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故宮改制爭議
藝術產業,該是正視「風險管理」的時候了!
武漢肺炎讓我們慢了下來,甚至停下腳步,正好可以空出一些時間好好想想。除了想方設法如何度過已經來臨的景氣浩劫,調整營運方針...
2D動態拼貼影像作為承接:攝影機影像與後錄像的中間地帶
在2018年前臺灣的當代藝術展演中,除了孫松榮觀察到的創作徵侯之外,在這之前亦有類似的案例不斷地在浮動、碰撞與操作。而這...
重尋原初的心靈與土地:曾志偉與他的威尼斯雙年展作品《臺灣郊遊》
曾志偉積極回應了雙年展的策展命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認為對於人的主體何在必須再次定位,尤其是選擇放棄此刻的人本中心態...
2020年雪梨雙年展轉線上化,側寫疫情衝擊下的澳洲創意產業
2020年「雪梨雙年展:邊緣」(Biennale of Sydney:NIRIN)如期於3月14日登場,本文由雪梨雙年展...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網路知識生產與編輯行為——一個香港文藝人的簡單思考
一個有見識、有眼光的編輯絕不可能再把自己的「編輯/整理」工作限制在某一個小疆域裡,而是懂得面向網路,迎向大眾生活多樣複雜...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當壞學生開始編輯——1990年代校園地下刊物的笑聲與反叛
從現在的眼光回看,這些地下刊物在30年前的挑釁,更不可避免地帶有些許天真的色彩。歷史距離帶給地下刊物的宿命,就是它曾經的...
勞倫.普羅沃斯特(Laure Prouvost):液態流動宇宙與身分的公路電影
勞倫.普羅沃斯特(Laure Prouvost)邀請我們彼此交織在一起,在共享的現實之中成為一個流動而龐大的宇宙。展覽中...
上海Kitsch:疫情下的上海藝文場景
此刻這座城市只與生死有關……某種程度上說,在上海所發生的關於藝術的一切,改變了藝術的內部結構,或者說藝術開始從內部消亡—...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從文本到現場:被編輯的九零年代中國藝術路線圖
1990年代的初期的中國藝術觀點依然裹挾著1980年代特有的狂熱,學術界甚至有一種獲得了進入後現代社會捷徑的幻覺,就有學...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歷史天使看到了未來?——關於民眾劇場關於民眾文化運動的片斷追憶
從《民眾文化月報》篇目及作者群看來,討論的議題焦點,並不是像1992年1月之後是以「民眾劇場」為中心焦點環繞著展開的,而...
文章導覽
1
...
35
36
37
38
39
...
4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