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策
【開放文化專題】如何「惠他」又「利己」,談博物館的開放共享
是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接受開放是一種既「惠他」又「利己」的雙贏狀態呢?更重要的是,在開放的相關論述中,博物館的定位大有從...
【開放文化專題】一個更開放的台灣藝文社群:現況、挑戰與想像
在台灣,關於開放文化的討論早已不是新鮮事,不論是在教育、軟體、醫療領域,甚至是政府部會都力求藉由透明、公開的資訊揭露,讓...
文化藝術價值觀的思辯:從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中的租稅優惠談起
透過租稅優惠與法規配套,引導高資產人士將藝術品列為其資產管理的一環,填補政府經費的不足,受益者是整個藝術產業和生態,一如...
未來藝術生態系:英國倫敦蛇形美術館50週年,重返地球與基礎建置
在疫情下迎來50週年的蛇形美術館,上個月發布了第一份「未来藝術生態系統」年度研究報告「藝術 X 先進技術」,從「基礎建置...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將於2021年結束展覽與駐村計畫,國內非營利藝文單位陷生存危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將於明年3月結束位於吉門營房藝術區,頗富盛名的駐村與展覽計畫。無獨有偶,數個新加坡著名的藝...
英、德藝文紓困政策一覽:由點到面,產業受益範圍廣、影響深遠
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針對紓困政策表示:「藝術與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靈魂,使國家變得偉大。而這...
緣繫博物館三十載——談我所認識的博物館
筆者整理及撰寫此文,期望公眾在欣賞博物館的典藏或參與博物館的活動時,不論是進入實體博物館,或是透過虛擬展廳導覽,以及網際...
在月色的陰翳中──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
也許是台灣的疫情和全球其他地方相較太過平行宇宙,亦或者是國家養的體系太廣泛,也因此我們對於文化產業在這一波全球疫情中,其...
解封後的歐洲美術館──防疫、經濟與反思
隨著疫情趨緩,歐洲各國已自五月起逐步「解封」,各大藝文場館也陸續恢復開放。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前,戴口罩、1.5公尺安全距離...
我們面臨的不只一場大流行疾病:美國藝術機構當前的挑戰、應對和未來
連日來美國的確診人數,屢創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讓許多州重新進入紅色警戒,發佈各項禁令。失控的疫情,也深深地影響藝術機構的...
文章導覽
1
...
12
13
14
15
16
...
18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