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如何再述海外華人藝術?側記「旅途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如何交織?以朱沅芷為視角——機構與畫廊的實踐」

如何再述海外華人藝術?側記「旅途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如何交織?以朱沅芷為視角——機構與畫廊的實踐」

How to Recount Art by Overseas Chinese? Notes on “After the Journey: How Overseas Chinese and Taiwan's Art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tertwine? A Perspective Focused on Yun Gee -- Practices of Institutions and Galleries”

出於對海外華人藝術家的展呈與論述可能之探詢,以耿畫廊舉辦的「旅途中:朱沅芷個展」作為延伸的「旅途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如何交織?以朱沅芷為視角——機構與畫廊的實踐」講座,由典藏雜誌社社群暨企劃主編陳晞主持,邀集耿畫廊負責人暨耿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耿桂英、北師美術館執行總監王若璇以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陳曼華共同與談,分別就畫廊、藝術機構以及學術研究的立足點,展開如何在現行的範式之外,重新看待與書寫海外華人藝術史觀的經驗分享與交流。

藝術家個人的創作沿革與風格演進固然是品賞其藝術成就的重點,然而,對應其所處的時代潮流,以更宏觀的視角檢視,尤能彰顯其獨特地位。出於對海外華人藝術家的展呈與論述可能之探詢,以耿畫廊舉辦的「旅途中:朱沅芷個展」作為延伸的「旅途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如何交織?以朱沅芷為視角——機構與畫廊的實踐」講座,由典藏雜誌社社群暨企劃主編陳晞主持,邀集耿畫廊負責人暨耿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耿桂英、北師美術館執行總監王若璇以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陳曼華共同與談,分別就畫廊、藝術機構以及學術研究的立足點,展開如何在現行的範式之外,重新看待與書寫海外華人藝術史觀的經驗分享與交流。

「旅途中:朱沅芷個展」展出一系列「人像習作」。(耿畫廊提供)

海外華人藝術自九〇年代即在兩岸三地的藝術研究揚起波瀾,亦為探討現代藝術史演進的重要版塊。而近年來,在政府支持的「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展覽導向與藝術史書寫的趨勢之下,大眾對台灣在地藝術家與背景的認識,已達到階段性的鋪墊。在此基礎上,當前的藝文機構與畫廊以各自的資源、專業以及定位再次策劃展覽或研究時,從台灣再次回望國際的海外華人藝術史觀,其觀看視角與論述框架又能有什麼樣的流變與形構?

延伸閱讀|43年之後,朱沅芷如何「在台灣」?兼論「海外華人藝術家」論述框架,與重建臺灣藝術史之未竟

推廣海外華人藝術的使命感

本場座談首先由耿桂英以畫廊經營角度談起引薦海外華人藝術的初衷,她坦言在早期經營畫廊不免會以市場取向為考量,然而,當九〇年代臺灣正處於關注本土熱潮的時空背景當中,耿桂英則關注在極為觸動自己的華人現代藝術而大力引薦至臺灣藝術圈,拓展當時的審美視野與收藏版圖。身為出生於臺灣的外省第一代,父輩對傳統中華文化的認同對她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也是存在血液中的基因。而海外華人呈現出的文化多元性與鮮明個人風格,也驅使耿桂英決意以歷史、文化與學術角度引領策展方向而走出明確的經營路線,而她亦感佩臺灣藏家的遠見與支持,讓許多海外華人藝術家的精采作品如今都留在臺灣。

耿畫廊負責人暨耿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耿桂英。(耿畫廊提供)

從2016年「吳大羽的抽屜」、再到2018年「藏枒入華:常玉與浪蕩子美學」,耿畫廊採用嶄新的策展視點將華人現代藝術以當代藝術語境再次詮釋與對應,獲得的關注與迴響亦鼓舞耿畫廊持續深研與呈現,今年5月呈現的「旅途中:朱沅芷個展」亦在此脈絡下持續展呈華人藝術家的豐厚面向,儘管耿桂英表示這次展覽是自己的「任性」,但絕非是隨意為之,34年的畫廊經營對她而言更是一份使命感。

