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灣當代攝影四人展

台灣當代攝影四人展

經過數年討論、規畫與努力,由台灣策展人蘇盈龍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院暨攝影史學者米榭爾.費佐(Michel…
經過數年討論、規畫與努力,由台灣策展人蘇盈龍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院暨攝影史學者米榭爾.費佐(Michel Frizot)共同組織,以楊順發、洪政任、姚瑞中、陳伯義四位藝術家作品組成的台灣攝影展「傾圮的明日」,於2月初在巴黎富盛名的歐洲攝影之家(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揭開帷幕。歐洲攝影之家於1996年成立,座落在瑪黑區如今被列為國家古蹟、一棟古色古香的18世紀初建築中,是巴黎專致展示、收藏和推廣當代攝影藝術,最負盛名的美術館之一。
楊順發|家園游移狀態
洪政任|憂鬱場域 2007
洪政任的作品具「自我編導」的特徵,他將自己的形象與紅毛港的廢墟場景結合在一起,從當代藝術不同創作方式汲取靈感,將繪畫裡的堆積效果引入攝影,通過對照片的裁剪、撕裂、揉捻和拼貼,創造出畫面的立體感。不論是刻意營造多重影像重疊和重複的效果,或是照片明顯可見的摺痕與扭曲變形,旨在傳達「一種精神崩潰的感覺」,映照出紅毛港這塊土地以及其居民的生存狀態,他們長期忍受的精神和情感折磨。 洪政任表示,「我想捕捉呈現他們的內心的情緒,那種鬱卒、對家園的不捨、對未來的惶恐。」在很多作品中,洪政任以蒙臉的形象出現,「年輕一代或許較不在意,但對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除了不捨,對於被迫遷徙,無法保護生存數百年的家園,無臉見祖先(因此把臉矇住)。我試圖將他們的心情轉換為形象。」
陳伯義|石人系列
颱風地震等天災則是造成台灣廢墟的另一個原因。也曾積極參與以攝影見證和紀錄紅毛港拆遷的陳伯義,這次展出的作品,以紀實拍攝的手法紀錄和呈現2009年莫拉克颱風過後的痕跡,一夜之間發生家破人亡的劇變。看著如今靜謐地凝止於相片上,地板、牆面各處所殘留的泥痕,我們想像著土石流當時的巨大爆發力和衝撞力,這些栩栩如生的影像彷彿將我們拉進災難場景之中,同時引發對於人為(濫砍,濫伐,違建造成土石流)所帶來浩劫的省思。另外,一組較輕鬆、充滿純真童趣的「石人」系列,把鏡頭聚焦在我們平時視而不見或不以為意的大自然的痕跡─石頭上的鳥屎。這些謎樣的造型或景觀,經過自由豐富的想像力,化為各種人形圖案。
姚瑞中|廢墟迷走
姚瑞中自1991年起開始進行的「廢墟迷走」系列,同樣關注人們生活周遭但視而不見的東西。他在台灣各地尋找拍攝遭人漠視的廢墟影像─民宅、工廠、碉堡、政府設施、遊樂園、渡假村,它們因著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式各樣原因,遭到廢棄和閒置,或是在藝術家拍攝後不久遭到拆除(如三芝飛碟屋)。對於藝術家來說,這些廢墟見證的是台灣經濟轉型、政治更迭的歷史。
社會意識與參與
這四位藝術家都採田野調查的工作方式,長期透過鏡頭來觀察和紀錄。他們的創作具有強烈的社會意識和高度的社會關懷與參與。在他們的實踐中,「攝影」行為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意義:在一切加速度發展變化的現代社會,他們拒絕用過即丟,拒絕快速遺忘;透過影像紀錄和創作,以相對永久的方式來銘記和再現已消失或終會消失的廢墟。然而,與其說是對廢墟的懷念與追憶,這些藝術家對廢墟的拍攝和紀錄,更多意在對經濟發展,政府政策對在地人文歷史和環境的衝擊提出反思和批評。當他們將這些影像具象化為作品之後,我們被迫去正視和面對,追問它們淪為廢墟的原因。他們激發民眾產生社會意識,喚起人們的記憶,思考和想像這些廢墟或許曾經輝煌過的歷史,以及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如何能夠更加審慎對待在地歷史與人文價值等公共議題。
