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文保舵手〉踏上文物修復的進化之路

〈文保舵手〉踏上文物修復的進化之路

隨著北京故宮90週年院慶與「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特展」中修復師們的活躍,以及今年初《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熱播,…
隨著北京故宮90週年院慶與「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特展」中修復師們的活躍,以及今年初《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熱播,過去籠罩在故宮文保科技部的神祕面紗逐漸揭開。這些原本深藏宮中、對一般人來說十分遙遠的修復師,一夕之間宛若鄰居般,令人深感親切,同時也感動與嚮往於他們的工作成果和生活。想知道文保科技部除了「修文物」,還有哪些重要工作嗎?你是否知道文保科技部曾是座「工廠」?如果想要進來工作,又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為何文保科技部雖有萬人報考,還是面臨招人的難題?本刊有幸專訪文保科技部管家──史寧昌主任,全面解析科技部的過去、現在、未來。
北京故宮文保科技部現址門口。
Q:請談談文保科技部的變遷。當初如何從修復組變為科技部?改組後的工作方式又有哪些變化呢?
A:關於文保科技部的發展,若從清宮開始追溯,最早在康熙時期建立造辦處並設址養心殿,康熙三十年養心殿移作他用後,造辦處便被遷到慈寧宮以南,工作內容包括玻璃廠、匣裱作、琺瑯作、油木作、如意館等,前後可能有64個作坊。1912年溥儀退位以後,造辦處的工匠基本都流散民間,直到1914年古物陳列所成立、1925年故宮博物院開院,才陸續把工匠請回來從事保養、修護等工作。根據1927年3月21日公布的《故宮博物院古物館暫行簡章》,古物館下設七科,其中裝潢科的職能即包含保護修復,為文保科技部在民國時期的前身。1931年,在古物館之下設立裱畫室,之後也陸續聘請書畫、鐘錶、木器等的技工從事修護工作。
1949年以後,政府加強了對文物的保護與修復,大約可分成三階段:1920到1950年代是修整組時期,1960到1980年代為修復廠時期,1980年代末以來則是文保科技部時期。1951年故宮博物院保管部之下設立了修整組,負責全院的文物修整及檢查各庫保管文物的防蛀、防腐情況。當時的分工已非常精細,包括書畫、緙繡、書籍、瓷銅、玉器、鑲嵌、漆器、鐘錶等;後來可能感到人手不足,1954年時擴充了修整組,當時的院長吳仲超從北京、上海、蘇州、揚州等地調了一批書畫、銅器、漆器、木雕、鑲嵌的人才;請來楊文彬、張耀選、孫承枝等書畫修復裝裱名家,鄭竹友、金仲魚等臨摹複製書畫的好手,還有青銅修復的古德旺、趙振茂,鐘錶修復的徐文麟、徐芳洲等,都是當時社會上名氣響亮的大師。到了1956年,修整組迅速發展為包含12個門類、修復師近50人的規模。1957年,由於對修護出現專門而明確的要求,又另行組織專家委員會,聘請如唐蘭、徐邦達、張珩、沈從文、陳萬里、王世襄、朱家溍、孫瀛洲等文物界大老,現在看來真是如夢似幻的陣容。1954~1958年修護約1萬20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一些比較好、年份老的書畫,青銅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前述的傳統技藝,1950年代末為了提高科學修護水準,在清華大學的說明下引進當時蘇聯的設備,並以此為基礎於1957年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修護實驗室。雖然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裁撤實驗室,但在1957年即萌發這種意識,可說是一個里程碑。因此談到實驗室的設立與發展仍必須追溯到這一時期。
1960至1980年代是修復廠時期,由於1959年起文化部制訂了文物複製工廠的籌建計畫,以修整組為基礎,正式成立「文物修護複製廠」,簡稱「修復廠」,領導轉為「廠長」,並多了不少複製任務,主要是書畫臨摹方面,如展子虔的〈遊春圖〉等重要作品,就是交由金仲魚、鄭竹友等人來做。後期,我們的修復師也會應邀去外面修復,其他博物館的文物也會送來這裡修復,例如馬王堆出土的帛畫等。
故宮北院區總體規劃的示意圖。
Q:當時為何出現這麼多的複製任務?
