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開幕現場。(攝影/陳意華)
以法國瑰寶聞名的普希金博物館(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首度踏上台北土地。今(16)日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舉辦「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開幕記者會,由故宮、普希金博物館及聯合數位文創主辦,即將於故宮文獻大樓隆重登場,此巡迴展從東京、大阪至最終站台北,一次集結克勞德.莫內(Oscar-Claude Monet)、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等48位藝術家畫作,以17至20世紀風景畫脈絡為主,聚焦19世紀印象派至後期印象派的精彩作品,從法國近代風景繪畫至巴比松畫派,再跨足到工業革命後城市崛起帶動的繁榮,引領民眾走進法國的藝術世界,65件展品的總價值超過新台幣250億元!
下午的開幕記者在故宮院長陳其南、副館長黃永泰、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副館長Tatyana Potapova、聯合報社長項國寧、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陳佳雯、力晶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詹曼君、廣達文教基金會徐繪珈,以及典藏藝術家庭社長簡秀枝牽起紅線的剪綵下,攜手為首度的台俄交流展揭開序幕。陳其南表示此展從17至20世紀初,橫越三、四百年的跨度,以系統性的方式透過原作認識西方繪畫的發展歷程,並且能一覽不同時期的畫作風貌,相當珍貴且值得推介。他笑著表示,若錯失此次機會就得飛抵俄羅斯才看得到,絕對不能錯過這次機會。此外,首度來台的普希金博物館副館長Tatyana Potapova也十分期待透過此展開啟台灣與俄羅斯文化藝術對話與交流。
「悠遊風景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分為六大主題:「近代風景繪畫的起源」、「讚頌大自然」、「巴黎城市光影」、「近郊的自然景致」,「法國南部的明媚風光」和「海外的異想世界」。這次挑選的作品以17至20世紀法國風景畫發展,追溯不同年代藝術家之間的關聯,重現藝術家面對大自然的感受從中啟發感知與詮釋方式。有趣的是,人們懂得發現風景畫的美麗是從風景繪畫中開始才正視現實生活中的自然景觀。在17世紀之前,風景畫在藝術史的地位僅僅只是畫作的背景,一直到17世紀後其地位才有所提升躍為獨立的學科。
「近代風景繪畫的起源」展區
此展以「近代風景畫的起源」為起點,由最早的兩位17世紀古典主義代表畫家克勞德.洛罕(Claude Lorrain)、加斯帕德.杜格(Gaspard Dughet)揭開序幕,並延續至以洛可可風格(Rococo)之代表于貝.霍貝(Hubert Robert)、法蘭索瓦.布雪(François Boucher)等人。洛罕早年曾於羅馬遊學,受義大利學院派的薰陶,是路易十四時期的知名畫家,難得一見的《擄掠歐羅芭》(The Rape of Europa)於1655年完成,以希臘神話為題材,描繪天神宙斯化身為牡牛勾引海神的孫女歐羅芭的故事。洛罕以風景畫為主體,將人物放到次要的角色,從縮小的比例即可得知,畫面中他微妙地處理光線成為時間軸上的變化,構圖上明顯區隔前景、中景與遠景的關係,與他的好友普桑以人物為首要的差異截然不同。
克勞德.洛罕(Claude Lorrain)《擄掠歐羅芭》(The Rape of Europa),1655。(主辦單位提供)
18世紀洛可可代表的布雪與霍貝也是此展焦點之一。擅長神話人物的布雪是路易十五時期重要的宮廷畫家,他將纖細粉嫩的風格注入於田園主題之作,流利輕快的筆觸描繪了這幅《田園》(Farm),呈現了洛可可甜美精巧華麗的特色;以廢墟題材聞名的霍貝其《被水環繞的神殿》(Temple Surrounded by Water)在荒涼的遺跡與廢墟憑悼繁華過往,也是本展中值得關注的作品。
于貝.霍貝(Hubert Robert)《被水環繞的神殿》(Temple Surrounded by Water ),1780s。(主辦單位提供)
「讚頌大自然」與「巴黎城市光影」展區
隨著中產階級的興起,繪畫的故事場景也移轉至描繪現實平凡的日常生活光景。在「讚頌大自然」中難得一見的是寫實主義代表的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之作,於1864至1870年完成《水車磨坊》(Watermill),以厚重、概括的筆觸將生活的真實表達得淋漓盡致,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精彩之作。此外耳熟能詳的巴比松畫派代表的 尚.巴蒂斯.卡密爾.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展出的《加萊海峽省,風暴來襲》(Stormy Weather, Pas-de-Calais)也十分精彩,值得細細品味。沿著觀展動線來到第三展區「巴黎城市光影」,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後的歐洲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揭示了文明的進展。
