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第18屆台新藝術獎展覽及專網連動:果實占卜法、票選活動開跑,抽獎表演藝術兌換券促進觀眾動能
在第18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公布,逐步接近獎項揭曉之際,全球正面臨新冠病毒(COVID-19)的防疫考驗,藝術獎許多實體活動...
沾染一身墨色的喜悅:陳正隆「喜悅」個展
當我們在進入炎夏之際,與面對全球疫情的不安焦慮之時,尚能夠靜心步入他細心經營的桃花源之中。以落實生活美學為理念的藝時代畫...
藝術駐村在疫情中的轉身回眸: 工藝中心「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
當駐村成為藝術家履歷,從移動和駐留中而開啟的文化觀察和互動連結,或選用當地特殊媒材,或以作品反映當地駐居所感等等,由工藝...
國際博物館日不出門: 開放博物館聯手16機構,線上展覽大匯聚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合擊,聯手16家博物館、美術館、研究機構與中研院館所等,運用「開放博物館」平台...
凝結具體派精髓的紙上分身:也趣藝廊「Gutai on Paper」展
持續關注日本戰後藝術的也趣藝廊,透過連續三、四年幾次聚焦於具體派、物派的展覽。本週末開幕的「Gutai on Paper...
植物作為文化符號的復返與詮釋:「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
臺南市美術館展出的「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甘蔗、香蕉、椰子樹」,以四種於臺灣尋常可見的植物為開場,透過四種植物,與民眾的...
母性的柔軟與堅韌:纏繞-武玉玲個展
武玉玲曾如此書寫:「光的溫度是溫暖的,風輕輕吹來是香的,是誰布滿了這片景色,飄散的枝葉就像記憶書寫的紙,落滿在漫步的腳邊...
認識這位台灣文化界的先知:「未完成.黃華成」,以「設計」作為時代的評論
黃華成生前曾換過30幾次工作,活躍時期使用諸多化名發表作品並參與展覽活動。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研究展「未完成.黃華成」今...
「犬儒共和國」,一座廢墟般的外交機構:姚瑞中的「撩撥」政治學
姚瑞中將自己作品談論政治議題的姿態,描述為一種「撩」的動作。游崴對此進一步詮釋:「所謂的『撩』,就是玩弄那個界線,並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