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

專訪文化大學美術學系主任洪昌穀:傳統書畫教育處境艱難
洪昌穀繼而指出教育現場的困境,與前置教育的匱乏和過度重視通識的教育政策有關,他說:「文化結構是一環扣一環,像生物鏈一樣,...
400年來頭一遭,禪風吹拂桃源境
本展是開啟了龍光院400年的歷史大門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可說是劃時代的展覽。展出作品超過200件,是龍光院首次的大型展覽。...
【鄭又嘉專欄】藝術天地中,一起行、一起玩
知識理論和經典是拿來應證的,只是參考指南,千萬不要活在經典和知識底下,那是大大地侷限了自己。當熱愛中國古代藝術的你明白,...
87件書畫,86方自用印, 展出真實的張大千:張大千120週年,故宮重現大千
「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展品悉數出自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歷史博物館二大館藏,不少書畫藏品為首度公開展覽曝光;而...
【鄭又嘉專欄】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每一項書畫文物乃至於文房器用的獲得都只是起步,都是要帶領你進入一個人與物共舞、豐美無比的精神世界,而那個精神世界是能夠讓...
從太平盛世到轉捩年代──清大文物館籌備處浮世繪系列特展
清大文物館籌備處成立以來,已舉辦過多個以東亞近代文物與美術為主題的展覽。身為大學博物館,將文物透過詮釋後的陳列公開來進行...
故宮遛鳥趣,鳥友看過來!劉芳如談「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
二十餘種禽鳥翔聚於1月1日至3月25日「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特展。古代畫家將禽鳥稱為翎毛,故宮典藏禽鳥作品超過...
神之手修復術,蕭依霞談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中國書畫保存甘苦
蕭依霞自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畢業以後,曾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華盛頓佛利爾美術館工作,2014年到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鄭又嘉專欄】想懂美,請先靜心
總說宋代是中國古代藝術美學的巔峰,不論宋瓷器形、釉色上靜謐典雅、含蓄內斂的簡約之美,或者是宋代書畫所透出的平淡天真。然而...
傳統書畫重意趣,線條筆墨是關鍵──專訪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暨書畫家:梁秀中
本期特別專訪曾經擔任教授黃君璧的助教長達11年,並曾歷任師大美術系系主任、所長、藝術學院兩屆院長的教授梁秀中,除回溯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