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彰化縣永靖鄉魏成美堂為國內民間自主修繕的案例之一。(羅又睿提供)
臺灣的古蹟修復發生在臺灣經濟發展蓬勃的年代,許多歷史建築因土地開發,遭到大量拆除。為了搶救臺灣的文化資產,開始發展出由政府出資,委託建築師及營造廠進行設計施作的修復模式,而這樣「由上而下」的修復模式至今也已發展30餘年。近年隨著文化資產保存的意識提升,帶起了國內民間「由下而上」自行修繕老屋的風氣,位在彰化縣永靖鄉的魏成美堂就是民間自行修復古厝的案例(圖1)。魏成美堂為頂新集團經營者的祖厝,修復工程於2009年開工,由於工程經費為頂新集團自行籌措,修復團隊直接聘用匠師,使得匠師與業主較能直接的溝通,不受營造廠的限制,得以盡情發揮其知識與技術。
以大木作為中心的修復團隊
傳統社會中,民間如果想要搭蓋房子,就是尋找匠師來協助,而在這過程當中,就已經形成了所謂業主與匠師的角色。當業主找到了適合的匠師後,匠師就會和業主討論營造的形式,建築形式確定後,匠師就開始尋找工作團隊,並開始進行營建工程,而這位和業主談的匠師在營建的過程中則被稱為「主場匠師」。
「主場」一詞,乃指營建工程,從規劃、製作基盤配置、估算構造用料、用工,推動工程進行。也就是說,開場、動土、選料、施工都一手包辦,就是所謂「主場」匠師,這些匠師,往往在地區中是名聞一方,同業中對這些匠藝除了得一技之長外,並還能兼善相關工種的技術水準,經營群工作效率,都知得一清二楚。
圖2 魏成美堂修復工程主場匠師陳天平。(羅又睿提供)
魏成美堂修復工程由大木作的主場匠師「陳天平」(圖2)負責籌組整個修復工程的團隊,其工班包含大木作、木雕、泥水作、瓦作、油漆五種類型,各工班的工頭過去都與陳天平匠師合作過,由陳天平引介加入此次的修復工程,成為完整的修復團隊(圖3)。匠師與業主的關係回歸到類似傳統營建的作業模式,匠師與業主關係更直接,業主出資、購材料,直接找來主場匠師主持大局,在這個關係層級中,匠師們不再是營造廠的小包商,而匠師們在主場匠師組織下直接成為營造單位。主場匠師找來的其他匠師工班也是合作多年,存有相當的默契的特殊關係,再者,主場匠師本身跟據對傳統技藝、知識等專業管理整個工作團隊。當然,根據現代營造法規定,工程建設仍需要有監造設計單位的存在,但至少匠師們在魏成美堂修復工程中的角色地位有了相當的提升,合理發揮傳統匠師的專業責任。
圖3 由陳天平匠師領導的大木作工班群。(羅又睿提供)
修復工程中匠師的人文關懷
在魏成美堂的修復工程中,匠師們都是以團隊的形式在進行工作,團隊中各人有他們的專業分工,同時也在朝夕相處、互相學習的過種中蘊藉工作間的默契,雖然不同工班之匠師情況各有差異,但團隊由技藝高超的老班底、中年、青年的工匠或粗工組成,呈現一種傳統的工作模式。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團隊內經驗豐富的老匠師向年輕一代的匠師傳承技藝與經驗,例如主場匠師陳天平將大木作工班內選料、打現寸、繪圖等主要工作給其子實際操作,將一身經驗得以傳承延續下去。除此之外,陳天平也鼓勵老匠師的子女加入工班,除了提供工作機會以外,也得以藉此向長輩學習技藝。
此外,在泥作班可見工班內匠師家人,透過從事較簡單的粗工作業,成為匠師的個人助理,得以在古蹟修復上工作。即使有從未接觸相關泥作或古蹟修復的經驗,亦可以藉此機會學習,獲得一技之長。除了提供工作給匠師外,也照顧到匠師的親屬,這是延續傳統社會的人文關懷。
圖4 木雕匠師依老照片繪製獅座圖稿。(羅又睿提供)
圖5 雕刻匠師進行獅座的修飾工作。(羅又睿提供)
圖6 佚失的獅座重作完成。(羅又睿提供)
匠師知識的展現
魏成美堂修復工程雖然為民間自主出資修繕,但修復方針仍必須遵照文資法規範進行規劃設計,因此建築本體上仍採復原舊貌的修復原則,例如在第一進的步口屋樑上,左右的獅座被偷竊佚失,所幸留有老照片可以參考獅座原有樣貌,木雕匠師先依據老照片繪製圖稿(圖4),經業主確認後,再進行雕鑿工作,使魏成美堂雕刻構件得以回復原有風采(圖5、6)。此外,魏成美堂有一對匾額「繼善廳」、「垂裕廳」,其中「繼善廳」一匾佚失,為了求其完整性,特請國寶藝師施鎮洋以仿作的方式復原,但以留存的「垂裕廳」匾的原件中,發現該匾表面呈現凹凸不平的肌理,施鎮洋老師判斷該匾髹飾的工法相當特殊,是由大小不一的砂石平鋪在匾額上。為了還原這對匾額的原樣貌及原工法,在匾字鐫刻完畢後,在表面先上一層乾漆,在乾漆未完全乾燥前,將挑選過的細砂均勻的灑在匾額的表面上(圖7),再上兩道乾漆,使細砂完全貼附於匾額上,最後再上一層朱漆及安金箔,才得完成該匾額(圖8)。在這繁複且嚴謹的匾額重製過程中,不僅只是呈現原貌,更還原了製作的傳統工法與知識。
圖7 國寶藝師施鎮洋在匾額表面上灑上細砂後,調整細沙之間的疏密。(羅又睿提供)
圖8 「繼善廳」匾額重置完成。(羅又睿提供)
除了仿作重製外,在魏成美堂的修復工程有一些重新設計的建築體,如門樓重建,從方位的選定到建築體的設計與營造,都是用遵循傳統的方式完成,其中門樓立面的兩堵木雕作品,業主讓木雕匠師全權發揮,而木雕匠師選擇以「瓜瓞綿衍」(圖9)及「願得百子」(圖10)兩個題材,祈願族人子孫滿堂、五世其昌的吉祥寓意。
圖9 門樓木雕作品「瓜瓞綿衍」。(羅又睿提供)
圖10 門樓木雕作品「願得百子」。(羅又睿提供)
魏成美堂修復工程費時四年,在修復團隊盡心盡力下再現魏家祖厝的原有風貌。業主以直接聘請匠師的方式,不僅恢復以匠師主導的傳統營造模式,也讓匠師有較大的空間發揮其知識與技藝。除此之外,修復團隊的組成照顧到匠師的親屬,也達到工藝傳承之目的。以匠師為主的修復工程,讓匠師得到發揮,並將匠人精神注入修復工作當中,不僅僅是恢復原貌,更作出讓人感動的修復成果,使魏成美堂修復工程成為一場「由下而上」的經典案例。
註1 趙文傑,《臺灣傳統匠師參與古蹟修復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頁59-60。
羅又睿( 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