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琴舞台到藝術市場,王涵怡:我分享的初心不變
從台灣到紐約再到香港,從音樂專業跨足視覺藝術產業,最後從二級市場轉身到一級市場。本篇文章介紹勇於冒險挑戰新事物與新領域的...
何謂「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鄭麗君談背後社會創新、文化生態系、社會參與所象徵的文化館舍3.0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針對「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議題受訪時表示,希望避免過去空間活化模式,非以此為唯一目的,「我們希...
鄭淑麗專訪:「數位遊牧者」的跨域分身
鄭淑麗曾以「數位遊牧者」來界定自己離開美國後一段時間內,隨不同駐留計畫而遷徙、幾近不具實體地址的生活與創作狀態。這恰好也...
潘小雪如何擘劃後石瑞仁時代的台北當代館
2008年在李永萍擔任文化局長期間,石瑞仁當時獲聘擔任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直到2016年卸任,為擔任當代館館長任期最為長...
獨家專訪森山大道:「我所見過的風景將消失,人類卻仍會是一種慾望體」
出生於1938年的森山大道今年將屆滿80歲,走過日本社會戰前戰後最為動盪及奮起的兩個時代,面對攝影與街道這兩個投注畢生的...
【魔女的條件】全方位跨域:專訪紐約Performa創辦人RoseLee Goldberg
作為離台前最後一個行程,在接受「典藏 ARTouch」的專訪時,蘿絲李不僅絲毫未顯疲態,更頻頻以熱切的語氣表達此趟四天的...
當代的幼書:青年策展人要如何讓「常玉熱」在耿畫廊反芻時代意義?
以浪蕩子來形容常玉已非新鮮事,但在展題當中,它是。對於事必躬親又具高度個人風格的耿桂英來說,醃篤鮮就像她面對當代藝術的態...
朴栖甫:忠誠的信仰者
如果說朴栖甫是韓國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大概不會引起多少質疑,逾半世紀以來,他用多種方式在韓國藝術界留下了自己獨一無...
楊雅喆、柳依蘭與蔡珮玲的三方對話
談起「台式美學」時,我們要如何想像這個看似虛幻卻又難以定義的詞彙?在台灣過去複雜的歷史與血緣身世中,當代的藝術創作者們如...
訪「英國酷兒藝術1861-1967」策展人克萊兒.巴洛(Clare Barlow)
英國藝術的指標機構之一的泰特英國美術館,如今跨出白色立方體,與一向以著重藝術與表演性的LGBTQ+族群合作,某種程度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