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與生命交纏的藝術之路:喬治・巴塞利茲亞洲首個展

與生命交纏的藝術之路:喬治・巴塞利茲亞洲首個展

高古軒畫廊香港空間於21日推出德國知名藝術家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個展,名稱叫「數年之後」。82歲的巴塞利茲透過這次展覽,呈現「生命、愛、死亡」的創作三部曲,嶄新的對印技法,加上既有的顛倒形象, 這次展覽的焦點為13幅以「對印」技術創作的黑金色大型油畫,與藝術家創作於2019年的《如果…》(What if…)系列作品,在繪畫技巧上相互呼應。
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 Photo: Martin Müller. Courtesy Gagosian)
高古軒畫廊(Gagosian)香港空間於21日推出德國知名藝術家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個展,名稱叫「數年之後」。82歲的巴塞利茲透過這次展覽,呈現「生命、愛、死亡」的創作三部曲,嶄新的對印技法,加上既有的顛倒形象, 這次展覽的焦點為13幅以「對印」技術創作的黑金色大型油畫,與藝術家創作於2019年的《如果…》(What if…)系列作品,在繪畫技巧上相互呼應。
雖然全球疫情未歇,香港情況相對穩定。這個展覧,不僅是巴塞利茲於香港高古軒畫廊舉辦的第一場個展,也是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影響以來,全球高古軒畫廊首場重新開幕的實體展覽,可謂重磅重啓、別具意義。
巴塞利茲位於德國阿莫湖的工作室。(© Georg Baselitz. Photo: Ealan Wingate. Courtesy Gagosian)
鶼鰈情深,相依相伴一甲子
去年秋天,有機會到巴黎參加巴塞利茲的結婚60週年鑽石婚大展與晚宴,偌大挑高展廳中,一字排開的,盡是斑駁倒立的黒金色人物肖像,十分震憾。雙人肖像,完全看不出五官,既不美麗,也不浪漫,連雙腳都看來些許笨拙與粗糙。
這些顛倒肖像,正是以他新發現的對印技法,像拓印碑文般,在兩次加工中,把人物拓入黒底色畫布中,肖像人物中,紫色之外,首次出現鎏金色系。巴塞利茲以創新的技法與色澤,紀念和他廝守一甲子的老伴Elke 。從1959年結婚迄今,他們一起走過大時代的顛沛流離、同悲共苦,不棄不離。當愛到深處,是昇華,班駁與倒立的雙人俏影,有著他們熟悉的心靈語彙。
巴塞利茲「數年之後」展場一景。(© Georg Baselitz. Photo: Robert Divers Herrick. Courtesy Gagosian)
評審偏見強迫撤展,叛逆衝撞終身不悔
提起巴塞利茲,不管是德國近代歷史或者德國美術史,都是可貴案例與縮影。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一直身處在歐洲動盪的時局當中。第一次大戰結束後德國在「凡爾塞條約」中,被實施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塞條約」的牴觸和反感情緒深重,最終德國在納粹領導下,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巴塞利茲就是出生在那個由希特勒和納粹統治下的1938年,國內近乎一切事務均為納粹黨所控制,他度過刻骨銘心的動盪年少。1958年,20歲的巴塞利茲,認為自己夠強壯了,他穿越柏林圍牆,從東柏林來到了西柏林,希望呼吸到比較自由的空氣。僅憑無畏地穿越那道設有嚴防關卡的邊境線,說明在該年輕人身上所向披靡的勇氣,是何等神勇。
1963年,巴塞利茲25歲,他的畫作在藝術界首次亮相。然而,事與願違,他第一次參加的畫廊展覽,展出的作品中,有2幅作品被當時的部分藝術評論家稱作「淫穢而混亂」,強迫撤離。這個打擊,對蓄勢待發的年輕人來說,像被潑了大盆冷水。但這無法影響他對自己獨特的藝術判斷與探索,反而讓自己義無反顧地走向叛逆衝撞之路,而且終身不悔。
巴塞利茲《仕女遠離海岸》。(© Georg Baselitz,Photo: Jochen Littkemann, Courtesy Gagosian)
從1964年起,巴塞利茲創作,開始描繪笨拙粗獷的基層民眾百態,舉凡農牧漁獵人,胼手胝足的生活狀態,巴塞利落對他們充滿敬意。翌年,27歲的巴塞利茲發展出一種頗具表現性的人物畫風格。他以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捕捉他們徜徉在風景名勝,又以德國傳說中的英雄人物,被焚毀的德國土地,觸目驚心的場面,躍然畫紙。他離開柏林傷心地之後,在創作上,不管是風景,或人物,他以肢解方式,切割意念,用支離破碎的倒置圖像,來影射那個倒立、扭曲的現實。
