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奧運落幕之後,設計今年奧運主場館「國立競技場」的隈研吾展覽會仍餘波蕩漾。展覽會舉辦地——高知、長崎與東京,都是隈研吾(Kengo Kuma)生命歷程中極為重要的據點。剛創建築事務所不久的他,在高知邂逅了投合的和紙、水泥、竹伐職人;長崎,為隈研吾的父親家族的家鄉;而他目前的居住地與事務所,也分別位於東京的神樂坂與青山。展場位置的選定,也呼應了設計建築時,背後繁瑣卻又微妙的環境、文化關係。
展覽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全數展示模型皆為向業主報告用的模型,展示牌的文字排版也出自於事務所,圖錄也多為隈研吾親手撰稿,閱讀過程中,彷彿在與他進行神秘對話。在入口迎接我們的是,2021年東京奧運主場館《國立競技場》模型,同時可以看到場館外的道路、建築縫隙灑下的木漏日光、與模擬為人影的多色座位區。
第1原則:洞孔
洞孔的主題帶有一絲動感,不難聯想貓往洞裡鑽的俏皮。除了半開放式的隱蔽特質外,隈研吾在此延伸思考的是,藉由孔將兩種事物特定的連結。具體意象包括:開放走廊、街道、建築與建築之間的間隙⋯⋯等。這樣的思考來自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法隆寺,以及日本戰後代表建築師丹下健三,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中,第一場館與第二場館夾縫之間可見富士山的巧思。隈研吾從中學習,屏除單體建築的雄偉,而剩下洞孔的開放感、日常、活潑。
比如2000年的《那珂川町馬廣重美術館》,即是在建築中央設置開孔走廊,連結街區與山峰之間。實際去到當地,更可以細嚼被建築師切割過的里山回遊景色,雖非一覽無遺,卻別具風味。屋頂與牆壁的百葉設計,源於歌川廣重的名作《名所江戸百景 大橋安宅驟雨》。撫摸牆壁時,可以感受到杉木、和紙與石材在搭建時,由當地職人傳承的手感溫度。這樣的設計也與隈研吾在法國的作品——貝桑松藝術中心暨愛樂廳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改前身為廢墟倉庫樣貌,利用紅磚與木材連接河川與對邊街道景色。
第2原則:粒子
比起平滑,粗糙顆粒狀的表面更受貓的蜷愛。這樣的心理行為,不得不追溯到心理學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 Gibson)的主張:生物藉助環境裡的空氣粒子來認識空間。在19世紀以來,「開放性建築」備受討論,因此使用玻璃帷幕的建築廣為流行,然而隈研受到詹姆斯的前述理論影響,相信比起「實際透明」,使用石、木、水泥等材質亦可以達成「虛體透明」。於是,空間裡的地板、牆壁、天花板,甚至是家具、藝術、日常小物與垃圾都被視為「粒子」,成為完成建築的親切、重要道具。我們可以感受到每個元素變得均勻等大,如雲般集結漂浮。
為了具體說明,展覽中直接將九州福岡太宰府天滿宮星巴克的等大模型搬來現場,與觀賞者比高。透過僅由六公分長寬的木材交錯排列模型,或許可以揣想進入咖啡廳時,宛如森林般的幾何學旋律,柔軟而看不見盡頭。另一個作品《雲上的圖書館》,位在在高知與愛媛縣界之間,被譽為「雲上街道」的檮原。複合型設施裡兼含體育館、幼稚園、社會中心,親切地歡迎小孩與老人們紛紛脫鞋進入圖書館,感受衫木地板的縝密紮實,多樣工作坊活動也使空間轉化為,同家一般的跨時代對話場域。
第3原則:柔軟
由於石頭、鋼筋混凝土的既定印象,建築的柔軟性很少被拿來討論。隈研吾卻在這一次的《東京計畫2020》裡發現,從貓咪遊走在都市空間的關係中,找到了貓對於表面柔軟的建築極為敏感的特質。不如硬物上可以攀爬、或留下爪紋,柔軟的表面被視為有互動性的友人。我們著眼於施工程序時可以發現,何為堅固、柔軟、永恆與片段。越柔軟、輕易搬動的家具、小物,越被擺在程序的後面,不僅是空間的階層化,更是時間、身體行為的階層化。因此,我們與軟性物質趨近,同時與地表接近。人與貓如此相似,回歸身體的根本,接近自然、大地。
