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原住民藝術家成本屆金獅獎最大贏家,Mataaho Collective與Archie Moore獲頒大獎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原住民藝術家成本屆金獅獎最大贏家,Mataaho Collective與Archie Moore獲頒大獎

【On Location at 60th Venice Biennale】Indigenous Artists the Biggest Winners of This Year’s Golden Lion, Mataaho Collective and Archie Moore Take Home Top Prizes

今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由澳洲館奪得,最佳藝術家則是頒發給毛利藝術團體Mataaho Collective。今年大獎皆落於南半球國家以及原住民藝術家,他們的作品聚焦於原住民轉型正義和傳統文化復振等議題,由此看來可說是對本次展覽主題「處處都是外人」所欲聚焦的種族、性別、全球南方和國籍多樣性的議題之積極回應。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威雙,60th La Biennale di Venezia)在媒體預展結束下,於今年(2024)年4月20日正式開幕,並於同日舉行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頒獎典禮。最佳國家館由澳洲館奪得,最佳藝術家則是頒發給毛利藝術團體Mataaho Collective。今年大獎皆落於南半球國家以及原住民藝術家,他們的作品聚焦於原住民轉型正義和傳統文化復振等議題,由此看來可說是對本次展覽主題「處處都是外人」(Stranieri Ovunque,英譯Foreigners Everywhere)所欲聚焦的種族、性別、全球南方和國籍多樣性的議題之積極回應。

本屆國際評審團的任命是由威雙董事會根據本屆策展人Adriano Pedrosa的推薦進行審議,最終由美國策展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Julia Bryan-Wilson(主席)、印尼策展人和作家Alia Swastika、尼日利亞策展人兼藝術評論家Chika Okeke-Agulu、義大利策展人Elena Crippa與法裔哥倫比亞策展人María Inés Rodríguez組成,並共同選出本屆得獎者。

本屆國際評審團。©La Biennale di Venezia

澳洲館奪得金獅獎最佳國家獎,Archie Moore作品悼念已故原住民

今年金獅獎的最佳國家獎(Golden Lion for Best National Participation)頒發給澳洲館「親屬」(kith and kin),策展人為Ellie Buttrose,藝術家為Archie Moore。展場四周的牆壁與天花板皆被漆成黑色,上面以粉筆繪製了上萬筆人名,追溯了藝術家的家族族譜,同時亦包括所有人類的共同祖先,時間跨越了65,000年以上。壁畫中也以澳洲原住民卡米拉羅伊和比甘布爾的詞語強調對原住民語言復興的倡議,而位於門口處則表示了殖民入侵、大屠殺、疾病和人口遷徙等如何對家族關係造成斷裂。

展場中央也建造了一座大型水池,水池中有一方型平台,平台上放置了高低不等的檔案文件,文件顯示澳洲原住民在警察拘留期間的死亡事件,事實上,澳洲原住民可說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持續存在的文化之一,也是統計上被監禁率最高的人群之一。Archie Moore作品展示了澳洲殖民法律和政府政策長期對原住民的施壓,也透過神聖且具儀式感的展場設計,悼念在國家監禁下已故的原住民。

展場四周的牆壁與天花板皆被漆成黑色,上面以粉筆繪製了上萬筆人名,追溯了藝術家的家族族譜。圖為澳洲館展覽現場©La Biennale di Venezia
展場中央也建造了一座大型水池,水池中有一方型平台,平台上放置了高低不等的檔案文件,文件顯示澳洲原住民在警察拘留期間的死亡事件。圖為澳洲館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Archie Moore在獲獎時表示:「河水流經威尼斯運河到達地中海,然後再流向海洋和世界其他地方,包圍澳洲大陸,連接地球上所有人。我所展現的原住民親屬關係系統,包括環境中的所有生物,其實都處於更大的關聯網絡中,土地可以是孩子的導師或父母,我們都是一體的,共同承擔照顧現在和未來所有生物的責任。」

Archie Moore在獲獎時表示「我們都是一體的,共同承擔照顧現在和未來所有生物的責任。」©La Biennale di Venezia

毛利藝術團體Mataaho Collective獲參展藝術家最大獎

國際展覽最佳參與者金獅獎(Golden Lion for best particip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頒發給藝術團體Mataaho Collective,該團體由毛利女性藝術家Bridget Reweti、Erena Baker、Sarah Hudson和Terri Te Tau組成,她們共同創作十餘年,致力於大規模的纖維裝置藝術,並深入探索毛利人的生活和知識體系。

Mataaho Collective致力於大規模的纖維裝置藝術,並深入探索毛利人的生活和知識體系。圖為Mataaho Collective於作品《Takapau》展覽現場。©La Biennale di Venezia

她們的作品《Takapau》位於軍械庫(Arsenale)展場的入口第一個展間 ,是由編織和寬繫帶製成而成的大型空間裝置,作品名takapau在毛利語中為一種傳統上用於各種儀式的精緻編織的席子,尤其是婦女在分娩期間。對毛利人來說,子宮具有神聖的意義,是嬰兒與神明聯繫的地方,takapau即標誌著出生的時刻,象徵從 Te Ao Marama(光明的境界)到 Te Ao Atua(神的境界)的過渡。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材料選擇也展現了藝術家們細緻的思維,寬繫帶是作為貨物移動中常見的支撐與確保安全的工具,又具有經濟實惠和易於取得的特點,於是這個材料的選擇亦指向常常被忽視的勞動者,強調他們從團結依存中獲得力量。《Takapau》作品也透過投射在牆壁和地板上的燈光,創造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陰影圖案,提供多重感官的體驗。

