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與科技的火花:簡鳴謙個展「蛻變或對抗」

藝術與科技的火花:簡鳴謙個展「蛻變或對抗」

簡鳴謙擅長以現代科技展開與觀者的對話,透過其混合多種媒介的跨界別創作手法,開創出獨特的視覺敘事模式。「蛻變或對抗」展覽的四個展區分別以骨頭、面具、變異和力量為主題,探索簡鳴謙過往十多年的藝術實踐和軌跡,呈現建築、藝術、互動媒體與科技之間的交集。
歷過春寒料峭,迎來初夏之時,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逐漸平穩,5月的風吹醒了蟄伏已久的香港博物館與藝文業界。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於5月16日重新開放,並同時啟動「蛻變或對抗」展覽,呈現德裔藝術家簡鳴謙(Tobias Klein)一系列雕塑、裝置和虛擬實境等不同形式的作品,而是次展覽更是藝術家迄今舉辦過最全面的數位工藝主題個展。
簡鳴謙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The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其後在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在2014年定居香港前,簡鳴謙先後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和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授課逾十年,目前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簡鳴謙擅長以現代科技展開與觀者的對話,透過混合多種媒介的跨界別創作手法,開創出獨特的視覺敘事模式。「蛻變或對抗」展覽的四個展區分別以骨頭、面具、變異和力量為主題,探索簡鳴謙過往十多年的藝術實踐和軌跡,呈現建築、藝術、互動媒體與科技之間的交集。
走進位於博物館徐展堂樓一樓的展區,映入眼簾的是展覽的序幕「骨頭」。展區設計以珍奇屋(Wunderkammer)為藍本,呈現簡鳴謙的靈感源泉與對應的作品。珍奇屋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流行於歐洲的皇族貴冑之間,用以存放和展示他們的珍貴收藏。展櫃放置了各式各樣的建築模型、參考資料和歷史材料,展示簡鳴謙創作歷程的各個原點。另一個展櫃擺放著藝術家利用3D列印(3D printing)技術,試圖將清代青花瓷釉轉移到立體空間的作品,製作出看起來仿似拓樸學中複雜而奇特的固體。簡鳴謙的當代創作與古代瓷器並置陳列,形成兩個時空相互交錯的覆疊空間,讓觀者能觀察到在這位藝術家的創作生涯中,各種歷史材料與物質所賦予他的繆思。
展廳的第一展區「骨頭」一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提供,攝影/康婉瑩)
同場展出的還有簡鳴謙一系列蘊含多重意義而具啟發性的創作。藝術家的作品放置於展廳中央展桌上,建構出一個與靠牆展櫃相互對應的視覺序列。當中,《虛空的容器II》(2016)借鑒洛可可式建築,透過數位3D列印形式重新物化洛可可時期富麗堂皇的視覺語言。洛可可反映出18世紀初歐洲社會的奢華、享樂以及愛慾交織的風氣,簡鳴謙則以瑰麗繁複的構體線條,突顯世俗之物在人間的短暫本質。象徵塵世浮華的幾何結構交疊消弭,歷史、時間與記憶的片段凝結於這件恍如夢境的藝術品,為觀眾上演一場永恆與瞬間的奏鳴曲。
如題所示,展廳的第二展區「面具」,展示一個受傳統粵劇臉譜與藝術元素啟發的作品。《擴增景觀》(2020)集表演、裝置、投影和虛擬實境於一身,利用模擬的方式建構出一個陰翳迷離的場景。這件充滿互動性的作品由一系列或隱或明的面具符號組成,當中兩副實體面具經3D列印製成。在這齣劇目中,觀者經由虛擬實境眼鏡進入沉浸式視覺空間,進入由光與影構成的仿自然景觀,而虛擬建構的風景內同時進行黑夜與白晝的無間循環。這種虛實相交的互動與傳統粵劇形式相似,在這個由0與1構成的舞台中,觀者的視線完全被虛幻景觀所征服,並與像面具般的角色展開一場對話。虛擬實境中詭譎角色的每一個動態也是依據參與者的動作更迭變換,作品與觀者的互動、與空間的交集,交織出每場獨一無二的藝術體驗。
集表演、裝置、投影和虛擬實境於一身的《擴增景觀》(2020)。(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提供,攝影/康婉瑩)
展廳的第三展區「變異」由一組風格迥然相異的作品構成,探索藝術家的各種實驗性手法與創作理念的不同維度。《熔融比例》(2019)的六組作品借鑑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作品《Duodecedron Abscisus Elevatus Vacuus》(c. 1509)。簡鳴謙重新詮釋達文西作品中,120個等邊三角形組成的多面體,並以數位化方式將多面體逐步削弱成六個迭代的階段。簡鳴謙運用層次的持續更新,呈現視覺上巧妙的變異狀態。第三展區通過不同空間特性的交疊蛻變,探討幾何與空間中存在的連續與變異,表現出視覺和意識方面的多重含義。
展廳的第三展區「變異」一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提供,攝影/康婉瑩)
第四展區「力量」匯集18件糅合玻璃工藝與數位科技的作品,探討傳統文化創新再現的可能性。簡鳴謙在科技與環境持續變動的今天,結合實驗吹製玻璃和數位3D列印,創製出變化多端的作品。其中一件作品《位移》(2017)完美融合氖燈與曲面吹製玻璃技術,製作出具複流形態的霓虹光線,挑戰觀者的視覺想像。傳統與創新經常是互為表裏、相輔相成的,簡鳴謙在新舊之間運用一己的創作和演繹技巧,構成出作品中不同的形體表現與融合,展現藝術家的各種思考。
展廳的第四展區「力量」一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提供,攝影/康婉瑩)
在21世紀的藝術界,傳統靜態的表現模式受到現代科技的挑戰,藝術的固有疆界與定義也隨之產生變化。數位技術與藝術不斷對抗、不斷蛻變,不僅帶來全新的創作模式和視覺現象,亦賦予觀者一種嶄新的視覺體驗與觀賞方式。「蛻變或對抗」展覽的作品展現藝術與現代科技的邂逅,同時探討當代數位科技與藝術結合之下,會撞擊出怎麼樣的火花。

蛻變或對抗(Metamorphosis or Confrontation)

展期:2020.05.20-08.30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地址: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

 

陳承焜( 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