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網絡"

這些名人如何定義「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夢幻收藏品?
匯集全球重量級藝廊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終於正式開展,這也是各路國際與台灣藏家分頭較勁品味、經濟實力和收藏脈絡的場域。...
告別北美館史上變動最大的2018年:林平分享幕後實況並展望2019年
「2018年對北美館來說其實也在面對蛻變,是面對重生的最好的機會。」2018這一年,是台北市立美術館35年館慶,同時也是...
關於彈性與深度兼顧的國際交流之可能,「塵念塵:神話與人間」如何水到渠成
立方計劃空與非常廟藝文空間同時展出的「塵念塵:神話與人間」(Dust to Dust: Of Myths and Men...
圍繞2018年台北雙年展的若干問題意識
我們可在「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這一展題以及最終的展呈中看到,策展人以生態系統作為隱喻的一則重要部署,乃是在展...
鍾經新女士連任第14屆畫廊協會理事長
第14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於昨(18)日舉行,並順利於當晚完成兩年一次的理事長與理監事改選。第14屆理事長由大象藝術空間館負...
「離線瀏覽」春之當代藝論之二:掃不進同溫層的上升螺旋與意見氣候
在社群軟體的演算法分門別類下,每個人都被依據其媒介使用經驗的統計被分門別類於不同的訊息接收圈中。而這狀態就是現今時常聽見...
2019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主題揭曉:鄭淑麗探討監控與解放創作計畫
2019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代表藝術家的鄭淑麗,與客座策展人保羅.普雷西亞多偕同台灣技術創製團隊,宣布此次在...
生態行動中, 藝術與藝術家的幾則片斷
今年五月,我在雲林口湖鄉成龍濕地第9屆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國際論壇上,分享了一些有關環境與生態觀察的個人經驗。那是來自於今年...
「引入門」:藝術機構 進入社區後的角色
每兩年定期舉辦的TransCultural Exchange藝術村年會,今年初在魁北克舉行,過去竹圍工作室會定期參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