A:這是因為改革開放後,旅遊需求高漲,就從修復廠抽了一部分人,加上從社會上新招的人,成立了一座複製廠。新廠位於東邊叫東廠,服務於社會公眾,對應展覽與旅遊商品銷售方面的複製需求;而原先的舊廠叫西廠,專做文物修復。當時書畫複製的工作量確實非常大,單這個部門就有將近20人。一方面是因為故宮本身的展覽需求,且畫作也需要有個備份;另一方面是為了支持其他博物館的展覽。著名的工作如馮忠蓮複製〈清明上河圖〉。最初因為榮寶齋和我們有合作關係,她到故宮替榮寶齋複製一些作品,後來在1960年代正式轉到故宮任職,含「文革」期間共耗費近20年才將〈清明上河圖〉複製完成(實際作業大約八到十年)。她到故宮一輩子就做了這麼一件事,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1982年,故宮從高校招了一些化學畢業的學生,重新建立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室,主要以預防性保護為主,重點針對文物的殺蟲、防腐、防鏽等。到了1988年,將前述東廠、西廠與實驗室合而為一,建立了統一的文物保護、修復和複製的部門,文保科技部正式成立。當時訂定的任務包括:一、院藏文物保護技術研究和文物修復、複製;二、實驗室考古和實驗室文物研究,包含文物的選擇分析技術和文物的真偽鑑別;三、協助其他博物館單位進行文物保護、修復的工作及諮詢等。文字表述雖不盡相同,職能與現在基本一致。
文保科技部成立的最初,就著重傳統工藝、傳統技術和現代科技的結合。進入21世紀以來,新技術、新設備也愈來愈充足,對於科學知識的需求愈加深切。過去幾十年,文保科技部在兩廠一室合併以來,基本維持在70~90人的規模,個別工作室也以十人左右為單位,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每年修復的文物數量約介於300~500件。2015年因為有18個展覽,修復的文物達到近600件。能達成這個數量是因為對外合作加快了速度,當然有些簡單養護、小修的作品也算在內。不過,事實上每年修多少件數與文物本體的關係非常大,有些文物可能修兩年還沒修完,有些文物可能只需要十天半個月。
2013年開始實施「平安故宮」工程,目標是將故宮建成世界一流博物館,相應也要有一流的保護修復技術水準。因此在人員、設施與設備條件上,我們都在進行調整。一流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設施與設備一流、人才隊伍一流和修護技藝與成果一流。古建築不太適合作為文物保護修復的空間,所以我們在西河沿建立了一座1萬3000平方公尺的新址,將在2016年底竣工。相應的設備方面,2005年已經建立延禧宮古陶瓷研究室,內有一座相當不錯的檢測分析實驗室,置辦了不少現代化的設備。經過最近幾的評估,我們又依照實際需要引進更多技術跟先進的新設備。此外,故宮北院區建設也規劃了一個3萬平方公尺的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已在2015年底啟動,預計在「平安故宮」工程2020年結束之前完成。
故宮博物院2015年推出文物保護修復技藝特展。圖為海報。
Q:西河沿新址與北院區的保護修復中心有什麼不同?