「旅途中:朱沅芷個展」始自耿畫廊策展團隊與藝術家女兒朱禮銀密切討論與合作,作品與相關文獻維持良好的狀態更有賴她長年的悉心整理,著重於展出手稿、紙上作品以及不同時期的實驗性質創作,更有難得一見的雕塑作品,以及文獻資料從而鋪展出完整的藝術發展生涯,得以窺見創作過程的思考、取捨與轉化,為觀者導引出不同以往的閱讀脈絡;朱沅芷應該受到的關注與討論,絕非只有拍場上敲出高價的作品。

「旅途中:朱沅芷個展」呈現相關文獻資料。(耿畫廊提供)

公私協力的資源整合

而相較於畫廊,在運作上更多程度呼應政府政策導向與補助機制的機構,在重建與呈現以藝術史為軸線的展覽時是如何思考與整合資源?在2012年開館的北師美術館,因其校方歷史淵源而策劃以臺灣前輩藝術家為主軸的「序曲展」為首展,再到去年結束的「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等系列展覽,一路鋪墊重建臺灣藝術史的書寫與推廣脈絡。執行總監王若璇從機構角度分享美術館如何以有限的經費為基礎,匯整藝術家後代、私人藏家以及公立博物館乃至於跨國合作等外部資源。以「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2020.10-2021.01)為例,在策展前期獲得支持其理念的民間基金會投注經費而得以進行長期的研究案,而後期的展覽呈現則以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經費來執行,以公私協力的模式促成。

北師美術館執行總監王若璇。(耿畫廊提供)

然而,在公部門的補助之外,美術館本身的主體性與發展脈絡、過往展覽資歷與研究成果所累積的專業,都是外部合作單位對館方的重要信任基礎。另一方面,儘管藝術家後代擁有作品,但所需的修復費用卻是不小負擔,因此北師美術館在合作的過程中往往為其無償修復,畢竟首要之務就是要讓作品維持在得以長存的狀態,才能進行後續的教育推廣作業,因此也提升藝術家後代提供作品的意願。而王若璇也提出,先不論海外華人在今日能如何重新定義,以及朱沅芷和臺灣之間似無明確的淵源,光就本次展覽呈現的作品質量以及折射藝術家融會東西方的創作實踐,回歸到藝術本身,朱沅芷都是值得被重新看待與探討的藝術家。

左:《戴帽女人的頭像》,油彩、紙板,31.1×24 cm,1927;右:《自雕像》,銅雕 5/8,15.6×5.1×3.8 cm,1928。(耿畫廊提供)

綜觀時代風格與區域特色

藝術史學者陳曼華近年的研究聚焦在全球化情境之下的臺灣現代藝術發展,尤其臺灣現代藝術很大程度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這樣的開端與狀態是她亟欲探究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當時的歐美主流是如何跟其他的區域產生互動與影響,也是國際上許多研究者持續關注與分析的切入點。

藝術史學者陳曼華。(耿畫廊提供)

若聚焦在本次講座的主角,陳曼華則提出傾向將朱沅芷不僅是放在所謂華人的脈絡,而是更大的亞洲區域脈絡來看待,以避免流入狹義的東方情調(oriental style)之框架,關注於藝術家在時代風格或區域風格當中的特殊性。而藝術家的遷徙歷程、訓練養成以及自我身分認同,也都是研究過程中不容忽略的因素;通泛的時代背景與藝術家的個人生命史必須被一同看待。

藝術家的一生歷經許多階段性的創作摸索與轉變,若斷然將其認定為某種風格的藝術家,則會忽略其多面性。同時也需注意藝術家所處的時代脈絡,不管是所處的地理脈絡或是背景的文化脈絡都要納入考量,如同朱沅芷儘管身為華人但其藝術養成主要是建構在歐美藝術體系之中,可分別從「連接」(connection)的相同與傳承,以及「共振」(resonance)的相互影響與差異來觀察,重新運用這些結構來理解他的藝術風格甚或在藝術史推展出新的資訊,進而給予朱沅芷更加適切的定位。

