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在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論台北雙年展的在地性
2020年台北雙年展在梅茲固然是一種非常新穎的模式,但如何將具有地區性的雙年展搬遷到沒有相當脈絡的地區還是一個問號。不能...
畫是無聲詩:國立故宮博物院「無聲詩─南宋的小品繪畫」展
人們常使用「詩情畫意」來形容風景優美,或是當下美好浪漫的氣氛。早於宋代,便有文人將詩、畫二者相提並論,認為它們擁有著共同...
因烏俄戰爭,俄羅斯藝術家與策展人選擇退出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
因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事件,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俄羅斯國家館宣布將無法如期舉行。藝術家薩夫琴科夫(Alexandra Suk...
融貫東西與美學藝蘊,走進ANNA H U藝術珠寶春季全新頂級彩鑽寶石系列展覽
走進文華東方酒店6樓的 ANNA HU藝術珠寶鑑賞會所內,可發現整體空間以霧金、奶白與霧黑色調交織而成,呈現法式私人會所...
「寫實」的時態變化:《在車上》的內在演練與濱口竜介的亞洲舞台
我認為「召喚契訶夫」在片中的功能可能只是一項渠道,來藉此通往真正被隱藏的關鍵核心——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作為穿透「寫實」...
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將展出數件未曾公開作品,拓延礦工形象外的完整光譜
洪瑞麟被習慣稱為「礦工畫家」,為使觀者對於藝術家展開更多的認識,臺北市立美術館3月即將開展的「掘光而行:洪瑞麟」希望能提...
當代科技藝術的歷史化與關係辯證:「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
科學提供了關於真理的事實,藝術卻提供了關於真理的意義。當前者被藝術家應用、轉化成藝術形式之後,重點已不在於工具化的功能想...
關於日常與異常的預言:李小鏡個展「洗」
個展「洗」的起源來自錄像作品《Shuffle》,李小鏡引用他2006年的「成果」系列的角色「Dancers」,讓兩隻穿著...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文化治理釀出永續島嶼未來
今年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嶼釀」為策展主題,於2月12日至4月10日盛大展開。適逢戰地解除30週年,透過藝術、建築...
時代是咬銜著時代:繪畫的痛覺,陳敬元「PAGES (2021–20)」
陳敬元繪畫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之一,是一種對於痛覺的無聲摹寫,如皮膜般的月球被掀撕、針扎的樹皮、如紙般被削皮開的後腦勺、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