A:兩者定位不同,西河沿新址將以研究性保護修復為主,修護級別較高的珍貴文物以及開展文物的保護修復研究工作;北院區則專門處理搶救性保護修復,或修護方法已經研究成熟的文物,抑或是數量或體量過大而西河沿新址無法修復的文物。北院區修護中心文物修護的數量與規模都非同小可,除了修護我們自己的院藏文物,也將為其他博物館提供這類的文物修復服務。當然光憑我們的人力並不足以達成這樣的目標,因此必須吸引社會的力量一起參與。
以人力而言,北院區的修護中心非常具有挑戰性。目前文保科技部的總人數是112人,正式在編的有103人,還有九位是退休返聘員工。為了完成前述這樣規模極大的目標,引進各類人才以滿足實際需要,我們規劃用五年的時間從現在的100人發展到200人。去年(2015)是第一年大面積實施,達成率還不夠理想,因為文物保護修復的人才不易培養與引進。我們目前先從制度上保障每年20個左右的名額,然後再從業務需要去考察、引進適合的科技和修復人員。此外也同時進行人才培養工作,明確目標、計畫與考核辦法,在一定時期內依各個門類的文物修護需求情況來加強培養,譬如在傳統技藝方面不斷加強完善「師承制」的培養模式。另一方面,也引進外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故宮參加文物修復,並協助我們培養新的傳統技藝人員。
Q:請您談談與社會上非遺傳承人的合作的情況,未來又會怎麼應用在與社會大眾合作方面?
A:由於故宮院藏文物的龐鉅,在修復上不論是人力、資金或是技藝本身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都需要社會的大力支持。我們一開始就選擇和東城區進行合作,北京的東城區是東城和崇文區合併的,而崇文區的傳統工藝相當發達,清朝滅亡以後從清宮流出的手藝人大部分都在崇文區從事手工藝工作。2012年起,我們與政府啟動了這樣的合作計畫,陸續邀請十幾家企業參與文物修復工作,效果相當好。後期逐步擴大,和北京市及全國其他地方進行合作,讓他們在我們專家的指導下投入修復工作。其實文物保護修復和製作是不同的,雖說技藝上有重覆,但是理念和工作過程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相互磨合和適應。經過幾年的磨合過程,大家都得到提升。
我們的工作過去囿於空間受到很多制約,現在開始在北院區一部分區域進行一些試驗和拓展的工作,引進更多不同的門類。故宮的文物種類太多,即使達到目標的200人也無法完全覆蓋所有類別,尤其是少數門類我們不可能自己培養人才,只能依靠社會力量彌補。
史寧昌主任。
Q:年輕人想要進故宮從事修復需要做哪些準備?
A:按照目前制度的要求,年輕人進來的管道只有一個:大學的新進招聘。我們的人事部門每年都會把需求的方向公布給社會,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志願填報。人事部門按照人才需求對填報的人員進行篩選確定初試;然後面試確認、筆試、再面試、專業面試、體檢等程序,分批分階段進行,最後才能到故宮任職。以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每年大概都是近2萬人來報名,故宮每年實際招入的人數大約只有70多人。因為文物的種類多,文保科技部的人才需求非常廣泛,各個學科背景都有,至少會有10、20個學科。
Q:像這樣萬人報考的情況,為何還會有新進人才不足的問題呢?
A:因為學科門類多,單一門類的需求又只有一兩個人,文保科技部每年招進20人左右,分到各個門類的就那麼幾個;另外,每年招聘的學科門類又不同,報名者也不太瞭解我們詳細的需求,雖然報名有2萬多人,實際上可能有些門類沒有人報;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北京的生活成本高、壓力大,博物院是事業單位,收入較低,很多學科學生會選擇收入較高的單位。
Q:文保科技部與國際文博單位之間,有哪些正在進行的交流與合作計畫?
A:國際交流上,我們和國際文物修護協會簽訂合作協定,自2015年起建立常設的國際文物修護培訓中心,辦公室就設在文保科技部,每年舉辦一期培訓班。主要是面向需要提高保護修復人員的素質或技藝的發展中國家,當然也是面向全世界的。2016年培訓的名額為24人,國際學員12人、大中華地區12人。
另一方面,我們正在搭建一些平台,把人員送出去參與學術與科技交流。今年和希臘的一間研究所簽署設備研究交流的專案;與法國的卡地亞進行鐘錶修復的合作。與義大利修復保護學院開展油畫保護修復的合作。
林容伊( 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