「旅途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如何交織?以朱沅芷為視角——機構與畫廊的實踐」座談現場。(耿畫廊提供)

回到座談主題「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如何交織」的問題意識,試論亞洲區域藝術脈絡與當時歐美藝術中心的互動狀態,以朱沅芷為例能進行什麼樣的觀察視角?陳曼華認為能以時代風格作為切入點,朱沅芷離開中國前往美國發展,其實也具有同時期亞洲其他藝術家的共同狀態,特別是冷戰時期藝術家的共同特質是受到以紐約為中心的藝術氛圍,而建議可聚焦於二戰之後的50、60年代,因為當時明顯是以紐約為世界藝術中心,藝術潮流是清晰而明顯的,不管是其相似或相異之處都是易於進行比對,而且亦不妨將其他藝術家並置互為比較。

「旅途中:朱沅芷個展」呈現「政治漫畫」與「抽象習作」。(耿畫廊提供)

耿桂英也肯定道,以亞洲做為整體區域來看,華人是具有相當話語權的,其文化強度更足以和歐美抗衡,也是畫廊以他們作品參與國際藝博會以及國際交流時所掌握的自信與底氣。王若璇也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有其階段性目標與必要性,而自屬地主義或臺灣本位的角度逐漸建構出一條脈絡以後,必然會往外展開。當我們用全球化的廣度,而非框限在臺灣、華人,甚至放大至區域、亞洲的脈絡來看,並以不同的年代作為斷點來審視這些藝術家以及整體流變也能從中發現許多可再延伸討論與比對的狀態。她舉例與朱沅芷同年出生的臺灣第一代西畫家陳植棋(1906-1931)或可為參照,以陳植棋在1927年獲得首屆臺展的西洋畫特選時,得以探見的臺灣藝壇創作趨勢與審美風尚,對比朱沅芷同時期的創作即能鮮明反映出地域風格的時代特色。

「旅途中:朱沅芷個展」展場一景。(耿畫廊提供)

本場座談分別從商業畫廊、美術館機構以及學術研究的立場,呈現臺灣當代藝術環境看待與處理藝術史的方式。透過座談過程的各方觀點與論述,進而讓藝術價值、文化價值以及市場價值,此三條看似分歧、也經常被各別討論的軸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交會,亦回應本次以海外華人藝術家朱沅芷為發想起點的命題,提供可行的觀照與研究角度——就其生平背景與大時代的特殊性超脫族裔主義與屬地主義的框架,何以在臺灣藝術史與中國現代藝術史並行的脈絡之下,以區域史作為一個新的觀看方式,開拓更多對話與想像的路徑。

朱沅芷,《無題》(三位智者/《基督復活》習作),墨水、紙本裱於紙板,43×21 cm。(耿畫廊提供)

臺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長柯人鳳在座談尾聲也回饋意見,她指出如何以我們的美術史脈絡觀看藝術家與其創作,一直是市場端長期面臨的挑戰,亦坦言起初對於政府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感到有點困惑,然而經由本次座談的多方論述則有所啟發;以往美術館在策展可能會排除市場價值,但現今則能得力於資本力量將藝術與文化價值存續,而大眾同時也需要藝術史的鋪墊工程來理解藝術與文化價值,而在此時形成將此三種價值相互連結的契機。另一方面,台灣在過去往往會擺盪於本土或海外華人藝術二擇一的局勢,然而在當前全球化的語境下已然無須分野,這種多元性與區域特色也提供我們思考接下來能怎麼回望,或是接續藝術史工程的推進。而對於海外華人與臺灣藝術史觀之間的相互觀照與書寫角度,在座談會後亦有迴響,期待對此兩條藝術史脈絡的發展有超越國境與民族框架的觀點。

楊椀茹 (Yang, Wan-Ju)( 138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