在這區天花板上特別掛上的是,位在奧運主場館記者區、由繩網製作而成的燈罩,並在開幕之前首度公開亮相。柔軟的建築例子則為《浮庵》,特別在展示場外再現。《浮庵》是由氦氣氣球與世界上最輕的透明紡紗組成,羽毛般漂浮的茶室。當初為美國華盛頓日本大使館茶文化活動設計而成,也時挑戰了包圍的定義、移動茶室的極限。
第4原則:傾斜
原生自然的地面本為不平,建築的傾斜度,間接喚醒了我們與貓共通的親土基因。這必須要回到1960年,學生運動時代宣揚「反近代」時,法國建築師克勞德.帕朗(Claude Parent)與法國哲學家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提出的「斜面建築」可能性。隈研吾脫離原有理論中,抗衡充滿垂直建築的都市,農業與工業二元對立的觀點,積極尋找建築與地景融合的可能。像貓一樣、像農業以前的土地一樣,希望人也可以在屋簷、溝渠與柵欄上自由移動。
在此介紹的是福山縣kirari美術館・圖書館複合設施。中空而傾斜的手扶梯,使來館者搭乘時,將各層樓風景盡收眼底。表面宛如鋁板隨意插入建築物,再次感受「斜」的巧思,也讓人聯想窗外立山連綿的風情。
第5原則:時間
以感情溫度作為最後的原則,隈研吾對時間的理解來自美國作家珍.·雅各(Jane Jacobs)的空間論。在她眼中的都市,非關空間,而被看作流淌至今的音樂。換句話說,冷硬都市中,仍藏有著我們從何而來、往哪裡去的時間軸。因此,將形體變小(粒子化)、柔軟、傾斜的手法,某種程度都將它變得脆弱、古老,讓貓甚為喜愛。唯有理解過去與現在的當地文化,才能設計出引發共鳴、創在未來記憶的公共空間,扣合了廢材再利用的環保概念。呼應子題,廢紙再利用的展場造景兼具美感,令人深省。
關於「時間」的其中一個例子為,東京下北澤的《てっちゃん》。這間由廢棄房屋蓋造的串燒店是非常受當地人喜愛的聚餐場所。店外將既存的鋁架隨機排列,使昭和風的老屋多一層經濟卻摩登的氛圍。去除之前的木架構造,大量運用既有滑板、滑雪板,拼造成收銀台與階梯,獨具個性。
五大原則之餘,也必須總括隈研吾提出的「東京計畫 貓建築5656原則」。
這個計畫源於疫情之後,待在家裡間接成為不幸褔的象徵。這段時間的我們步出家門外,發現街景變得完全不同。重新看待都市時,家裡與公共空間的穿梭自如變得重要,而這樣的生活形式,與貓的移動不謀而合。
「東京計畫」一詞源於1960年,由1964年東京奧運、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的主導建築師丹下健三提出。藉由鳥翱翔時的視角俯瞰東京,討論未來發展的可能。在60年以後的現在,隈研吾從自己神樂版的家邸出發,在貓身上綁上鏡頭、逛遍了東京的大街小巷,重新詮釋東京的可能性。藉由影片,感受到巷弄細縫、窗邊草叢的微小日常,以及貓的生活亂竄曲徑,竟然可以如此有個性、自由、隨意。是呀,或許現代的我們,在嚮往宏觀的藍圖之前,渴望腳踏實地發覺身旁青鳥,認真對待自己與家周遭。
以前喜歡躲在隈研吾的建築裡,沉浸在木材視覺與觸覺暖度,以及表面排列的數大為美,然而在展覽之中,可以發現更多人類依存的環境元素為何,更牽連到了遠古、甚至是人類演化中,與貓相似的生活習慣。去除掉太喧囂的室內裝潢與照明後,設計新型公共空間之貓的五大原則:孔洞、粒子、柔軟、斜面、時間,重新審視了後疫情時代自我與外部的關係,以及安全感、舒適的定義。從作品可以發現,凡粗糙、細微、古老、脆弱的物體突然都變得重要,亦如身為人的不完美。正因為褪去了完美的包袱而自由如貓,然後人才得以與空間對話。
隈研吾展─新公共空間之貓的五大原則
地點|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展期|2021.06.18-2021.09.26
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曾實習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現活躍於日台近現代藝術專文撰寫、旅遊導覽、翻譯經紀。用眼、耳、鼻、舌、身、意感知藝術的血肉笑淚,蛻變成字、普及於世。 合作邀約:chengyutungar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