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新聞
史博館館長王長華上任滿月,開館首展將以300件文物橫跨臺灣近代史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上任滿一個月,經過盤整狀況,王長華對外表示史博館將在明年農曆年前開館,首檔展覽將以300件文物訴...
蘭千山館文物續留故宮,故宮寄存新制不溯及既往
故宮已於今年8月和蘭千山館後人草擬新約,蘭千山館文物將暫留故宮。故宮昨日亦正式公布「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徵集作業要點」,即...
多元的創作活力,2023「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
本次璞玉獎獲獎作品,創作者使用了膠彩、油彩、水墨、複合媒材等各式各樣的媒材,表現出不同的特性、表現力及作品的質感。無論是...
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入圍決審名單公布,37位藝術家角逐首獎
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今日公布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入圍決審的37位藝術家名單。主辦單位,表示將於11月10日前公布...
劇評人耿一偉獲頒德國2023歌德獎章,「藝術文化具有化攻擊為友誼的功能」
耿一偉長期從事寫作、劇場工作與策展,2012年任臺北藝術節總監,自2018年起擔任衛武營戲劇顧問,2023至2024年則...
陪你做開學收心操!故宮推出「彩繪圖籍」、「阿哥養成記」古籍文書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彩繪圖籍」、「阿哥養成記」兩個有趣的歷史文書珍品和古籍展覽,帶你一窺清代皇族子弟的上學生活,以及古代...
「Palalan – 2023 Pulima藝術節」9/1 花創園區開展!連結花蓮藝文環境,四組展演活動一次看
Pulima藝術節首次移師花創園區、並以「Palalan」為主題初試啼聲,透過三檔展覽與系列活動,更貼近部落生態、生產、...
新視覺主義理論藝術家郭軔辭世,享耆壽98歲
藝術家郭軔於今年(2023)8月19日辭世,享耆壽98歲。其子作家郭強生於父親郭軔的訃聞寫道,「老人家晚年仍書畫不倦,以...
探尋虛實世界的真相:「覺旅臺灣」攜近20件科技藝術作品,前進2023林茲電子藝術節
「2023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2023)將於9月6日至10日盛大展開。連...
2023台灣當代一年展,創造後疫時代新對話,香港藝術家蔡慧妍奪評審團獎
「台灣當代一年展」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主辦,從2002年舉辦首屆以來,不斷挑戰著藝術展示的內容...
文章導覽
1
...
56
57
58
59
60
...
288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