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前數位時代藝術作品的複製、縮放與排版:淺談三種〈麻姑仙壇記〉
當今數位時代,圖像取得甚為便利,放大縮小也不過彈指之間。但如果說到精準的圖像複製,在中國一般是從晚清時期引入珂羅版(co...
【新刊】科舉趣史
古有科舉,今有國考──考取公職、捧個鐵飯碗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科舉制度起於隋唐,至清末被廢除,回望科舉史,固然滿是讀書人...
蛟龍見而雲雨至:唐宋時期的龍畫與畫龍祈雨儀式
古人基於「同類相感」之觀念,認為龍這種與水密切相關的神話動物,有興雲致雨之能。例如中國古代傳說之「應龍」,有翼,能蓄水,...
香雪美術館藏中國繪畫及其影響 :「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特展
香雪美術館是收藏了朝日新聞社創辦人村山龍平(1850-1933)所蒐集之日本和東方古美術藏品的美術館,於1973年在兵庫...
大英博物館重磅特展:「晚清百態」看見隱藏世紀的幽光
大英博物館於2023年5月18日推出的「晚清百態」(China’s hidden century)特展聚焦於19世紀受忽...
中國嘉德2023春拍書畫,1億9113萬港元之《畫中九友》冊領銜,三夜場共斬獲人民幣9.83億元
「北京的春拍回來了!」6月12日,中國嘉德30週年慶典的重中之重,重要書畫專場正式舉槌。夜場「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
茶道是什麼?就是手跟心,和眼睛的距離。訪翫茶齋陳麗珍的茶之路
在泡茶、品茶、與人分享的過程中,陳麗珍老師形容這過程有如將自我身心靈的細瑣雜枝,一一修剪乾淨,認真地梳理進而淨空內心世界...
蘇州版畫的光芒:在國際化城市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
明末清初至乾隆年間(1736-1795)在蘇州生產的「單張版畫」(日文稱「一枚摺」),一般習稱「蘇州版畫」。蘇州版畫是妝...
如冰似玉,再現千年青瓷血脈──何志隆翡翠青瓷
數千年以來,原始灰釉青瓷在歷史洪流中逐步消失,直至當今翡翠青瓷的驚豔登場,讓柴燒界的眾多追求者眾口稱嘆。至此逐漸撥開雲霧...
收藏中國:1930至1950年代歐洲博物館現代中國繪畫收藏輪廓
1930年代之後西方博物館的現代繪畫收藏與當今藏家的品味頗為呼應,本文將粗淺介紹英、法、捷克、德國與俄羅斯博物館的現代中...
文章導覽
1
...
23
24
25
26
27
...
47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