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躬逢水墨盛事的全新挑戰──專訪2019水墨現場創辦人許劍龍

躬逢水墨盛事的全新挑戰──專訪2019水墨現場創辦人許劍龍

1月在台北的藝術盛已經感到迫不及待。除了有台北當代藝博會(Taipei Dangdai)外,還有香港文化企業家、3812畫廊及水墨現場創辦人及主席許劍龍在圓山花博爭艷館舉行的「2019水墨現場藝術展博會」(Ink Now Art Expo 2019)許劍龍將水墨現場在定位策略上的規畫為「不單單是水墨,也豈只是個藝術展銷會」。
雖然還只是11月,但各界對來年1月在台北的藝術盛已經感到迫不及待。除了有國際藝博專家、香港國際藝術展(Art HK)創辦人任天晉操盤的台北當代藝博會(Taipei Dangdai)外,還有香港文化企業家、3812 畫廊及水墨現場創辦人及主席許劍龍在圓山花博爭艷館舉行的「2019水墨現場藝術展博會」(Ink Now Art Expo 2019,以下簡稱水墨現場)。
香港文化企業家、3812 畫廊及水墨現場創辦人及主席許劍龍。(水墨現場提供)
水墨現場的策略規劃
當被問到較諸過去曾在香港舉辦的藝博會,許劍龍將水墨現場在定位策略上的規畫為「不單單是水墨,也豈只是個藝術展銷會」。他說道:「在過去3年參與香港水墨藝博的基礎上,我清楚地明白到不能以短短幾日的傳統藝博會形式在台灣上場,必須特續性地結合學術與商業元索,推出多面向、綜合跨地域的水墨平台。我要建立的是全面多元的藝術展博,囊括線上線下的活動,好連結各方業內人士參與。縱觀上世紀五〇年代,新水墨運動於台灣發起,延至今天其水墨藝術市場依舊細水長流、持續健康地發展。顯然台灣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水墨現場的崛起,打著『東方根性、當代表現』為理念的藝術平台,本著傳遞東方美學精神面向國際推出。固然藝術品的買賣交投是很重要,藝博會的商業元素不容忽視,然而成熟的收藏體制才能完整地建立並鞏固產業鏈。開放的對話研討,例如怎樣推進傳統藝術發展,才能促進整個產業的進程。我期待能切實地和各方業界,尤其是台灣在地畫廊,一起商討合作共同建設盛勢的水墨藝術。」
在招商的部分,許劍龍也表示:「有別於大海撈針式的廣發電子郵件、英雄帖般遊說畫廊參展,我更在意的是能就展出的藝術家、展覽內容及策展方向,深度地和各畫廊主們傾談並分享理念和價值觀。在第一屆的水墨現場,我希望能構建出精緻又高水平的藝博會,以邀請展覽方式不超過30家畫廊。透過此主要針對大中華文化圈的平台,傳承水墨精神並推廣創新意念。雖然來自各方如東亞或日本的海外藝術家有著截然不同的主題或語言,然而各自濃厚的本土文化特色,尤其在推動自家藝術家的策展思維上,佈展格局風格尤為清晰。我特別希望能和各與會人士探討並交流『不單單是水墨』的想法,究竟在傳統的紙筆外,科技又有多少加入的空間。透過水墨精神的形象,數位視覺語言又有多少對話的機會。透露一下下,很高興我們將會公佈一位參展的人工智能水墨藝術家,在打破既有傳統框架下,如何表現出水墨的當代性,從而持續不懈地延伸水墨的對話。」
黃宏達《驚濤》,LED雕塑,600×250×60cm,2018,藝術家提供。
提到學術討論,許劍龍更熱切地分享:「我們將會與各策展人等藝術專家籌劃一整年度在不同城市舉行的論壇。學術研討為水墨現場的重點策略佈局,我們會以獨立節目來統籌。雖說在大中華地域皆為華語文化,然則各地區的社會、文化、政治及歷史發展不一,故造就各自的水墨藝術歷程。我認為只有跨地域的學術探究,並放在和商業一樣重量的天秤上,這種平衡各方的交流方能使水墨藝術有效健康長遠地發展。說到底就是集結參與者傳承文化的理念,把相符合的價值觀分享出去。當中我更強調的是傳承開創,在水墨藝術裡,傳統與當代絕對不是對立的局面。這和不停打破規範、不斷重新建立新系統秩序的西方當代藝術尤為不同,東方水墨有著自成一格歷史文化發展的根性。東方藝術源遠流長,然而我們不能固步自封。靠著對傳統精神的認知,以及文藝歷史的追求,無論是上一代古董書畫的收藏,還是到融合當代的嶄新科技,我們體內認知中華文化的血脈正在洶湧澎湃、急促地流動結合當下的生活體驗。總結來說,不論是水墨藝術的創作還是其收藏,環顧不同地區和國度,其文化特徵及身分,透過並存發展的傳統與當代,皆必然能表現出其獨當的一面。我希望水墨現場能體現出我們是從哪裡來,並探索將會往哪裡去。在認識文化價值的同時,不會是全盤當代而忽略紥根過去的基礎。」
Conrad Jon Godly《DARK IS LIGHT Nr.82》,油畫、畫布,170×250cm,2018。(思文閣提供)
3812畫廊的新空間
作為3812畫廊的藝術總監,許劍龍同時帶來了好消息:「從2011年在香港南區黃竹坑剛成立,至2015年遷往西營盤三層樓高的展覽空間,很榮幸地宣布在中環雲咸街新的畫廊將會於本月啟用,同時在倫敦市中心的聖詹姆斯區,我們也會開設畫廊為拓闊國際市場正式邁向一大步。回顧過往,可見我是踏實地一步步邁進,進駐倫敦這一決定,也是我們畫廊自然不過的拓展。我更希望能與加盟水墨現場的畫廊合作,透過在倫敦的空間和資源,真正一起去拓展當代水墨的國際市場。再加上合作夥伴為英國人,我們有多達一半的藏家為海外如英國或歐洲的買家,透過不同的空間期望能帶出與別不同的表達。」
3812畫廊倫敦新空間外觀。(3812畫廊提供)
林琬娸( 4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