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三件故宮院藏,引領全世界百件清明上河圖: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報導

三件故宮院藏,引領全世界百件清明上河圖: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報導

全世界的清明上河圖數量有著百本之多,故宮藏有九件。故宮南院現正盛大舉辦「清明上河圖特展」,挑選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傳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展出。這三件珍品,在全世界一百多件收藏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與意義?
「這是一個捲起來,關在寶盒裡的世界」。小心翼翼地從盒匣中取出,拉開繫繩,舒捲開那18世紀、1000多公分的絹本畫卷,超過4000人登場,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北宋首都汴京(今開封)的繁榮景象,消失的夢中帝都在畫家筆中重生,帝王詩意的政治意象,精密鋪展成虛擬的理想真境,「汴京就像活著的回憶,一個可能滋養著未來的烏托邦,但卻是已經結束的黃金時期」。
2020的開春,穿越時空,夢回帝都。1月22日至4月26日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兼科長童文娥,及南院處助理研究員朱龍興、羅勝文共同策劃,以宋代開始流行的「清明上河圖」畫題譜系為主題,展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及傳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書畫為脆弱的紙質文物,展出時間最多只有3個月,展畢必須回到庫房休息18個月,國寶《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距離上回亮相已是六年前,未來想見機會困難,韶光易逝,莫負了與國寶相遇的好時光。跟著策展人來場紙上導覽,春日漫遊清明上河圖。
故宮南院現正舉辦「清明上河圖特展」,展出時間自2020年1月22日至4月26日。(藍玉琦攝影)
一個傳奇的開始: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最初由宋代畫家張擇端創作,這件長卷描繪汴京和汴河沿岸景觀,而畫中那些街景小民的日常活動,熱鬧滾滾又生動逗趣。作品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何畫名中有「清明」二字,有學者認為從畫中樹木和出遊景象來看,應是指「清明節」;部分學者則覺得和政治有關,寓意為「正值清明」;另一說則認為這是指宋代外城東郊區的「清明坊」。而畫名的「上河」究竟是皇帝居所還是「汴河」,亦是眾說紛紜。《清明上河圖》之所以深受後人喜愛,並且成為中國畫史的傳奇,一來因為它是罕見的風俗畫題材,二來是其創作令人聯想起一個繁華朝代陷落的悲哀。
《清明上河圖》中的城市為北宋首都汴京,畫中可窺得當時繁華強盛、太平萬象的帝國樣貌,像是有運輸糧米財貨的大型漕船、無需橋柱支撐的虹橋,展現出商貿發達、技術進步的堅實國力。然令人不勝唏噓的是,如此盛景卻在靖康之難下毀於一旦,因而無論對南宋人或者後世觀畫者而言,這般繁華更襯出一種「亡國感」的戲劇性。這幅令人揪心的繪畫,成為歷代各畫家的靈感泉源,於是「借題」發揮,創造了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據統計國內外公、私博物館藏或私人所藏的「清明上河圖」約有50多卷,有些學者甚至推估有百卷以上。其中,國立故宮博物院最著名的一件,即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因繪製時間之久、畫家團隊之精銳、場面之浩大、尺幅之長,成為歷代「清明上河圖」之最。《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絹本設色,35.6×1152.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耗時十年的宮廷鉅作國寶: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蜀錦裝全璧,吳工聚碎金。謳歌萬井富,城闕九重深。盛事誠觀止,遺蹤借探尋。當時誇豫大,此日嘆徽欽」。300餘年後的宮廷中,乾隆皇帝看著「清明上河圖」嘆道,感慨著因宋徽宗及宋欽宗的無能,造就靖康之難的不幸。不過這件「清明上河圖」並非張擇端作品,而是由清宮院畫家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授命完成的創作,今被稱作《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後稱《清院本》)。耗時十年,從雍正時期就已由皇帝下令繪製稿本,一直到乾隆二年(1737)才裱畫完成,總計1152.8公分,與張擇端原作相比整整多了將近一半以上的長度,內容有原本作品中的鄉間景色、虹橋、城內風光到城門,畫家們更參考歷代各種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加入呈現龍池競渡及皇家苑囿的金明池。