評審團主席Julia Bryan-Wilson也於頒獎典禮上宣讀「《Takapau》的巨大規模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說是一工程壯舉,必須透過團隊的集體力量和創造力才能實現這樣的作品。其作品豐富的光影變化亦將傳統技術串接未來科技想像。」

《Takapau》是由編織和寬繫帶製成而成的大型空間裝置,作品名takapau在毛利語中為一種傳統上用於各種儀式的精緻編織的席子,尤其是婦女在分娩期間。圖為《Takapau》展覽現場©La Biennale di Venezia
《Takapau》寬繫帶是作為貨物移動中常見的支撐與確保安全的工具,又具有經濟實惠和易於取得的特點,於是這個材料的選擇亦指向常常被忽視的勞動者,強調他們從團結依存中獲得力量。圖為《Takapau》局部,攝影/陳思宇

銀獅獎由年輕參展藝術家Karimah Ashadu奪得

專門頒發給年輕參展藝術家銀獅獎(Silver Lion for a Promising Young Participant),今年頒發給尼日利亞藝術家Karimah Ashadu,她作品《機器男孩》(Machine Boys,2024)首次在威雙展出,影像描繪了拉各斯大都市中被俗稱為okada的摩托車出租車,因其肇事機率高以及無法規範屬於非正規經濟模式,當地政府已於2022年實行了禁令。Ashadu透過影像捕捉騎士們的服裝與動作,展現他們特殊的男性氣質,並將這樣的男性氣質與底層工人階級的脆弱性進行對比。

另外,獲特別提名的兩名藝術家分別是Samia Halaby、La Chola Poblete。Samia Halaby出生於耶路撒冷,目前居住在紐約,以抽象繪畫為主要創作方法,本屆參展作品為《黑是美》(Black is Beautiful,1969),為系列作品之一,旨在探索、觀察物體本來面目的局限性。La Chola Poblete為阿根廷藝術家,從事表演、錄像藝術、攝影、繪畫等,她的水彩作品《喬拉的殉道》(Chola’s Martyrdom,2014)既有西方文化符號又結合在地原住民圖像,除展現了自身身分的流動性,也探討了居住在阿根廷的玻利維亞社區的邊緣社會的問題。

延伸閱讀|【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臺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盛大開展,公共論壇「如島嶼思考」聚焦藝術與當代地緣政治

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具移民背景的兩位女性藝術家

在展覽正式開始前,評審團已宣布將金獅獎終身成就獎(Golden Lion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頒發給出生於義大利的巴西藝術家Anna Maria Maiolino和居住在巴黎的土耳其藝術家Nil Yalter,本屆策展人Adriano Pedrosa表示這個結果對他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因這次展覽的標題是「處處都是外人」,這兩位藝術家都呈現了在南北、歐洲及其他地區之間旅行和移民的特質,Anna Maria Maiolino從義大利移民到南美洲,Nil Yalter則是從開羅移居到伊斯坦堡,最後移居巴黎,她們兩位除都是女性藝術家,也都在今年首次參加威雙。

金獅獎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出生於義大利的巴西藝術家Anna Maria Maiolino(左)和居住在巴黎的土耳其藝術家Nil Yalter(右)。©La Biennale di Venezia

Anna Maria Maiolino六十多年來從事各種媒材的創作,從繪畫和素描到木刻版畫、照片和錄像、表演和黏土雕塑,被認為是拉丁美洲重要的藝術家之一。這次展出的作品《Year 1942》(1973)是她的「心理地圖」系列的一部分,該系列講述了自己的移民經歷,並重新建義大利地圖並將其燒焦,隱射1942年(也是藝術家的出生年份)盟軍對義大利史無前例的轟炸。另一場域特定裝置《Indo e Vindo》(2024)是《Terra Modelada》(1993-2024)系列的一部分,顯現她對「土地」的概念與手工勞動相連接,也凸顯黏土脫水、硬化、再返回塵土的自然循環。

Anna Maria Maiolino作品《Indo e Vindo》顯現她對「土地」的概念與手工勞動相連接,也凸顯黏土脫水、硬化、再返回塵土的自然循環。©La Biennale di Venezia

Nil Yalter的創作受到1960年代五月革命、婦女解放運動與土耳其政軍局勢的影響,聚焦在受政治壓迫和社會邊緣化的生活經驗上。這次位於綠園城堡展區(Giardini)的第一個展間的作品《流亡是一項艱鉅的工作》(Exile is a hard job,1983-2024),以無數移民的影像包覆寬廣的牆面,並在牆上以巨大的紅色字體寫上土耳其詩人納茲姆‧希克梅特的話,並以影片展示移民和流亡者的生活,展場空間中亦間放置一個參考安納托利亞地區(Anatolia)遊牧社區製作的帳篷,該帳篷傳統上是由準新娘製作,具有象徵著社區的性別角色的意味。

Nil Yalter作品以無數移民的影像包覆寬廣的牆面,並在牆上以巨大的紅色字體寫上土耳其詩人納茲姆‧希克梅特的話。攝影/陳思宇

延伸閱讀|【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2022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黑人女性藝術家分別贏得最佳國家館、最佳藝術家獎

陳思宇(Sih-Yu Chen)( 61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