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解構下的繪畫獨白──閱讀何肇衢的創作世界

解構下的繪畫獨白──閱讀何肇衢的創作世界

有「台灣現代藝術導師」稱謂的李仲生曾所說:「沒有一個畫派能夠永遠的存在,但也沒有一個畫派的優點不被永遠保存下來。」《聯合報》「新藝版」記者楊蔚就曾為文介紹他創作的嚴謹態度:「何肇衢在畫壇上,是一步一步漸進的。」
何肇衢,淡水朝陽,1998年作,112 × 145cm
談起台灣的現代繪畫發展,如果定格在20世紀初無疑是充滿了篳路藍縷的樣貌。在當時的台灣還處在日治時期(1895-1945),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曾先後兩度來台授課教學,前後任教於國語學校(當時的「國語」是「日語」)和台北師範學校(為現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他可說是台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和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而石川欽一郎教出最著名的七位學生包括:倪蔣懷(1894-1943)、陳澄波 (1895-1947)、廖繼春(1902-1976)、李梅樹(1902-1983)、李石樵 (1908-1995)、藍蔭鼎(1903-1979)、李澤藩 ( 1907-1989 ),就是我們稱為第一代的台灣前輩畫家。而何肇衢則被稱為戰後的第一代畫家。
2018年,由客家委員會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共同主辦,於國立中正紀念堂展出之「豐采.頌歌──何肇衢邀請展」,從近150件作品中可以得見:比起前輩畫家們,何肇衢使用的技法與表現形式,就顯得多元而豐富。
畫家的繪畫淵源與學習
1931年(日本昭和六年),何肇衢誕生於新竹州竹東地區東郡芎林莊鹿寮坑橘子窩的客家農家。他的父親何信嚴(1903-1974)是從事民間神佛像畫師,他從小就從父親身上感染了當藝術家所需具備的執著態度與熱情精神。因個性內向,何肇衢從自學繪畫,閱讀畫片、書籍開始,藉由不間斷閱讀與學習中獲取了大量的藝術知識,即便後來他進入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就讀,但回憶起在學校學習的過程,當時從老師們身上反倒學習不多,許多繪畫創作的技法表現,皆是從書本上自學而來。這也可以從他日後的書房與工作室中,擁有成千上萬,堆疊與排列井然有序的藝術書籍中看出端倪,讓何肇衢相當自豪是這些藝術書籍培養與豐富了他的創作視野與靈感泉源。
何肇衢從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透過恩師周瑛老師的推薦順利進入了北師附小工作,他回憶道:「為了追求藝術知識,寧願縮衣節食,但買書向來是不手軟的,像他看上一本日本著名畫家藤島武二的畫冊,當時價值就高達600元,以當時一個月的教學薪資才僅有450元,卻依然毫不猶豫地一咬牙就買了下來。因為『他買的是畫家的創作精神!』」(註1)而這本畫集也成為他最珍愛的書之一,一直到今天都還翻閱與妥善的保存著。
藝術創作實踐與追求
有「台灣現代藝術導師」稱謂的李仲生曾所說:「沒有一個畫派能夠永遠的存在,但也沒有一個畫派的優點不被永遠保存下來。」(註2) 何肇衢從藝術書籍中的知識領悟了創作真諦,他的成功不是僥倖而來,《聯合報》「新藝版」的記者楊蔚就曾為文介紹他創作的嚴謹態度:「何肇衢在畫壇上,是一步一步漸進的。他作畫態度嚴肅,不只一次,他向朋友們指責那些整天夢想著要在一夜之間成名的人物。在他批評一個畫家的時候,他也是把作品拋開一邊,首先探討對方作畫的態度。他是嚴苛的。在他看來,一幅作品,不但『要嗅到血肉的腥味,還要摸到結實的骨頭,同時更要讓人能觸到藏在深處的靈魂!』」(註3)
何肇衢,福德祠,1966年作,65 × 91cm
何肇衢認為有趣的風景,就重複的去寫生,這是畫家以行動力來表現對自然美景讚嘆的最佳方式。以本次展覽中兩件大龍峒的土地廟「福德祠」為例。1966年的《福德祠》,黯沉的色調再佐以條狀的紅顏色以彰顯畫面,以黑線條區隔輪廓,表達出神祕的東方宗教色彩;而2000年創作的《福德祠》,保留了廟宇的簡約造型,搭配分割幾何色塊,回歸寫意來表達思念之意。何肇衢曾說:「我的創作不憑空想像,而是根據實物創作而來。這種實證的經驗,就我而言,最接近生活。」(註4) 何肇衢嚴肅的看待藝術創作,一切按部就班且都不馬虎的實踐藝術創作與欣賞中外藝術,從中吸取精髓與經驗,而造就了他現在個人的風格。
何肇衢,福德祠,2000年作,91 × 116cm

註釋
1:訪談何肇衢,2014年1月。
2:陶文岳,《前衛.抽象.李仲生》,雄獅出版社,2009,頁159。
3:陳長華,《寫景.抒情》,藝術家出版社,2013,頁130。
4:訪談何肇衢,2014年1月。

豐采․頌歌-何肇衢邀請展

展期:2018.11.02-2019.01.02
地點:中正紀念堂,1展廳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陶文岳( 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