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讀你千「面」也不厭倦:一睹故宮南院面具精品展的風采
自11月15日起,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和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合作,舉辦「法國...
流浪的歌仙:日本藝術收藏中的「繪卷切斷」事件
然而日本文化界害怕此件作品有可能因此流落海外,因此由三井物產創立者之一的益田孝決定將此作品切割成37張分賣,並在自宅「應...
穿越歷史迷霧的凝視: 「人間指南」裡的藝術與思潮
日前,兩場名為「人間指南」的展覽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簡稱UCCA)舉辦,展覽作品的主體是創作於1990年代的中國當...
人類文明意志的延伸:吳權倫的「馴國」
仔細想想,「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對狗而言,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用這個問題向吳權倫今(2019)年個展「馴國」叩問,展...
看不見的展覽幕後:西班牙馬德里ABC美術館幾米個展「看不見的存在」
幾米說畫中的人物都有著孤寂、恐懼、悲傷及渴望自由的情緒,這樣的情感是無國界的,因此幾米的畫作能引起觀眾的共鳴。2019年...
臺北當代藝術館與台灣感染誌協會:瘟疫的慢性處方
哲學家蘇珊.宋妲(Susan Sontag)根據自己的乳癌就醫經驗撰寫《疾病的隱喻》一書中,指出癌症與愛滋醫師告知病患的...
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南藝大×台文館合辦裝幀特展
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林素幸領軍,與國立台灣文學館合作策劃「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展覽。該展以時間軸為...
將常玉踩進土地裡:林鉅蝶香與貪戀的美學質問
常玉畫中的靈氣,在林鉅筆下的「常玉演」卻是「麟」氣,像光滑的皮膚被異種入侵後蔓生出麟片,人體的結構都在,但本質卻已異變,...
張永達的「呼吸的路徑」:光、影、空氣與聲音,各種低限要素下的展演提示
藝術家張永達本次就新藝計畫徵件而在此發表的個展「呼吸的路徑」,藉由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凸凸廳」空間的特性,在建築空間的對話...
奈良國立博物館策展人帶路:正倉院展的變遷及「御即位記念 第71回 正倉院展」的組成概要
隨著太平洋戰爭局勢的惡化,正倉院的寶物被小心地移出,其中一部分被疏散及轉移至當時屬正倉院管轄的奈良帝室博物館(現在的奈良...
文章導覽
1
...
97
98
99
100
101
...
12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