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創發多元與包容的典範:李曉雯與徐異宸談「微笑的遇見:2020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
「微笑的遇見:2020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將於11月6日至8日在駁二盛大登場。近年年會愈加轉向藝術行政主體,...
現場藝術的時態:專訪C-LAB年度展覽「Re:Play 操/演現場」策展人莊偉慈、王柏偉、林人中
本次C-LAB選定三位背景殊異的策展人,嘗試掙脫「參與」之名的枷鎖與「黑白對抗」的張力,將策展主軸拉回另一端之於藝術創作...
解構北流啟用:流行音樂X藝術共製,音樂早就是「看」的時代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簡稱北流)於9月5日正式啟用,是台灣首座可容納6,000人流行音樂專屬表演場館,北流建築的設置,周邊因...
【空總專題】關於空總未來,文化立委這麼看 吳思瑤:開放式想像、 文化主體、和產業發生關係
「我認為面對各種不同資源的分配主張,都應該回到健康一點的方向來思考,不光是單一部會裡可能有不同想像,不同部會又有不同的民...
【空總專題】綜看空總:專訪C-LAB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
關於C-LAB的永續經營,賴香伶表示依然有賴公共建設計畫更為清晰、確定後,法制化的籌備處建立,它才能及早規劃,在穩定、永...
數位輸出業者如何直接支持攝影藝術產業?Avocado闢出新路徑
在Avocado數位微噴輸出中心,一個名為「Platform」的攝影聯展自其於8月底開幕,來訪的便遠不僅是有影像輸出需求...
劉得浪以入山的深情,標誌出台灣林野的色彩學
你不會懷疑藝術家劉得浪對山的癡迷,每個場景都是透過一次次來回山岳間,擷取、篩選那最難以忘懷的景致,一筆筆地用油彩重現那個...
邱誌勇X王柏偉談面對資訊新時代的美術館,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位建置?
台灣疫情趨於平穩的當下,5G時代如期降臨。以此一資訊新時代的開啟為契機,藝文場館將如何深化和擴展持續在進行的數位化轉型與...
林曼麗 X 簡秀枝談「藝術國家隊」出擊策略: 如何讓台灣的文化實力被世界看見
我在2017年再度擔任董事長的時候,就跟國藝會的同仁討論,是否可能超越這種總是躲在幕後給資源的角色。既然國藝會是國家的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