走過敘述性過程之後,他探究象徵性主題,慢慢朝向繪畫的純粹圖像去努力。轉眼間,巴塞利茲的藝術生涯已經歷了數十載。當時間真正來到了「數年之後」,留存於這位82歲資深藝術家身上,那份與生俱來的無畏精神,在時間的衝刷下,未曾改變。
作為戰後德國新表現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藝術家巴塞利茲以其充滿力量的藝術語言,和對藝術史脈絡的敏銳觸覺,在當今藝術界,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且孜孜矻矻,為藝術發展帶來更多啓迪。
巴塞利茲「數年之後」展場一景。(© Georg Baselitz. Courtesy Gagosian)
新表現主義運動的先行者,歷史與圖像的交織
他筆下的繪畫對象,不再有固有的重要性。同時,他把圖像倒立呈現,有別於其他新表現主義畫家。上下倒置的人體,人物在向上升,重力似乎顛倒了。倒立的人,成為半世紀以來巴塞利茲繪畫中的典型樣貌。
習慣畫大尺幅作品的巴塞利茲,作品高達兩公尺,不管水彩畫、油彩畫、綜合媒材,他越畫越狂野。源於二戰後德國的新表現主義運動的先行者,巴塞利茲強烈的歷史感,對納粹統治的深痛惡絕,以及對整體生態的失望,讓畫面天地易位,反璞歸真。一般欣賞一幅作品,觀者很容易陷在肌里、色彩當中,像不像,美不美。但面對他的作品,大家感受到的藝術家的訊息,在抗議什麼、憤怒什麼?反而把單純的視覺感受拋諸腦後,安靜地咀嚼巴塞利茲粗糙但赤誠的語彙,贏得高度辨視效果。
巴塞利茲「數年之後」展場一景。(© Georg Baselitz. Courtesy Gagosian)
整個20世紀70年代,巴塞利茲把主題移到圖像本身,繪畫對象不再具有固有重要性,所以選擇沒有意義的東西,繪畫不表達任何東西,是自發的,是水到渠成的。
巴塞利茲受邀參加1980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德國館。他首次向世人展示他的彩色木雕。一個斜仰的人正在行著典型的納粹軍禮,透過藝術力量,試圖超越當時流行意識形態,挑戰一切的狹隘標準。木雕的粗爌大氣,讓視覺體驗,一目瞭然,向納粹無言批判,無聲勝有聲。
千禧年之後,巴塞利茲從混音系列,展現花甲之齡藝術家的反思。他重新審視自己早期的創作,剝離舊有習氣與認知,將後期體悟出的理念、技巧和經驗,重新注入過去的主題與圖像之中。大半世紀以來,巴塞利茲在不同時期,創作了重要作品,展現他不斷進步取、蛻變的歷歷軌跡。
巴塞利茲《若那不是字,就變成李奇登斯坦》。(© Georg Baselitz; photos: Jochen Littkemann. Courtesy Gagosian)
對印技法,僅此一家 
2019年夏天,巴塞利茲開始在創作中嘗試以一種全新的「對印」技法。簡單來說,就是把圖像,從一幅未繃緊的、油彩未乾的畫布上,轉移到另一幅覆蓋著或白或黑的畫布上。隨後,他會對第二張畫布的背面,施加不同程度的壓力。在這一過程中,第二張畫布從第一張畫布上揭起後,第一張畫布通常就被藝術家丟棄,而成果就是第二張畫布不同於直接用畫筆去描繪,或塑造一個形象,這種特殊的轉印方式,呈現出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對繪畫方式的深刻思考。
總之,「轉印」的動作,使得畫面完全不同於原始圖像,本身就帶有了「鏡像」的特質。在繪畫中,通過如此獲取圖像的方式,巴塞利茲得到了相較於直接繪畫,更為柔和、也更與眾不同的畫面。
此外,在他以黑色為底色的首批作品中,有些用金色塗料並混合清漆,有些則用噴嘴或另外使用了刷子。這樣多變的手法,不僅強調出對媒介的關注,還帶有一種不可預知的特性。
巴塞利茲《兩個老派的軀體》。(© Georg Baselitz, Photo: Jochen Littkemann. Courtesy Gagosian)
黒金色彩,隨心順性
巴塞利茲在盡可能降低自主意識的前提下,彰顯出圖像本身也可具有的自由與活力。尤其讓他自豪的是,在這一系列的畫作中,從最初到結束,都沒有經由藝術家的手的直接處理。尤其,一切在他創作中出現的材料,都只意味著方法的變化,包括畫作中的那些絢麗的色彩。巴塞利茲以其罕見的理性思維,來詮釋色彩於他的意義:「當我在白色或黑色背景上創作時,會用截然不同的繪畫手法。但無論如何,我都並不會將顏色,視為與心理相對應的某種信號。」
「我作品中的金黃色,或彩色,都只屬於在創作方式上的變化,非與情感相關。」巴塞利茲這樣強調,推翻外界對於他處理「結婚60週年鑽石婚」加金添彩的推測,更為一般批評他逐漸「俗艶化」,作了直接有效的反駁。
