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趙剛的中國歷史人類誌與迷惘孤寂的「超限戰美術」
在這國際邊界幾乎因為防疫工作而全面封鎖的同時,臺灣的關渡美術館在今年五月則是與亞紀畫廊共同合作,排除萬難地推出了中國藝術...
與生命交纏的藝術之路:喬治・巴塞利茲亞洲首個展
高古軒畫廊香港空間於21日推出德國知名藝術家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個展,名稱叫「數年之後」。82...
第18屆台新藝術獎展覽及專網連動:果實占卜法、票選活動開跑,抽獎表演藝術兌換券促進觀眾動能
在第18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公布,逐步接近獎項揭曉之際,全球正面臨新冠病毒(COVID-19)的防疫考驗,藝術獎許多實體活動...
沾染一身墨色的喜悅:陳正隆「喜悅」個展
當我們在進入炎夏之際,與面對全球疫情的不安焦慮之時,尚能夠靜心步入他細心經營的桃花源之中。以落實生活美學為理念的藝時代畫...
藝術駐村在疫情中的轉身回眸: 工藝中心「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
當駐村成為藝術家履歷,從移動和駐留中而開啟的文化觀察和互動連結,或選用當地特殊媒材,或以作品反映當地駐居所感等等,由工藝...
國際博物館日不出門: 開放博物館聯手16機構,線上展覽大匯聚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合擊,聯手16家博物館、美術館、研究機構與中研院館所等,運用「開放博物館」平台...
凝結具體派精髓的紙上分身:也趣藝廊「Gutai on Paper」展
持續關注日本戰後藝術的也趣藝廊,透過連續三、四年幾次聚焦於具體派、物派的展覽。本週末開幕的「Gutai on Paper...
植物作為文化符號的復返與詮釋:「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
臺南市美術館展出的「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以四種於臺灣尋常可見的植物為開場,透過四種植物,與民眾的...
母性的柔軟與堅韌:纏繞-武玉玲個展
武玉玲曾如此書寫:「光的溫度是溫暖的,風輕輕吹來是香的,是誰布滿了這片景色,飄散的枝葉就像記憶書寫的紙,落滿在漫步的腳邊...
認識這位台灣文化界的先知:「未完成.黃華成」,以「設計」作為時代的評論
黃華成生前曾換過30幾次工作,活躍時期使用諸多化名發表作品並參與展覽活動。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研究展「未完成.黃華成」今...
文章導覽
1
...
98
99
100
101
102
...
135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