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
藝聞摘要: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公布終身成就獎得主、香港藝術館接手2026威雙香港館、達利劇本藉Google平台生成、維梅爾的最後創作斷代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5年4月1日至4月14日。
「我們是貧窮的,也永遠選擇最低的預算 ——這是我們的倫理和策略立場」 專訪梵蒂岡教廷文化教育部部長門東薩樞機
梵蒂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預算是所有國家館當中最低的,並非我們找不到其他資源,而是我們清楚明確地想要用最少的經費參加雙年展...
藝聞摘要:鄭淑麗歐洲雙展、耿畫廊參加2025瑞士巴塞爾、卡達設立威尼斯雙年展永久國家館、英國文化協會計畫出售藏品償還1.97億英鎊債務、蘇富比董事會重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獲捐新古典主義藏品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5年2月4日至2月17日。
Koyo Kouoh被任命為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
這位自2019年起擔任南非開普敦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A)的執行館長的喀麥隆裔瑞士策展人標示:「繼承傑出前輩的腳步...
北美館公布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由青年世代創作者李亦凡代表參展
展覽落幕之際,館方也同步正式宣告,2026年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李亦凡代表參展。提名委員會指出:「李亦...
如果我們都是「外星人」,那誰來「解」殖?從威尼斯的法國藝術家個展看新一代年輕藝術家的解殖、反抗策略
以3D動畫影片為中心,恩賈姆的個展「膨脹空間」(Swell spæc(i)es)融合了神話、海洋生物學和科幻小說,全黑空...
【威尼斯通訊】擴充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視野:五大會外周邊展精選
「NEBULA」(星雲)是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少數聚焦於「時基媒體」(time-based media)的展覽,在機構的...
【威尼斯通訊】克里斯托夫.布歇爾:帶著另一場威尼斯挑釁到來
在今年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布歇爾於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位於柯內爾宮(Palazzo Ca' C...
【威尼斯通訊】影像技術於數位時代的反身性思考:專訪臺灣館「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
其實我在2020年的時候就確定要做《日常戰爭》了,整個創作論述也都已經完成,而她也認同我正在做的作品,所以其實我們在規劃...
【威尼斯通訊】從「大地魔術師」到「處處都是外人」,35年後的全球性藝術視野何如?「大地魔術師」策展人讓–于貝爾.馬爾丹專訪
「大地魔術師」35年後,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以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
文章導覽
1
2
3
...
9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