巴塞利茲解釋,作為視覺主體的金黃、粉紅等色彩,在他的畫中,脫離了原本作為被賦予的意義,或傳遞情緒的載體。由於轉印過程的特殊性,這些材料在被置於畫布之後,有著不同程度的耗損。這使得色彩本身,明顯產生了更多迷人的自然變化,為畫作增添了張力和節奏感,並呼應著那些看似移動的人體。觀者一時之間,彷彿也隨之走入眼前的時空,彷彿來到了巴塞利茲繪畫中的「數年之後」。
巴塞利茲《溜冰場》(© Georg Baselitz, Photos: Jochen Littkemann. Courtesy Gagosian)
上下倒置,純粹極致
巴塞利茲曾深受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和菲利普·古斯頓(Philip Guston)等藝術大師的啓發。在其多年的藝術探索中,他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倒置」。這種如今已成為其個人藝術風格的標誌,最早還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
在那之前,他曾創作過許多以草根農民、牧人和獵人為主題的作品;還曾發展出一種頗具表現性的人物畫風格,將英雄人物和神話人物,重現於被焚毀的德國土地上。這一切在1969年後有所改變,巴塞利茲於那年開始創作上下倒轉的畫作,以此來放慢製作、觀賞和理解作品的過程,這是其過往藝術生涯中最為關鍵的轉折點。
隨後,他幾乎每幅作品都以「倒置」來描繪。在這些被刻意顛倒的畫面中,上下倒置的形象,使其具有了某種抽象性,在擺脫客觀形象束縛的同時,又保留下完整的具象信息,擁有著在混亂中建立新秩序的獨特視覺體驗。如此,這些畫中的人體,似乎永遠向上升著,重力也在時空中顛倒了,直接的色彩表達與粗獷筆觸,共同渲染出屬於巴塞利茲的獨特藝術魅力。
巴塞利茲《吃橘人》。(© Georg Baselitz; photos: Jochen Littkemann. Courtesy Gagosian)
關於這樣一種「倒置」,巴塞利茲也很難去溯源尋找它的具體起因。但這應與他生長於動蕩時代,有著深刻關聯。他年輕的時候,雖成功逃往西柏林,但戰爭的恐懼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回憶,始終讓他困於流離的心境中。面對西柏林的自由,他感到惘然;而東柏林故鄉雖近在咫尺,但已是回不去了的現實。如此,無意間的「倒置」,反而把那個這難以言說的現狀呈現,自然而然地一直延續至今。
半個世紀後的現在,巴塞利茲在他的「倒置」中感悟出更多深層的內涵。「如果畫上空無一物,而只有白色畫布,以任何方向懸掛都無關緊要。即使畫中只有一個開口,也已變得有趣了,就像封塔納(Lucio Fontana)一樣。當然,如果我事先有意倒著畫,在我的方法中有其目的。」也許人們喜歡去猜測這些畫是否掛倒了,但它們在帶來全新視覺體驗的同時,還增添了不少誤讀的可能。通過「倒置」,巴塞利茲不僅強調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個性,同時也為當代藝術打開了全新的局面。
巴塞利茲「數年之後」展場一景。(© Georg Baselitz. Photo: Robert Divers Herrick. Courtesy Gagosian)
演繹過去,放空未來
在過去50年間,巴塞利茲經常借用自己過往的作品重新演繹。至今他仍不斷展現出對過去與回憶的迷戀。「我只對過去的經歷以及歷史中的景象進行創作,我沒有對未來的想像。」巴塞利茲這樣說道。然而也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儘管不斷回顧過去,卻也產生著與未來有關的許多幻象。
此外,他坦言:「我的作品中沒有對現實的考慮。雖然我會使用能完全展示現實的畫面,但我會嘗試用藝術的魔力去隱藏起來。」即使在眼下這個資訊爆炸並愈來愈碎片化的時代,巴塞利茲仍在自己的過去與回憶中不為所動,繼續找尋並反復演繹著全新的「過往」。.
藝術人生,人生藝術,巴塞利茲的生命篇章,伴隨著一生的愛恨情仇踽踽獨行。然而,堅貞不移的與自己的牽手一甲子,並非神話,影響何其深遠。

數年之後 Years later

展期:2020.05.21-2020.08.08
地點:Gagosian Hong Kong
地址:7/F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307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