尚.巴蒂斯.卡密爾.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加萊海峽省,風暴來襲》(Stormy Weather, Pas-de-Calais),大約1870。(主辦單位提供)
此展區共九件作品,畫家筆下巴黎城市風貌躍然紙上,如雷諾瓦知名的煎餅磨坊,路易吉.洛瓦(Luigi Loir)描繪的巴黎環城道路,皮加勒廣場(La Place Pigalle)、聖米歇爾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聖米歇爾橋(Pont Saint-Michel)和塞納河等。其中,映入眼簾的《煎餅磨坊庭院樹下》(In the Garden, under the Trees of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完成於1876年,畫面中的人物都是畫家的好友,如左側站立的《花園中的妮妮》(Nini Lopez)的模特兒,另一位坐著且戴著帽子的側臉為莫內等,這是一幅描繪中產階級在假日聚會的閒適生活樣貌,以相近的互補色與巧妙的光線描繪,為人物的情緒和呼吸增添生命力。不遠處則是尚-法蘭索瓦.哈斐利(Jean-François Raffaëlli)於1890年代的《聖米歇爾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的作品,在短促的褐色細小筆觸下,快速捕捉人群流動以及雨後的情調,光影與人物在走動變化中閃爍著金光。在展間中一件172×296公分的大型之作《煙霧瀰漫的巴黎環城鐵道》(巴黎近郊)是洛瓦的作品,彌漫的煙霧幾乎蓋滿了畫面的一半,而淺灰色色調與工業時代象徵進步的蒸氣火車呼應。瀰漫於空氣中,展現城市現代生活的另一種風貌。
尚-法蘭索瓦.哈斐利(Jean-François Raffaëlli)《聖米歇爾大道》(Boulevard Saint-Michel ),1890s。(主辦單位提供)
「近郊的自然景致」展區
19世紀後半葉中產階級崛起,加上交通的便捷讓旅行變得更加容易,畫家們離開城市走出戶外,在自然光線的照撫下感受陽光所帶來的生命力,千萬變化的光線與色彩在時間的流動中交織出驚人的魅力。在「近郊的自然景致」展區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莫內的《草地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除此之外尚有不少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如阿爾弗雷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查爾斯.阿瑪布爾.勒努瓦(Charles Amable Lenoir)、莫里斯.德.弗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帕布洛.畢卡索(Pablo Picasso)等。1866年完成的《草地上的午餐》,被視為莫內描繪光線的開端,此作完成的八年後莫內才舉辦展覽。此原作為三聯幅的巨幅作品,但右側部分遺失,僅留下左側和中間畫作,收藏於巴黎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這件即為1866年莫內重新繪製之作。尺寸較遺失的那件略小,構圖上亦做了微幅修改,如畫面中狗的姿勢不同。觀眾在欣賞畫作之餘,不妨留意畫面中的人物,他們都是莫內的好友,如Albert Lambron、法國印象派畫家弗雷德里克.巴齊耶(Frédéric Bazille)以及莫內未來的老婆卡蜜拉(Camille)。有趣的是,眼尖的觀眾或許會注意到卡蜜拉在畫面中竟然出現兩次,不過重覆次數最高的人物,則是莫內的畫家好友弗雷德里克,一共出現了四次之多。而這歷史性的一刻,當然也少不了藝術家本人,位於中間和右側的站立者即是莫內自己。
普希金博物館(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副館長Tatyana Potapova導覽克勞德.莫內(Oscar-Claude Monet)1866年的《草地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攝影/陳意華)
除了知名《草地上的午餐》外,莫內的繪畫代表主題「睡蓮」也不能缺席。本展中以一獨立牆面呈現的即是莫內於1899年完成的《白色睡蓮》(White Water Lilies)。1883年,莫內搬到吉維尼創作出不朽的睡蓮系列,1892年起,在持續不斷革新之下於1899至1900出現小橋等元素,透過持續地觀察,並以不同角度思考對象物,莫內出神入化的描繪,所呈現出的是感知與不可感知之間的真實感受。
