落實的機會。同...
事前審查和比例原則:從今昔言論自由的艱難取得,向最高文化機關表達捍衛的決心
若徹底思考言論自由保障的實踐,這些案例呈現了事前審查會造成寒蟬效應和自我檢查,讓任何保障都不再具有實質意義。從歷史的言論...
【涉己新聞】吳牧青指控文化部長李永得要求謝春德展演節目將其除名,事件爭點總整理
隨著過去這一週相關當事人陸續回應卻無所交集,本案爭議究竟為何?而在其個人權益與真相釐清的層次之外,本案從記者會的訴求、立...
【蕭文杰專欄】千萬毋通剩一張嘴:回應文化部「文資辨別SOP:停、看、聽」
網紅的淨山活動,會將所謂的歷史遺跡當垃圾清除,是對山林歷史教育的無知,而台灣長期以來校園不重視「文資教育」。但台灣的文資...
「2022思辨之夜」:疫情下普世人權的在地「動態編譯」,以及公民社會的集體重建
從去年的主題「後疫情時代生活指南」推進至今年的「動態編譯」,「思辨之夜」致力即時回應疫情劇變下的社會關係,共商公民社會的...
九品芝麻官、行之未然的文化部組織機構改造─以梁永斐兼任國美館、史博館館長為例
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現任館長廖新田借調4年期滿,將歸建臺灣藝術大學任教,館長一職將由現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同時兼任。對...
44年篳路藍縷開花結果!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正式開幕,中央與地方就2期計畫交鋒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王君琦在典禮上,首先細數篳路藍縷到開花結果的歷程:「44年了,我們從把世界電影帶給台灣的『電影圖書館...
翻轉行政系統長期文化弱勢困境,文化部成立文化發展基金有譜
文化基本法三讀通過後,文化部擬依該法成立「文化發展基金」,以支持文化發展及公共媒體等事務,並避免相關經費受年度預算增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