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空間

【台灣藝文界 #metoo 系列報導】台北當代藝術館宣布終止使用陳文祺「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的品牌設計
當代館於2021年品牌設計單位「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負責人陳文祺於擔任教職期間涉及性平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當代館經諮...
創造下個時代的新集結
新群體正在從舊網絡裡分裂、重組、集結。自疫情時代前夕至今,台灣各地誕生了至少超過三十個藝術「新群體」,他們大多在生存、商...
【台灣藝文界 #metoo 系列報導】非常廟宣布解散空間、除名陳文祺、撤案「藝術未來」千萬元補助
日前記者房慧真於臉書揭露陳文祺涉嫌性騷擾與性侵爭議的消息之後,陳文祺參與經營的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簡稱...
【請問市長候選人7】文化館舍相繼揭幕,工業城轉身文化城:六都最年輕的城市,仍是青年與文化人移居首選?
桃園縣於2014年12月25日起升格為「桃園市」,並列台灣六都之列。桃園除了桃美館本身展現的能見度與資源,活躍的民間的藝...
如果翻譯不是為了溝通:「鴃談」中的回音,與現作製作的肢體語言
「Barbarecho鴃談」以策展人沈裕昌揉合希臘神話、中國古典文獻以及法國新生代哲學家巴諦斯特.莫席左等文本與概念,進...
創作者/經營者/協作者:彭奕軒與節點、土星,及其作品
本次專訪將沿著彭奕軒的創作脈絡討論起,連結他在經營「節點」與「土星」的歷程思考,梳理這位90後世代斜槓青年的藝術實踐,在...
李旭彬交棒後的海馬迴光畫館:專訪「懦懦」的黃婷玉與吳宗龍
海馬迴經營權由李旭彬交付給同為七年級生,也同樣有著藝術家身分的黃婷玉與吳宗龍手上。這次為兩人進行的專訪,就從他們與海馬迴...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高雄鹽埕藝術聚落的想像與觀察:在流行音樂中心與駁二之下,新浜碼頭「再社區」的藝術創生行動
在高雄邁向光榮城市的光鮮亮麗之下,在地的藝文現況又是什麼樣貌?本文自即將開幕的高流所位處的鹽埕區出發,從而觀察民間與官方...
2020世代,臺灣當代藝術策展新勢力
「2020世代」的策展新勢力已經開始逐步站穩腳跟,勢必將會從策展方法、論述、議題及展覽風格等面向來加以深化臺灣當代藝術策...
【印度駐地日誌】缺乏藝文補助機制下的藝術機構與藝術人生
2019年7月到10月間,我在印度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駐地計畫,從德里開始,造訪了位於喜馬偕爾邦與查謨—喀什米爾邦的藝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