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

讓藝術走出窄門:台灣藝術家洪易以「藝時代」、「厚禮樹」實踐藝術生活化
告別家族畫廊、禮品集團後,洪易在恪遵藝術家操守與創意的角色之餘,決定挺身自救,希望借重台灣民間活力,讓藝術家的創意被看見...
藝術評論的相對性理論:文化相對論及其質疑
20 世紀早期的藝術家改變了我們對於藝術可能會是什麼的看法,拋棄了長久以來對於技法與「高」(high)或說純藝術/美術(...
2022台灣文博會首度移師港都高雄舉辦,群島共振「熱」與「冰」的文化路徑
台灣文化內容產業年度盛會「台灣文博會」今年首度移師港都高雄,以「群島共振 Resonance Island​」為主題,自...
文創商品授權要注意哪些問題?
若論及文化內容商品產銷活動中涉及的法律議題或風險,應以「著作權的授權」最為重要。因為文化內容所包含的智慧財產權,係以著作...
文創工作者創新創業,永續經營、保護智財、一人公司也可以!
文創產業和許多其他領域的產業一樣,近年來掀起一陣創新創業的風潮。但是和其他領域創新創業略有不同的是,一般的創新創業,常常...
創業團隊職位誰來當?董事長和總經理,誰比較大?
要當董事長還是總經理,要先看這家公司是採「董事長制」還是「總經理制」,再做決定,這其實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因為我國公司...
公司治理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公司治理機制?故事從十五世紀開始…
「有限責任」制度的出現,改變了經濟活動的運行規模。所謂「有限責任」,係指股東對於公司所負的責任,以其出資額為限。
博物館可以文創化嗎?
如果每個博物館都學故宮博物院,不但可以大量提高參訪人數,同時可以幫政府解決一些財務問題。財經人員異想天開,以為只要找到適...
【藝術很重要,但不是一切:職人篇】 獨立品牌這條不歸路——應可潔:每件衣服都是一張承載理想的畫布
一位藝術學院畢業的女孩,在文創品牌當道的時代,投注心力自創品牌,如今,當時風行一時的創意市集熱早已淡褪。Yinke創辦人...
台灣文化中介組織的現況反思
文策院的機制設計,最終仍必須回歸台灣的文化經濟政策與文創產業策略立場是否清晰。我們不可能期待單一個中介組織的成立,就能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