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美術編輯

207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不在乎天長地久 只在乎曾經擁有?由國際案例看蘭千山館寄存
10月27日,媒體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主動表示蘭千山館寄存文物到期後將不再續約,引起外界關注。翌日,故宮於官網聲明館方基於...
蘭千故宮緣:記「蘭千山館」寄存文物對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意義
10月底,國立故宮博物院進入了多事之秋。先是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在10月27日晚間,披露故宮將不再與「蘭千山...
導言:蘭千山館文物寄存事件之始仍未末, 讓博物館心臟更強健,更有靈魂。
10月28日,故宮發出聲明稿〈「蘭千山館」寄存文物不再續約?故宮提出五點說明〉。院方回應之內容,宛如提油救火,一時輿論嘩...
【新刊】典藏卅年,回首前行
《典藏》自1992年10月成立創刊號,隨著社會時空變遷,2000 年4月分刊為《古美術》與《今藝術》兩本雜誌,各自側重於...
【新刊】古今之變/辯:典藏30週年聯合專題
《典藏》自1992年10月成立創刊號,隨著社會時空變遷,2000 年4月分刊為《古美術》與《今藝術》兩本雜誌,各自側重於...
【新刊】三分天下:溥心畬書畫在台灣
舊王孫溥心畬生於北京恭王府,一生跌宕,遊歷四方。1949年落腳臺灣,他欣見臺灣特有的人文與草木,妙筆丹青,創作無數,在傳...
潘文華的收藏,件件可遇不可求! 清翫雅集理事長精藏首次曝光
一如事業上的功成名就,提起自己的收藏,潘文華言談之間仍然充滿無比的自信。只是,行事作風一向低調的他,除了偶爾與同好分享收...
會友以清翫,博古雅集間:他們用收藏寫歷史──記清翫雅集20年
一個頂級收藏團體的成立,其背後所象徵的意義,往往是代表該地區收藏風氣的趨於成熟。1960年成立於香港的「敏求精舍」如此,...
清翫雅集二十週年收藏展,書畫召集人石允文專訪:金陵八家齊聚,清翫就是一部繪畫史!
國際學者傅申曾幽默地說:「石先生談到海派如數家珍,真的都是家珍,因為都在他家的倉庫裡!」加入「清翫雅集」已有16年的豐年...
清翫雅集二十週年收藏展,珍玩召集人蔡辰洋專訪: 與皇帝一起「翫」耍!
近年玉器、竹雕、木雕、犀角、象牙、印材、硯臺、家具、茶香道具等各類雅玩輪番飛漲,成為古玩愛好者間最熱門的討論話題。寒舍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