儘管,這一兩個月到巴黎歐洲攝影之家的觀眾,絕大多數非衝著「傾圮的明日─台灣當代攝影四人展」而去;同時此刻正在上演的是現年63歲,以時尚人像而聞名的女攝影家貝蒂娜.杭斯(Bettina Rheims)的大型回顧展,400幅大尺寸,光鮮亮麗的女人肖像─其中不乏美豔的影視廣告界名人或雙性變性陰陽人等聳動題材─佔據上下三層樓所有展廳。然而,一路往下走,闖入四位台灣攝影師所呈現的廢墟世界, 直面這些與樓上呈孑然對比的相片,在靜謐憂鬱的氛圍中,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畫面廢墟裡的灰塵和味道,我們眼前所見的不只是台灣社會的變遷,而是全球化潮流下世界各地都在發生的各種廢墟,甚至靈魂廢墟,不由勾起潛藏心靈深處的記憶,回憶,遺忘與感受……
傾圮的明日
台灣當代攝影四人展
展期 02.03-03.27
展地 歐洲攝影之家
展覽緣起
促成這次台灣四位藝術家首次登上法國當代攝影殿堂的機緣,得追溯到四、五年前費佐赴台灣參加一場攝影學術研討會,並參觀了高雄美術館。在當時任職高美館展覽組的蘇盈龍安排下,看了一些高雄和南部攝影師的作品,令他印象深刻,興起在法國介紹台灣當代攝影的念頭。費佐回憶道:「這些作品的質量讓我驚訝,不論從技術或社會學的角度都具國際水準,兼具典型台灣特色和普世共通性,能夠與世界對話─亦即,儘管我不懂中文也對台灣陌生,仍能領悟這些作品所涉及的議題。」
目前在巴黎攻讀博士的蘇盈龍表示,過去三、四年來一直與費佐保持聯繫,兩人不斷看作品和討論展覽雛形,並且一開始就選定這四位藝術家;「困難的是找到展覽的場所和之後的經費籌措!」。兩位策展人一年多前才與歐洲攝影之家會面洽談,當時館長再三聲言展覽已排到2018年,但在聽取蘇盈龍的展覽提案介紹和看過藝術家的作品後,當下敲定了2016年2月的檔期和地下樓展廳。
陳伯義|莫拉克
楊順發|家園游移狀態
廢墟:全球化世界的共同議題
關於「傾圮的明日」的策展構想,蘇盈龍強調並非主題先行,而是發現這四位藝術家的作品都在探討台灣的廢墟問題,工業化、全球化以及各種人類行為對社會和環境帶來的衝擊和導致的後果,各式各樣的遺棄、毀滅。楊順發的《家園游移狀態》,洪政任的《 憂鬱場域》,姚瑞中的《廢墟迷走》,陳伯義的《莫拉克》和「石人」系列,關注的是台灣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態等各個層面所產生的廢墟,透過鏡頭來捕捉、紀錄和保存廢墟的痕跡和記憶。「這些議題不只是台灣的問題而已,是全世界的人當下正在面對的問題。」費佐表示:「作品同時讓人窺見台灣人的精神和心靈,例如宗教儀式和民間習俗的傳承。這一切對我來說饒富興味,也獨具台灣特色。」費佐認為,「這四位攝影師各自有鮮明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表現手法,他們的取景和所呈現的台灣情境,與平時觀眾在歐洲攝影作品中所見到的非常不同。他們對影像的處理具有一種精神性的特質, 非常敏感,情感豐沛,令人動容。」蘇盈龍指出,展覽無意勾勒一幅台灣全景圖,但通過四位藝術家聚焦廢墟的攝影作品,觀眾仍能從一小段歷史的切面看到近期台灣社會的變遷。
以攝影紀錄和保存廢墟的歷史和記憶
高雄藝術家楊順發和洪政任長期關注紅毛港遷村─事實上,另一位藝術家陳伯義亦然,並實現「紅毛港遷村實錄─家」計畫,但這次展覽並未展出此一系列作品─以相機鏡頭紀錄紅毛港的拆遷過程。這兩位藝術家這次也來到巴黎,參加開幕式。關於這一批創作於2005年前後的作品,楊順發表示,「除了為如今已從地圖消失的紅毛港保存記憶之外,主要希望捕捉和呈現居民面臨遷村最後關頭時糾結複雜的內心感受和緊繃的精神狀態。」他同時大量收集居民陸續遷離後留下的物件,包括許多老照片,他將這些照片裝框,成為欲拍攝住家場景佈景的一部分。這些照片或傢俱等不同物件,彷彿那些已遷居居民徘徊不去的幽魂,訴說著他們曾經在此生長和居住的歷史和記憶。進一步仔細「閱讀」這些照片,會發現裡面充滿許許多多的細節,不論是村民遺留下來的物件,抑或空屋牆壁上的痕跡,觀者從這些蛛絲馬跡中,得以窺見和想像遷村居民的生活狀態、審美品味、興趣愛好,以及紅毛港的人文特色。這些照片猶如一部關於生活史的珍貴文獻資料。
余小蕙( 3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