《清院本》由文化部認定為國寶,藝術及歷史價值備受肯定。宮廷畫家們各顯長才,借題發揮出「當代特色」,像是在畫中使用清代傳入的西洋顏料及畫法,因此畫卷設色明豔斑斕,並且運用了歐洲傳來的遠近透視,畫中人物的大小高度從最大3公分到最小0.5公分,各個人物眉目在畫家的仔細勾勒下,栩栩如生,並呈現出前景及遠景的層次感。除此之外,畫家也在畫卷中埋入一些清代才有的城市風景,不時可見水井、或者是人們搶水打架的畫面,反映出清代缺水的景況。而在遠處則有西洋石造建築,這也是中國繪畫傳統裡前所未見的。這幅畫裡大約有4000多人,畫中樓閣庭院、舟車、人物互動等細節都未見馬虎潦草之處,尤見宮廷繪畫的用心嚴謹。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高清大圖線上看(將連結至國立故宮博物院官方展覽網頁)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運用歐洲遠近透視,畫中人物高度從最大3公分到最小0.5公分,眉目栩栩如生。《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絹本設色,35.6×1152.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不時可見水井或者是人們搶水打架的畫面,反映出清代缺水的景況。《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絹本設色,35.6×1152.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展覽現場布置用心,除了將清明上河圖中逗趣有意思的局部細節並特製放大展板,同時導入數位新媒體,如:以無縫熔接技術,呈現壯闊長卷的「古畫動漫─清明上河圖」;應用多重解析、多指觸控尖端科技,讓觀眾能與珍貴古畫互動的「書畫互動桌─清明上河圖」;還有採HD高畫質技術,記錄畫作真蹟的「話.畫─清明上河圖」等。
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導入數位新媒體,以無縫熔接技術,呈現壯闊長卷的「古畫動漫─清明上河圖」。(藍玉琦攝影)
故宮南院「清明上河圖特展」策展用心,將各種逗趣有意思的局部細節,都加上特製的放大展板。(藍玉琦攝影)
市場熱銷的華麗經典款: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有別於宮廷鉅作,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展現另一種不同的風情。明代書畫市場蓬勃發展,當時無名畫家及商業作坊常假借蘇州名家如文徵明、沈周或仇英之名,創作時下流行的古代經典畫題,藉此吸引客人駐足買單。這類商業操作下的書畫作品被稱作「蘇州片」,而「清明上河圖」即是當中一項熱門產品。根據統計,仇英題款的《清明上河圖》就有數十件存世,臺北故宮收藏有三件,此回展出的傳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故畫1605)為當中佼佼者。從構圖設計、人物描繪及色彩運用等面向來看,本件雖不比仇英作品的工細精緻,但充分展現出明人的創意想像力,色彩及用筆大膽奔放,宛若加上鮮豔濾鏡的華麗版「清明上河圖」。
仇英本把宋代著名的木造虹橋更替成白色石頭組成的橋樑。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故畫1605,絹本設色,34.8×804.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同樣是描繪從鄉間到城市的景色,本卷把宋代著名的木造虹橋更替成白色石頭組成的橋樑外,另增加「戲臺」、「射柳」、「雜耍特技」及「校閱」等元素,有聚精會神的拉弓男子、有裸身賣藝人,人物的動作誇張且表情逗趣, 引人發噱。其次,畫家在構圖上亦參考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的「三月一日,州西順天門外開金明池瓊林苑,每日教習車駕上池儀範」記載,加入舉辦龍舟爭標的金明池場景。池中競賽船舶上的人穿著各色衣衫、持槳賣力划水;池畔有顏色繽紛的宮殿彩樓、涼亭閣廊,衣著華貴的美人遊走其中,像是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殿上屋簷雄偉壯麗,上方安置造型狂放的脊獸,彰顯出富麗堂皇的皇家氣派。在設色上,畫家選用大量的朱砂、藤黃、石青、石綠、胡粉及紫色等顏料點綴,這些豔麗色彩讓城市變化成一個奇幻空間,令觀者目不轉睛。有趣的是,《清院本》似乎也參酌本件作品,不僅都有金明池龍舟競渡的環節、二者畫中戲臺皆上演三國人物呂布、貂蟬跟董卓的「美人計」故事。
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高清大圖線上看(將連結至國立故宮博物院官方展覽網頁)
