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博士周永昭接任朱銘美術館館長
周永昭擁有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博士學位,具備深厚的藝術史學術背景與豐富的國際博物館經驗。
真實森林中的尋找與研究 那些在「紀實」邊界重思真相與想像力的創作
攝影師林多庫赫勒.索貝克瓦(Lindokuhle Sobekwa,1995-)以試圖追尋七歲時,他那在一次「交通意外」後...
理論—小說與法醫建築的虛構政治學 從許哲瑜「災變論」說起
在洪建全基金會的展場中,這次的「災變論—許哲瑜個展」由多頻道錄像組成,冷調色溫的影像在黑盒子中營造出法醫建築的冷峻氛圍。...
獲林茲電子藝術「人工生命與智慧」大獎:專訪顧廣毅《酷兒解剖學圖譜》,從邊緣反思醫學權威
顧廣毅認為,若我們更了解醫學與生物學的思維,好像可以減輕社會對某些疾病的負面印象,而解剖學是醫學訓練的基礎,醫學系的學生...
書畫新辯與品牌連線 異雲書屋與思文閣的策展實驗
回歸畫廊自身品牌經營,陳維駿在異雲書屋十年經營中深刻認識到從藝術家出發的重要性:「從思考能將藝術家推到何程度,再反過來想...
首屆TIPF臺灣國際攝影節,今年九月 C-LAB盛大登場!德國出版巨匠史泰德親自策劃,攝影大師羅伯・法蘭克作品首度來臺展出
首屆「 TIPF 臺灣國際攝影節」將於9月6日至10月6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盛大登場。TIPF 致力於增進...
臺中綠美圖時代啟動!臺中市立美術館的文化共構實驗及開館首展亮點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在接受我們採訪時,強調了中美館長期發展定位的三大願景:「打造城市藝術地標」、「成為國際跨域交流節點」及「...
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來講解當代藝術發展史:《為什麼這也是藝術》 前言
當代藝術的敘事不會像《藝術的故事》那樣,具有清晰的推展。反之,當代藝術的故事必須以一連串經常動盪的危機、衝突和爭論來闡述...
【我重生了】藝術工作、創作焦慮與未來想像:藝術科系在學學生與藝術從業者問卷調查概覽
在針對在學學生的開放式問題20份回覆中,可見填答者對未來充滿探索與不確定感,主要集中在「職涯規劃」、「創作身分」與「產業...
一場獻給臺灣的文化行動,展期限定24天!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松菸文創園區盛大開幕 六大主題展區、珍貴童書原畫首度公開
由財團法人漢聲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紀念展,日(7/8)前於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盛大揭幕。開幕...
文章導覽
1
...
14
15
16
17
18
...
1,282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