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日動畫廊插旗台北,拓點亞洲的第一站

日動畫廊插旗台北,拓點亞洲的第一站

為什麼選擇台灣作為日動拓點亞洲的第一站?她爽朗地答道:「原因很多。不過,其實早在日動創業之初,我公公,也就是日…
為什麼選擇台灣作為日動拓點亞洲的第一站?她爽朗地答道:「原因很多。不過,其實早在日動創業之初,我公公,也就是日動畫廊第一代的經營者長谷川仁(Jin Hasegawa)就曾在上海經營過四年畫廊,後來礙於一些原因沒有繼續下去。直到2010年開始參展台北藝博的關係,因為定期來台灣,認識了很多台灣藏家和朋友。再者,回溯二戰之前的台灣日治時代歷史,台灣與日本間的藝術交流有很深遠的淵源與互動。
所以未來畫廊代理的藝術家也多從那個時代挑選,希望屆時開幕展能以此時代背景來策畫,先談談日本與台北的聯繫。」
梅原龍三郎《薔薇》.油彩畫布.50×44 cm.1949。(圖/日動畫廊)
如今交通便利,獲取新知快速,聯繫的方式也千千百百種,但即便現在的藏家自主看展的機動性提升不少,但就她長年觀察藏家的心態,仍認為「落地生根」就近服務與接觸藏家有其必要性。「雖然人們可以利用網路交換許多訊息,但作品畢竟無法透過網路、僅看照片便能完全被詮釋,畫作如此,裝置也是如此。藏家要看到真正的藝術,單靠照片是不夠的。作品本身是有召喚性的。」基於這樣的原因,長谷川智惠子堅持帶著日本的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作品來台灣展示。
何況,確實有一大部分的藏家偏愛留在一地,不喜歡或不習慣隨著藝術事件搭飛機當空中超人。因此,日動畫廊對於台北空間的設定,除了讓這些藏家不用親自飛往日本和巴黎,而有日本現當代藝術品的展出,亦企圖以此作為畫廊新的節點,可以和亞洲藏家產生更多連結。「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地點,這樣做事情會比較容易。」她表示,固然擴張日本藝術在台灣的市場發展是其初衷,仍不排斥和台灣藝術家的合作可能:「對我來說,國籍是不需要考慮的,做了什麼有趣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雷諾瓦《Femme au divan》.油彩畫布.34×35 cm。(圖/日動畫廊)
來台多次、也結交許多藏家朋友的長谷川智惠子觀察,台灣和日本藏家最大的差別是前者非常喜歡大幅畫作。「每次參加台北藝博時,他們總問我:『為什麼不帶大幅的畫來呢?這太小了。』所以我以為台灣房子都很大,像美國一樣。但在親自拜訪藏家的房子後,我發現他們喜歡用作品裝飾整個牆面;也有一些藏家希望藝術家直接去他家畫在牆上。他們總是說:『這樣才能展現一個藝術家的能量。』這和日本的習慣不一樣。」她說。
日動畫廊副社長長谷川智惠子。(攝影/Antoine Poupel)
日動畫廊的台北新址,其實就在索卡藝術中心未搬遷至大直前的大廈三樓。究竟這位擁有「C夫人」美稱的日本女士,會為台灣藝術市場掀起如何的話題,或挹注何等新穎的藝術觀點,乃至台灣藏家購買日本藝術品的錢包深度,都令人拭目以待。
創業已有八十八年歷史、在日本境內擁有五間畫廊和一間美術館的日動畫廊,自1973年於巴黎設立分部後,就再也沒有向外拓展的消息傳出。直到今年春天,畫廊副社長長谷川智惠子揮軍南下,尋覓適合之處,並於秋天完成了位於台北敦化南路林蔭大道上的新空間的裝潢。
兒島善三郎《静物》.53×45.5 cm.1951。(圖/日動畫廊)
陳芳玲( 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