仇英本呈現龍舟爭標的金明池場景。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故畫1605,絹本設色,34.8×804.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畫中戲臺正上演三國人物呂布、貂蟬跟董卓的「美人計」故事。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故畫1605,絹本設色,34.8×804.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九十歲老臣獻上的真摯禮物:傳宋代張擇端《清明易簡圖》
觀察不同的「清明上河圖」,會發現每件作品都有異同之處,該如何排序其完成時間、了解各件的繼承譜系,必須取決於鑑定眼力和豐富學識。因此不光是令當今學者深深煩惱,也曾考驗過中國大收藏家——乾隆皇帝。故宮收藏的傳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是清代大臣沈德潛在91歲時,上呈獻給乾隆皇帝的禮物。本件名稱最初是在卷末的蘇舜舉題跋出現「清明易簡新圖成,汴河橋上新煙生……」,乾隆皇帝認為是出自《易經.繫辭》的「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也就是平易、簡單的意思。這幅作品有不少趣味細節,如販賣農產的小販在攤位前掛出對聯,上聯寫「目下一言為定」、下聯則接「早晚時價不同」,說明依新鮮程度調整價格的市場策略,也體現商人和客人之間講價的景況。與張擇端本相比,這件作品構圖較平易簡單,但仍描繪出各行各業的豐富精彩。
小販掛出對聯,上聯寫「目下一言為定」、下聯接「早晚時價不同」。傳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絹本設色,38×673.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為了瞭解這件作品和北宋畫家張擇端之關聯,乾隆皇帝翻閱歷代著作,然而並未找到這件《清明易簡圖》的文字紀錄,於是再次召沈德潛前來詢問。沈德潛向皇帝表示本件畫卷內容與《東京夢華錄》多有吻合,如橋樑旁的「江米行」就曾在書中出現過,因此他認為是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之外的另一佳作。聆聽完沈德潛的考據解析,皇帝對這位高齡九十餘歲的臣子佩服萬分,他在畫跋中寫到:「能拈弄筆墨若此。即可為希世珍。不特擇端畫卷足傳而已。其無可考證者。皆不妨概置之。」現在研究者重新審視,認為此畫中的石造橋樑不符合宋代史實,根據繪畫風格則可斷定為明代中期。另從畫中未出現「戲臺」來推論,其完成時間早於傳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但同樣都屬「蘇州片」。
傳宋代張擇端《清明易簡圖》高清大圖線上看(將連結至國立故宮博物院官方展覽網頁)
「清明易簡圖」的名稱,最初來自卷末蘇舜舉題跋:「清明易簡新圖成,汴河橋上新煙生……。」(藍玉琦攝影)
由畫跋可知,傳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是清代老臣沈德潛獻給乾隆皇帝的禮物。傳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絹本設色,38×673.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圖為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且讓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全世界的清明上河圖數量有著百本之多,故宮藏有九件,此次從中挑選展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傳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傳宋張擇端《清明易簡圖》這三件,那在全世界一百多件收藏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與意義?童文娥思索道:「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後,就有所謂的宋本、明本、清本出現。它的脈絡是這樣:宋代張擇端本出現後,很多人去仿張擇端本;到了明代仇英的時候,他可能也有看過這些,所以他自己也創作了一個仇英本,但到底是不是有?目前並不知道。今日所見的仇英本,跟仇英風格都有差異。而仇英因為太有名了,所以就有專門以此為仿本成為蘇州片,所以全世界流傳的『仇英本』也非常多,標上『張擇端本』的也很多,世界各地其他本子不外乎就是『仇英本』跟『傳張擇端本』,臺北故宮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有清院本的出現,就唯獨我們有的清院本。集清院各畫家之所長,也反映出清宮畫院作畫的脈絡與過程,這是非常特殊的一件作品,獨步全球,可說是集大成,所以被定為國寶。」
透過微觀來巨視,就在宋代張擇端後,這三件解釋了全世界的百件清明上河圖。期間限定,寶盒打開,看盡人間生活百態的塵埃繁華世界。

