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

遇見暹羅:您所不知的故宮「泰國文化」收藏
今(2019)年適逢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瓦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 Bodindradeb...
回到1949:中華民國渡海七十週年紀念文物展
「回到1949 中華民國渡海七十週年紀念文物展」透過總統、政要、將軍、學者、高僧、書畫家、軍人遺孀、流亡難民等世間眾生之...
翁萬戈六代家藏兩百件,盡入MFA:「翁氏家藏精品展—親友交遊」展覽
波士頓美術館的中國文物藏品向來以早期宋元書畫為特色,透過此次翁氏的慷慨捐贈,不僅填補了館藏的晚期書畫領域,亦讓館方在文人...
將軍宅的中國「潮」:從《君臺觀左右帳記》看室町時代的唐物美學
室町時代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足利幕府對於中國文化的傾慕崇拜,顯現在對「唐物」的狂熱上。「唐物」一語最早出現在《日本後紀》...
晚明的選物指南:瞧瞧文人用物的小心機
明初曹昭《格古要論》,繼之高濂(1573-1620)《遵生八牋》、屠隆(1543-1605)《考槃餘事》與文震亨(158...
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南藝大×台文館合辦裝幀特展
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林素幸領軍,與國立台灣文學館合作策劃「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展覽。該展以時間軸為...
賞畫看字,來故宮參加文人雅士的熱鬧聚會——「以文會友—雅集圖」及三大書畫展10月全新登場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了延長這些寶貴文物的壽命,每隔三個月會換檔展出。10月推出「以文會友—雅集圖」特展,為海內外觀眾帶來不少...
小時代的日常書畫:談文震亨的同溫層及其書畫好尚
文震亨書中提供的這些生活提案,是否是文氏家族不外傳的獨門心法?又或者是將坊間流行意見的集大成之作?還是特定文人群共享的品...
搜詞尋像.以圖證史:V&A博物館「中國圖像誌索引典」項目
近幾年來,從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皇帝保鑣的靚服—清宮侍衛服飾圖鑑
從清宮侍衛服飾來看,至乾隆朝已形成完整的品級侍衛服飾制度,所有侍衛的冠帽、服裝、朝帶、朝珠甚至鞋靴等,均確立了較為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