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劉得浪以入山的深情,標誌出台灣林野的色彩學
你不會懷疑藝術家劉得浪對山的癡迷,每個場景都是透過一次次來回山岳間,擷取、篩選那最難以忘懷的景致,一筆筆地用油彩重現那個...
邱誌勇X王柏偉談面對資訊新時代的美術館,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位建置?
台灣疫情趨於平穩的當下,5G時代如期降臨。以此一資訊新時代的開啟為契機,藝文場館將如何深化和擴展持續在進行的數位化轉型與...
林曼麗 X 簡秀枝談「藝術國家隊」出擊策略: 如何讓台灣的文化實力被世界看見
我在2017年再度擔任董事長的時候,就跟國藝會的同仁討論,是否可能超越這種總是躲在幕後給資源的角色。既然國藝會是國家的藝...
傳統與創新:新一代匠師如何看待傳統工藝與時代潮流
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發展蓬勃,傳統工藝在這波文創浪潮中備受關注,例如在在每年文化部舉辦的文博會中,諸多地方...
虛擬真實化,真實虛擬化:專訪「虛幻生命:混種、轉殖與創生」線上計畫策展人邱誌勇
線上平台的延伸版本除了作為因疫情延至明年的實體展演的前導,更結合數位網路科技與生物藝術所共創的雙重「虛實整合」,於「真實...
「科幻原型」的高級連續技:主持人蔡宏賢談「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的植根
如計畫名所示,這樣一個鼓勵實驗創新的輔導推動計畫,更側重的是技術資源的媒合支持,以及實作的開發培育。今年選定「科幻原型」...
臺灣藝術家的國際活動與發展前景
台灣藝術家在國際藝壇上的現狀,往往是國內藝術環境的映射。策略性的短期手段,就算確實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對長期發展而言,助益...
沿革、收藏與展望:大和文華館開館60週年
大和文華館設立的宗旨在於收集、保存、研究優質的美術品,並將成果以各種形式展現給鄰近居民,回饋沿線鄉親。在這60年間,大和...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
今年的空間拓增也是立方邁入一個新階段的訊號,透過空間成立者鄭慧華與羅悅全深入說明十年來立方所經歷的成長過程與轉變、未來對...
洪易,不容易的美學工頭人蔘:Common People?平凡人格.反芻臺灣
第一眼看洪易的作品,再看看他本人給外界的第一印象,透露著他有成功商人轉換思考的能耐。這些,都快速反映在他想給人的直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