清明上河圖特展

展期:2020. 01.22-04.26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本文原載於《典藏古美術》330期(2020年3月號)「清明上河圖特輯」。
更多古典藝術新知,請追蹤:典藏古美術FB
藍玉琦( 237篇 )
查看評論 (1)
  • 乾隆皇帝與院本《清明上河圖》
    ‧詩論傳世十大名畫之七‧
    淡江大學教授‧中華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長陳慶煌冠甫2012.1.13.
    《清明上河圖》係翰林畫史張擇端藉彩筆敷寫北宋汴京清明景況之長卷。緣其身後在繪畫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因而傳世之摹本極多。僅臺北故宮博物院即藏有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一卷、《清明易簡圖》一卷,摹本則有明仇英三卷、清沈源一卷、清院本一卷。又一系統為《寶笈三編本》,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系統則包括美國孟義君、昆明劉紹周所藏元秘府本,東府同觀本,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三本,黃君璧先生白雲堂本,日本摹本, 洵不一而足。是畫之真偽與真本之存佚,甚至繪製時代等問題,眾說紛紜。案、張擇端(1085~1145),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字正道,一字文友。好讀書,嘗遊學汴京,習繪事,本工界畫,尤嗜宮殿、舟車、市肆、橋梁、郭徑,自成一家。無論此圖作於北宋或南宋與金之際,其普受重視必在南宋,蓋是時山河易色,無論南渡君子或江北之遺民,均難免有故國之思也。
    凡寶物人恆愛之,因而以贗鼎亂真,或巧取豪敓者多矣。如明王世貞父王抒即以擁有此畫而見殺於奸佞嚴世蕃爪牙,蓋懷璧其罪也。清乾隆皇帝堅其天無二日之龍威,不容非正統之前王在寶藏留下鈐記。嘗斥責《清明易簡圖》卷內金主之款題為庸手妄作,敕令裁去重裱。方其登基之初,亦即乾隆元年(1736)十二月十五日, 欽命宮內畫院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位畫家合繪《清明上河圖》。六年後(1742)春三月,臣梁詩正又奉勅在卷前代筆御題:「蜀錦裝金璧,吳王聚碎金。謳歌萬井富,城闕九重深。盛事誠觀止,遺踪借探尋。當時誇豫大,此日歎徽欽。」五律一首於其上。
    本幅絹本,縱三五點六公分,橫一一五二點八公分,前隔水綾本,縱三五點六公分,橫一三點一公分。《石渠寶笈初編.養心殿》著錄。真蹟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余既品題《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更愛此卷之精美,爰賦長詩曰:

    傳世上河圖畫展,眾中真偽實難辨。原創應出張擇端,元明清迭有摹本。
    信多法眼察微纖,指瑕剔贗誇頂尖。擇端公認真蹟缺,何從驗知其必然。
    宣和朝政蔡京猖,書畫譜編漏蘇黃。豈伊圖成年稍晚,未及登錄潛德光。
    徽欽既擄寶易主,金國品題多璽章。贗能亂真真亦假,水沒石出同發皇。
    不論真蹟與倣作,首開風氣功無疆。真北京故宮為限,倣臺北院本稱善。
    後來居上緣宮廷,五臣精心繪工緩。衣冠雖宋非汴京,古制微失格局限。
    然依社會民俗論,藝術價值洵匪淺。越六百二十年間,燕京風物每入選。

    開卷乾隆御詩題,五律工整隔水披。與繪苑璚瑤四字,出梁詩正臣筆佳。
    石渠寶笈養心殿,鑑藏寶章騎縫施。絹畫長將卅五尺,裱綾精美賞心知。

    縱目盡環桃華水,好春佳景雨新洗。天向汴河彎處低,豐林芳草煙抹蹊。
    一先一後牧童哞,或坐或跪牛背謳。笛聲遶坡澤畔去,田野風光滿青丘。
    續看嶺前樹芃樸,對岸小山遠卑伏。紙鳶齊放飛上天,江面空闊春波綠。
    士子跼跼朝橋行,家童抱琴後追逐。三株樹下張蓆棚,供客茗邊閒敘情。
    酒旗斜飄有人至,手捧食盤應不輕。偷閒暢飲綠陰中,別有風味勝紫宸。
    適時河舟順流下,雲空縹緲逸興生。旌幡飄揚向左伸,單衣赤臂當暮春。
    四人肩抬新娘轎,鼓樂圓傘作前導。喇叭笙鈸九音鑼,一律披紅陣仗鬧。
    禮盒酒甕馬護行,村中婦女倚門眺。井口汲泉飲驢馬,黑白雙犬轎後叫。
    二執棍六紅燈籠,散發喜氣樂融融。娶親前隊燈篙八,遠處田畝禾苗豐。

