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遇見_自由的出口 策展人格拉斯.坎特談「藝聚空間」

遇見_自由的出口 策展人格拉斯.坎特談「藝聚空間」

藝術家金守子(Kimsooja)與其作品《Deductive Object》。(攝影/林亞偉) 今年已經是我第…
藝術家金守子(Kimsooja)與其作品《Deductive Object》。(攝影/林亞偉)
今年已經是我第3次策展「藝聚空間」,你們不能想像我激動興奮之情猶如第一次,更開心的是我已經被委任明年回來繼續我的工作,那表示今年10月開始我又會四處尋找拜訪藝術家,審視他們的公共藝術展覽空間計畫書。好吧!說回今年的主題「時間」,我從來都對它如何能在藝術裡表達出來感興趣。身為澳洲人,我能不為時間所分心著迷嗎?我們可是處於地球的最南端,時間至少比鄰近亞洲國家快上3個小時。
巴塞爾有嚴格的規定我不能在「藝聚空間」上建立房間把空間隔離出來,因為畢竟這分隔在兩層的四行展覽空間裡說穿了是條通道。這裡的空間高度達14米,我喜歡尋找能好好利用這高度的藝術品,如冰逸的《萬物》。這件創作於2013年的代表作,是實地在中國山區借助地勢與氣候條件,如風力、陽光、濕度和氣壓等大自然元素,結合水墨和特製宣紙等傳統物料創作而成。在這不可被掌控的環境中,作品也全依仗太陽的曝光,故每件作品皆充滿了連藝術家都不知道的驚喜;李景湖的《現在考古(東莞)》為開放式雕塑,在高聳的天花板上懸掛著白光燈,使得這件裝置作品猶如重現中國內地工廠的實況,工人在不見天日下沒日沒夜的在工作;薩那.梅斯特羅姆的《沐浴者》有4個用鋁和青銅製成的大型雕塑,其形態是參考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著名的同名油畫。她的雕塑創作建基於繪畫,以3D立體引證多幅歷史名畫。
冰逸《萬物》。(攝影/林琬娸)
王衛《滑落的壁畫2》。(Art Basel提供)
「藝聚空間」位處於中間的走廊,很多時訪客會以此為落腳處,我喜歡聽到他們說「我現在在紅色的竹棚那兒,快來這兒會!」所以我認為展品必須吸引人目光,但不必一定是要巨大的:例如Alicja Kwade的《The Beat》,他是位觀念藝術家,其作品刺激觀賞者重新思考各方元素,使我們挑戰既有並特定的模式;王衛《滑落的壁畫2》則以扁平的、類似基座的形式所展示,不是從一面牆上滑落而是放置在支柱的底部。地板上的馬賽克瓷磚闡述了一片歡暢的沙灘,框住的有一棵棕櫚樹、遠處的海洋、粉色的日落、毛茸茸的雲朵和向遠處飛翔的鳥。他致力於回歸到最基本形式的自然,並在巴塞爾的語境下,在面對眾多藝術家、觀眾的審視之下,對該如何思考人造現實這一問題進行了更深刻的反思和探索;Michael Parekowhai《Putto》的公園長凳,以及一件折翼的小天使雕塑在旁,能讓訪客坐下並思索:失去了應有的特徵,我們又會如何看待這個孩子?
Rirkrit Tiravanija在《untitled 2017(no water no fire)》。(Art Basel提供)
Michael Parekowhai《Putto》。(攝影/林亞偉)
還有,我喜歡展品是能夠被觸摸的,如胡慶雁在《左耳進右耳出》的喇叭型開口鐵管,訪客可向前往裡邊說悄悄話,感受並測試聲音的轉遞;Rirkrit Tiravanija在《untitled 2017(no water no fire)》以傳統竹棚架搭建出迷宮,展出5個以3D打印技術製作的樹樁盆景,邀請訪客入內逐一體驗,切身投入到藝術裡,與之互動交流。另外,藝術品在政治、社會、經濟及文化等議題上有所表達,同樣能吸引我的關注,例如Dinh Q. Lê 在《深藍的海》裡展出4張長幅捲軸已被扭曲至變形,已經直接看不出代表些什麼,變得抽象及畫裝置,那其實是取自地中海難民偷渡潮中的相片,但照片帶有距離感。
Pio Abad的藝術裝置《Not a Shield, but a Weapon》。(攝影/林琬娸)
Dinh Q. Lê 作品《深藍的海》。(Art Basel提供)
Pio Abad的藝術裝置《Not a Shield, but a Weapon》由180個全新仿柴契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的黑色皮革提包組成,描繪出貿易限制的放寬,使菲律賓的仿製品業式微,過去因皮革製造工業而蓬勃的城市則衰落。許是曾經為英國殖民地的關係,故特意選用前首相的提包。當代藝術,固然是要反映當代的情況!這才能在茫茫的時間洪荒裡留下時代的紀錄。最後,我偏好和新晉藝術家合作,平台對年輕藝術家的成長極為重要,這樣的培養讓他們有成為大師的機會。我承認在整個巴塞爾裡自己尤其偏愛「藝聚空間」,並非因為這是我的工作領域,而是因為只有放置在這的藝術品才不全由市場領導,話語權始終是落在藝術家手上,自由創作不存在審查。譬如來自西藏的貢嘎嘉措可說是巴塞爾的稀客,在其作品《全家福》裡把自己的17位家庭成員造成人像立牌,透過每個人的服飾打扮訴說西藏正和全球文化接軌的故事。
貢嘎嘉措《全家福》。(攝影/林琬娸)
「藝聚空間」(Encounters)展示全球著名藝術家創作的大型雕塑及裝置,作品於展場的中心位置展出,突破傳統展會展位的界限,給予觀眾另一番的藝術體驗。就像是首次受邀展出的台灣當代藝術家何采柔,她帶來《在第二天,星期六,你的三分鐘……》作品,透過藝術家的表演與裝置方式,讓人們透過作品,看到平常生活裡,一些看似微不足道而遭我們忽略的細節,思考我們是如何的消耗或換取時間?在21日貴賓預展時即排起長龍。而藝術家金守子(Kimsooja)帶來的《Deductive Object》一作,是從一顆打磨成橢圓形的石頭(印度文化的梵卵)為靈感,創作出一枚「宇宙蛋」,讓人們在展區裡思緒可以跳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那麼,「藝聚空間」還有哪些作品可以來細細品味?我們很榮幸有請策展人格拉斯.坎特(Alexie Glass-Kantor)以她的角度,帶領我們遊走其中,同時分享她的策展感受和心得,聽她細說過去3年來在自身創造力上的改變。以下為格拉斯.坎特第一人稱口述。
策展人格拉斯.坎特(Alexie Glass-Kantor)於何采柔《在第二天,星期六,你的三分鐘……》裝置作品前。(攝影/林琬娸)
林琬娸( 4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