「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展覽現場, 克勞德.莫內(Oscar-Claude Monet)1899年的《白色睡蓮》(White Water Lilies)。(攝影/陳意華)
此外,巴比松畫派的希斯雷於此展中亦帶來三件其於1870年後的成熟之作,如1873年完成的《路維希恩的結霜的早晨》,畫家以敏銳地觀察詮釋色調的微妙變化。此展區最後的壓軸,是畢卡索立體派時期的早期作品。受到塞尚視覺分析的影響,由布拉克與畢卡索共同創辦的立體派,追求破裂、解析和重新組合以描繪對象物,早期的分析立體派以割裂或分解手法呈現,此展帶來的畢卡索作品是藝術家在1908年完成的《庭院中的房屋(小屋和樹木)》(House in the Garden (Cottage and Trees)),與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亞維儂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風格迥異,在沉鬱的藍綠色調下,有機的線條切割成空間與層次相異的畫面,此作可謂立體派的開端。
帕布洛.畢卡索(Pablo Picasso)《庭院中的房屋(小屋和樹木)》(House in the Garden (Cottage and Trees)),1908。(主辦單位提供)
「法國南部的明媚風光」展區
南法炙熱的陽光和色彩一直是畫家們心所嚮往之地,隨著鐵路交通日益發達,人們選擇離開城市到郊區旅行,在「法國南部的明媚風光」展區中,透過畫家之眼描繪出的南法自然風光,包括廢墟、古羅馬遺址與安蒂諾(Anthéor)海邊等。此展中呈現塞尚兩件以「聖維克多山」為題的作品,透過兩件相隔逾20年的聖維克多山的對話,感受畫家在歷經生活與繪畫思考的心境轉變。以生命作畫的塞尚,從1880年起即以聖維克多山為主,創作出不同媒材與形式之作。1901年,塞尚在聖維克多山下搭建工作室,晨昏與之相伴,再也沒有回到巴黎。《從洛弗遙望聖維克多山》是他病逝前的作品,在近景構圖之下以反覆筆觸模擬山石的堅實感,沉鬱地映照出他如磐石般的篤定心志。與之對照的是1882至1885年完成的早期之作《從瓦爾克斯望向聖維克多山腳的平原》(The Plain by Mont Sainte-Victoire, View from Valcros),以遠景構圖描繪聖維克多山腳下的平緩山丘色彩亮麗,散發盎然的生機。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從瓦爾克斯望向聖維克多山腳的平原》(The Plain by Mont Sainte-Victoire, View from Valcros),1882-1885。
「海外的異想世界」展區
值得一提的是,鮮少來台亮相的素樸畫派亨利.盧梭之作於最後展區「海外的異想世界」呈現。受到萬國博覽會的影響,以及媒體資訊的發達,吸引畫家往各地尋找新世界,此展區的藝術家包括高更、德尼、盧梭、呂薩與須賀瓦吉共五位。高更1892年的《有孔雀的風景》(MATAMOE, Landscape with Peacocks)是高更在大溪地生活時的早期之作,從近景延伸至遠方綿延不絕,營造出奇幻的夢境。另一件鮮少亮相的重點之作是亨利.盧梭晚期的《美洲豹正在襲擊一匹馬》(Jaguar Attacking a Horse),美洲豹躲在暗處一口吞食白馬,細微變化植物交織而成的叢林世界,縮小的動物比例在不對稱的構圖下形成一種不和諧感,將叢林中赤裸的殺戮化為神話氣息的奇異氛圍,此作為畫家過世那一年完成的作品,充分反映在末世紀人類潛在意識的不安與焦躁。雖然盧梭並未接受學院教育的滋養,但他卻以驚人的天賦,對後世帶來莫大的影響力,此展是親睹盧梭經典作品的好機會。
11月份,台北藝術場景相當熱鬧,讓我們走進雷諾瓦的煎餅磨坊、聖米歇爾大道、塞納河畔、聖米歇爾橋、聖維克多山等法國知名景點,探索法國繪畫時光隧道的美好。
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與故宮攜手,「悠遊風景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登場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美洲豹正在襲擊一匹馬》(Jaguar Attacking a Horse),1910。(主辦單位提供)
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特展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登場。(主辦單位提供)
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
展期:2018.11.17-2019.02.17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室
陳意華( 112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