    野臺戲棚搭曠地,戲迷成千聲鼎沸。臺高於人頂篾席,紅底藍邊旗號繫。
    前排忘形口頻張,後排架凳傘笠備。緋衣立凳僮執傘,坐馬並賞何高貴。
    敲鑼擊鼓急管絃,看演呂布戲貂蟬。門後董卓親眼撞,半推半就情話綿。
    樹上船篷屋頂郎,目不轉睛心驚惶。兩老閒坐童按摩,賣魚歇擔聽喧譁。
    稚孩棚下胡亂跑,架吵將凳作干戈。或扛長凳或緩步,高潮錯過爭奈何。
    堂堂齣目鳳儀亭,臺前冷熱你我他。畫面生動經驗老,藝境別開筆鋒巧。

    二船靠岸一舶航,狗牽乞人若導盲。兩馬馱轎過橋東,有婦轎內護幼童。
    士跨名駒伺轎側,轉頭對話鞭如虹。有漢擔桶後插勺,過橋澆肥豈嫌濁。
    另見一騎白馬人,方向相同從旁掠。一驢曳輪往橋西,苦力拉推揹挑隨。
    兩捆脩竹樵父擔,右腳邁出臉左窺。大船帆卸將靠岸,前艙主人窗外看。
    中艙頂上婦晾衣,末艙涼棚側臥漢。足下茶壺連酒杯,棚外二客甚事幹。
    繩收篙拄縴拉直,船尾眾人盡冒汗。木筏傍岸正釘樁,竹筏收縴撐篙忙。
    前驢人從左鞍跌,後驢髯客急勒韁。老叟見狀欲相救,脫笠奔來拋籮筐。
    更有挑夫與走卒,人生栗六無歇息。一望汴河水滔滔,官人下轎客前揖。
    侍者腋夾紅包袱,拄傘掀簾不閃失。

    道中雙迓一童隨,轎竿前伏後微提。二乘牛車載草穀,分置雞籠鵝雙屬。
    後輛還拉兩頭羊,趕集趁早忘勞碌。更有三人趕豬群,還牽黃犬色倉促。
    日惟蠅頭薄利掙,海海人生每自足。紫衣文士驢背騎,僮戴斗笠挑箱追。
    獨輪樹下正買食,一坐車把吃可急。販者擔子斜岸邊,馬嘴探咀套袋物。
    隔岸村家方力耕,兩人馳馬擔碰翻。挑柴趕驢抬轎夥,三人驅羊牧綠茵。
    東歪西倒一破廟,旁支木槓暫可擎。瓦漏蓆遮避風雨,兩端四石弔雙繩。
    糧船裝貨袋堆艙,苦力成行肩頭扛。蓆捲繩收候時發,鄰船卸貨興正昂。
    背負肩擔艙裏出,亦有坐談待停泊。岸上兩輛雙輪車,一由車伕馬前執。
    一則暫從樹下停,孺子攀轅奮全力。肥牛回首長尾搖,遠途近船人湊集。
    大船舷頻貼水面,貨物載多篙撐慢。過橋洞急收桅杆,十餘縴工苦無怨。
    備繩紮軟球槓竿,為防碰撞驚險見。粗索牢繫大樹根,即時靠穩好釋念。

    河上虹橋最繁華,兩旁小店零售多。官跨白馬紅袍著,掌扇撐傘顯闊綽。
    衙役鞭棍奚作威,想必加官或晉爵。幾擔戲箱讓轎過,藍衣女子驢上坐。
    四位和尚成一行,二位沙彌募化雙。右方小販賣金魚,運送花木單輪車。
    到處地攤與擔子,或坐或立或奔波。魚販秤魚匠補鞋,黃衣老道異佛陀。
    轎從牛車草旁至,絳衣人搴簾斜睇。跛子提籃倚杖行,買賣活絡真盛會。
    岸邊見伸手高呼,大舸自有人識渠。一老持摺扇遮口,與藍衣人話徐徐。
    旁觀環圍而聽者,味似津津風鑑扶。

