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故宮改制爭議
「設計力」即國力:設計研究院上路,設計導入政府施政
總統蔡英文出席2019年「全國設計論壇」時,致詞中曾強調「設計力」不僅是國力的展現,也將是台灣下一波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來...
羅晟文的「伸縮耳」:一個關於聽與聆聽的實驗與反思
那些別人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真的是沒什麼大不了嗎?當別人透過實驗動物取得科學數據而絲毫不覺奇怪,羅晟文讓自己成為白老...
收藏.教養;啟迪.收藏——藝術博覽會中的文化藝術課程與講座
「收藏」存在著那超越了金額數字之上的門檻,那是張岱所說的「心力、目力」,從這個觀點看藝術品和文物的啟迪、鑑賞知識,都是為...
大器晚成很新銳——2020普立茲克建築獎
2020年的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為愛爾蘭出身的伊芳.法雷(Yvo...
誠品租金的2.5倍!松菸空間高價外租商辦化,是在文什麼創?
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主管營運的松菸LAB實驗空間,在經過多年「松菸LAB新主藝」計畫媒合跨領域創作、新銳藝術工作者發表舞臺...
藝術節與公共藝術:藝術性政策經費初探
藝術節在全台各地遍地開花,無疑成為近期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一種新興政策美化工具。藝術節以「藝術」之名,迎合民眾對休閒、消費、...
他者之眼: 以社區工作者的角度觀望藝術(節)
藝術工作者與社區工作者在彼此擅長的領域裡,協調理念、調度資源以共創效益,「誰做為主體」的論述已然在合作開展的基礎上不再重...
山裡的培花術? 原住民藝術節與「Phpah藝術聚」行前的幾個提問
這幾年藝術節、音樂節開始在原住民部落「流行」起來,當全球化的浪潮再次吹進部落裡,我們有沒有可能找到一些方法,作為「部落藝...
【編輯作為思想方式】「我們在南方發聲」:速記1990年代以高雄地區為核心的藝術媒體發展
1980年代末,隨著政治解嚴所迎來的社會與經濟開放,房地產開始上揚至顛峰,股市狂飆至上萬點,同時,1988年臺灣替代空間...
社群媒體下的藝術節操作分析
許多藝術節、藝術祭或是藝術季等活動,都會設立粉絲專頁以作為宣傳之用。是否所有的藝術節都要仰賴社群媒體的數字才能證明成功與...
文章導覽
1
...
37
38
39
40
41
...
4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