    徽墨湖筆專舖售,人參命館鄰左右。有人下馬將鞠躬,鞭插腰間接連又。
    受者倒傘置地面,回揖俐落橋上覯。倩女臀跌擔籃裏,力重使前籃高起。
    挑販猛然把頭回,路人援手轉驚喜。橋北敲鑼耍猴戲,群眾圍觀采聲喝。
    圈外兩童牛背立,貪看表演哪怕墜。舉手到額眉目清,他牛雙走拉扯繼。
    對街引商連船行,包包官鹽屋角砌。飯館紙穗風外颭,過客絡繹難數計。
    汲水河邊階上下,船貨方卸擔負累。橋左店後有古寺,鐘鼓經樓松拔翠。
    梵唄聲徹水雲間,了知自性識天籟。對岸校場兵操練,紅衣衛士鎧甲豔。
    旗幟飄飄民圍觀,躍馬彎弓射羽箭。

    河岸一角金蘭居,背臨汴水景紛如。南北酒席可包辦,門停車馬供馳驅。
    車伕掀簾主送客,竿頭雙穗知名廚。對街妙女索上走,目瞪心驚觀者吁。
    右有閣樓酒帘掛,買賣擔抬喧車輿。耳掏牙韱貨色齊,矮叟彎腰負手趨。
    河上黃色龍旗耀,官船東去水手殊。

    城門左下糧行闢,米囤已多續儲積。兩車初卸牛吃草,曬穀搓麻各忙迫。
    前拉後推車輪單,負箱牽猴欲演劇。出城揹子思踏青,釘耙扛肩事田役。
    四壯輿樹將何之,前有引領出欄柵。二老扁擔支筐上,牆根坐談閒快活。
    六客茶館品佳茗,二漢赤肩打鐵猛。城左另開一閘門,汴河出口流水吞。
    城裏城外二船遇,往來交會緣此津。

    守城官廳設城西,前架刀槍公示牌。內坐衛吏輪值中,盤詰奸細固城池。
    其右川廣藥材店,賣藥煎劑誠無欺。旁覷馱騎入客棧,早有一駒馬槽豢。
    安歇仕客有行臺,接骨專門木牌見。路上行止車轎多,後排房舍密如殿。
    熙來攘往巷彳亍,綠樹雙雙隔簷盼。

    單輪車伕裝藥材,揹人問路尋他街。邊走邊言六士子,兩僕擔食琴童嬉。
    三人酒酣互揖別,有乘馱轎簾低垂。一將往右兩拉左,癡小回顧緣好奇。
    雙人抬酒欲進店,販推獨輪樵擔柴。酒館牆角插酒帘,櫃台長桌來醉仙。
    門臨大街井邊宅,遮陽蘆蓆加竹編。巷口相問手指遠,井口汲水鄰墻沿。

    聖旨狀元及第匾,崇樓輪奐君恩暖。名題金榜喜乘龍,府前送客禮誠悃。
    客將上轎回身揖,一人上馬一馬搴。右端小店轎兩張,街道牛車拖一犬。
    車伕步行趕老牛,跨坐車沿女靦腆。有女頭伸看戲臺,巧遇傀儡正串演。
    牛前小轎兩男扛,輿插桃枝頗亮眼。車伕力挽牛轉向,脾氣倔強互較量。
    車內端坐兩婦女,兩隻雞置車頂上。豬狗各一隨車跑,車後行李是家當。
    藍衣綠衣女四人,腰繫花鼓撾打頻。修補師傅挑擔喚,騎士問販鞭指陳。
    負重上路二木工,敲鑼招客揹猢猻。五童逗猴追逐玩,猴亦轉身伸手捫。

    兩老井邊起衝突,傷者彎身扁擔掇。一掄吊桶欲擲來,一正汲水繩緊捽。
    招手勸架猛轉身,黃衣急奔桶思奪。灰衣吶喊手狂揮,立地和解恐難達。
    三人豈能兩副桶,疑寃家路過偶發。扁擔落地水桶傾,畫面生動又活潑。
    前有一鋪賣制錢,另一真正散石廛。右方棚下驢盤磨,旁則賣靴款齊全。
    更一橫街開飯舖,別有染坊搓繩攤。

    對面園林樓宇寬,伉儷中坐姬妾環。院中小池泊漁舟,一片春光桃柳妍。
    奇形怪狀太湖石,長廊紆曲連假山。少女三五秋千盪,洋洋喜氣境幽閒。
    墻外靠街有卜卦,糟燻海味火腿賣。瓷器店連衣料行,生活所需不能外。

    布店右方賣羊豬,羔羊內豢豜外屠。兩官騎馬有傘扇,一紅一綠歡送初。
    坐編竹笞一小販,竿懸售貨呼街衢。二男打架拚死活,老叟勸和力還虛。
    一人擔置高簍上,橫臂托頦目遙睢。兩翁搖手事無補,路多旁觀惟趑趄。
    詎意難分難解際,赤臂大漢助陣趨。有人回身欲攔阻,場面緊張全入圖。
    太平景象仍互毆,人性美惡生具有。好勇鬥狠快一時,輸贏皆非咎自取。
    運石大車四輪軜,二十匹馬雙排拉。三匹候補車後從,黃旗開道腳步踏。
    十餘眾執細長棍,上下齊心緊配合。宮廷用石非尋常,讓路遠觀軍民雜。

    大戶門外一比丘,圍內展藝將何求。右方三人跪在地,兩婦一老命窮愁。
    矜寡殘疾路行乞,偷飲盜狗畫不匿。社會百態咸裸呈,人間萬事層層出。
    似欲感悟聖天子,關心民瘼宜務實。

    香燭舖立兩牌坊,製安息各色名香。店招豎白琴為記,下繪燭臺紅燭長。
    舖內五人一和尚,夥計兩人與參詳。或寬衣袖交胸前,或戴笠危坐歇涼。
    道士背牆手比劃,十七老少聽本末。二婦抱童窗裏窺,必多精彩神仙說。
    盲者騎驢揹二胡,童子勒轡奔前途。迎面而來背包客,波浪鼓搖回頭呼。
    後隨挑筥賣糖果,希冀饞童莫躊躇。或肩負床榻書架,替人送貨至屋舍。
    香鋪邊開漆料行,道上四輪三牛駕。一牛套轅兩前拉,車手揮鞭後牛座。
    廂內兩老甚歡愉,滿載貨箱無數個。

    肩扛長凳前置箱,捏麵童玩傘下張。幾多稚兒蹦跳看,伸手欲抓偏無方。
    持棒殺狗揹屍走,三犬怒吠追逐狂。遠處又飆雙犬來,不忍同類受虐亡。
    兩匠修瓦上屋頂,二老騎牽驢狗引。獨輪滿載舖前經,一拉一推忒勤敏。

    成衣店孩欲解饞,奔出買食跌破顏。阿母急步攙扶遲,匠氏箍桶門邊覘。
    前來賣扇售傘者,二叟曝物架其左。婦帶幼兒門外望,闍黎盤膝松柏旁。
    古玩字畫六客賞,賣家抱胸立中央。五翁行行且共話,書童挾琴隨後邁。
    一老牽來雙駱駝,扛鋤負米挑簍至。

    羅漢演武松竹軒,手中鐃鈸丟向天。圍觀人群密匝匝,牽羊抬酒禮酬答。
    兩男扛轎鬟扶竿,小腳隨行蓮步難。見有擔屎沿街落,三人掩鼻表情惡。
    另一挑糞者回瞪,原來後桶斷繩索。小販路賣鹹酸甜,單輪推拉經屋檐。
    大腳丫頭轎旁侍,翁媼拄杖將孫牽。一驢前腿忽然跪,公子跌下僕奔前。
    四漢抬缸暫喘息,二奴失業愁牆邊。

    漁郎收網汴河上,旁蹲釣客望波漾。長者攜孫持杖臨,一士指點一相向。
    岸邊欣見桃花開,春來草木點蒼苔。有販挑擔疲憊行,老翁騎馬琴童跟。
    盡頭小舟卸家具,紅衣人士灰驢馭。後隨擔箱張傘奴,生來命苦誰與訴。
    但悲滿幅畫軸中,何多童稚失照顧。

    四童折花攀橋垣,傘撐馬騎車拉經。輕轎支流橋上過,朱衣揭簾外看人。
    橋下漁翁撐舟閃,對岸商埠櫛比鄰。正面糖房側澡堂,有人浴罷著衣裳。
    轎舖備轎旗傘豎,抱雞牽狗挑劻勷。茶肆偏惹酒帘鬥,頂覆草蓆防屋漏。
    雨腳如麻床床濕,鮮民之生唯自立。扶欄嘔吐拍背後,端盤擔柴貨郎售。
    兩牛駕轅繫兩豬,無事茗話且閒走。老樹枝插綠波中,一人跨坐情獨鍾。
    身上衣帽晾枯枝,回視同伴失從容。一手緊拉岸上人,一手攀枝怕踩空。
    河裏方舟兩老搭,艄公搖櫓憂起風。

    乖童烹茶蹲弗惰,是誰扶墻看船過。水手撐篙轉舵迫,畫家揮毫成畫作。
    兩童抱酒甕肴盒,彩舫二士將蒞舍。街上四輪雙牛拖,頑童力推不願捨。
    汴河沙嘴婦搗衣,樹邊衣竿晾多時。阿婆牽孫向外瞥,老幹逢春茂新枝。
    停泊三船一出發,篙拄岸上齊吆喝。婦抱孺子舲為家,掌舵聊天各幹活。
    兩人立談在碼頭,童為撐傘太唐突。人家住戶圍柵欄,大街碼頭有區別。
    棚下客問算命師,學塾一生跪講臺。憨童頑皮牆角溺,幼孫攀爬不畏威。
    兩人比武牌坊邊,牛背人肩童立觀。先生對話稚撐傘,騎驢坐轎各往還。

    金明池中白堤連,朱漆欄楯雁柱箝。狀似飛虹雙龍會,騎樓隆起下通船。
    晴波浩淼景幽雅,水天一色碧山添。依依垂柳拂折橋,三株樹梢閣臨淵。
    優游涯際梅花鹿,奇倔古松壽綿延。穹巖背後起樓臺,宮女成群玩耍來。
    玲瓏高致太湖石,院外桃花面池開。鳳船泊靠湖心亭,朱欄黃傘龍旗迎。
    后妃登船宮扇掌,曲徑幽雅女娉婷。別有精緻小舟二,一漾池中一正蒞。
    雄黃避蛇硝生煙,雲氣浮鬱假山巔。四岸石甃漣漪泱,瑤臺玉觀廣百丈。
    晏殿射苑柳徑深,橫街牙道境爽朗。況逢聖駕御覽時,落實此圖非想像。

    圖從汴河支流起,西至金明池而止。河道紆曲兩岸合,人物眾多牲畜雜。
    飛禽貓犬勾勒真,一點一劃皴擦勻。車轎屋船市招全,風箏器樂更鞦韆。
    應物象形饒氣韻,傳模移寫梨渦暈。戲劇雜耍樣樣有,神情意態絲毫剖。
    畫中人欲蹦出來,性格鮮明如活口。離合悲歡憂樂半,富貴貧賤莫怨嘆。

    越明攀宋成不朽,蚤作夜慮經營久。隱見殊形向背準,匯集匠心構思縝。
    筆勢簡勁上品符,錯誤改竄痕跡無。借問此畫如何成,欽命陳孫金戴程。
    道君昏庸神物亡,入清改繪雅無傷。五臣畫就呈御覽,養心殿裏珍寶藏。
    因緣際會圖中王,千古一帝乾隆皇。千古一帝乾隆皇,乾隆皇‧‧‧‧‧‧‧‧

    附:楊秀峰先生<拜覽陳教授冠甫題乾隆皇帝與清院本上河圖詩敬綴蕪詞示佩>
    龍章貫五八六句,成四0九八珠璣。神思儼然出大塊,詩仙詩聖合欽遲。
    共上河圖輝日月,遂教畫史風氣開。

    附:夏國賢先生<奉題陳博士冠甫鴻撰乾隆皇帝與院本清明上河圖長詩卷後>
    石破天驚舉世奇,空今曠古此長詩。上河圖卷乾隆寶,幸得相彰賞鑑資。

    附:蔡鼎新先生
    上河圖句誇高詠,曠古長篇藻采龐。落筆成吟羅巨細,開緘雒誦發琤瑽。
    蘭陽詩史無其右,江左夷吾豈有雙。掩卷頻生觀止歎,油然歆羨欲私降。

    附:楊君潛先生
    一幅清明汴景圖,連城聲價勝荊瑜。古今中外傳張畫,百貨千商盛宋都。
    茹古涵今天下有,通才碩學世間無。羣書精究誰能匹,雄視騷壇冠眾儒。

    附: 馬芳耀先生
    石破天驚曠世章,詩情入畫畫增光。奇才逸韻非凡響,國寶會須同典藏。
    【以上詩文於2016年9月登載《中華詩學》第34卷第1期‧總號133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