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問〈鄭問之三國誌─上出師表〉,51×70公分。作品為傳統三國主題之翻轉,內容描繪諸葛亮以出師表向幼主勸諫,色彩及構圖為這段故事增添不少戲劇性。(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家喻戶曉、傳唱千年的英雄亂世,非「三國」莫屬。東漢末年朝局混亂,烽火連天帶來民怨叛亂,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國在這亂世建立,匯聚各路的英雄好漢,彈指歲月中留下了傳奇事蹟及處事智慧。然而歷史不只是過去的事件,在畫家、詩人、史家讚嘆之下,它的影響隨處可見。跨越時代及地區的限制,無論是「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及張飛三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聰慧不分軒輊的周瑜及諸葛亮,種種人物事蹟,成為古今共通的創作主題。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於1月25日至4月14日舉辦「赤壁與三國群英形象」特展,集結拓片、銅印、繪畫、書法、刻本等故宮藏品,更搭配日本浮世繪、葛飾北齋《北齋漫畫》及台灣漫畫家鄭問為日本遊戲創作的人物原稿,完整展現「三國」如何從歷史走入文學、走入大眾生活之中。
歷史三國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曹操(155~220)以「奉天子而征四方」之名,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兼併北方各勢力。然而此番舉動,引來了北方霸主袁紹(154~202)的忌憚,兩大勢力集團之爭成為必然,因而發生史上的「官渡之戰」,成為奠定三國鼎立局勢的「赤壁之戰」前,曹操陣營參與的重要戰役之一。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曹操(155~220)以「奉天子而征四方」之名,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逐步兼併北方各勢力。然而此番舉動,引來了北方霸主袁紹(154~202)的忌憚,兩大勢力集團之爭成為必然,因而發生史上的「官渡之戰」,成為奠定三國鼎立局勢的「赤壁之戰」前,曹操陣營參與的重要戰役之一。
官渡之戰,中國戰爭史上少數以寡擊眾的著名例子。曹操在青年謀士郭嘉(170~207)以「十勝十敗」分析敵我情勢之後,決議奮力對抗袁紹的十餘萬大軍,最終統一北方。北方曹操有謀士猛將輔佐,南方的劉備、孫權也不妨多讓,劉蜀以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及黃忠打天下;孫吳則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守護。英雄奇才輩出,創造不朽史詩。為了重塑當時的歷史氛圍,此次故宮特別展出三國拓片、無名氏書〈諸葛亮出師表〉、魏晉〈龍驥將軍印〉及漢〈弩機〉,讓觀眾觀看歷史中的三國文物,遙想當年將士風範。
明戴進〈太平樂事試射.呂布轅門射戟〉,25×27公分。本件作品採斜角構圖,樹石則為馬夏風貌,人物描摹精細,動態寫實,用「釘頭鼠尾描」筆法,畫畫中的旌旗、人物衣著等,自然生動。(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魏晉〈輔國將軍章〉。本件作品採斜角構圖,樹石則為馬夏風貌,人物描摹精細,動態寫實,用「釘頭鼠尾描」筆法,畫畫中的旌旗、人物衣著等,自然生動。(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人三國
歷經魏晉南北朝、唐至五代,三國沒入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然而北宋文人蘇軾以浪漫情懷,喚醒了這沉睡800年之久的歷史。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和友人搭著小船遊覽黃州城外的赤鼻磯。儘管這並非800多年前,三國周瑜領兵攻打曹操軍隊的赤壁古戰場,然而蘇軾望著滔滔江水,眼前似乎再度重演起廝殺激烈、生死酬知己的歷史場面,然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遙想赤壁之戰,蘇軾在〈前後赤壁賦〉中藉由與同遊客的對話,抒發他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歷經魏晉南北朝、唐至五代,三國沒入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然而北宋文人蘇軾以浪漫情懷,喚醒了這沉睡800年之久的歷史。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蘇軾和友人搭著小船遊覽黃州城外的赤鼻磯。儘管這並非800多年前,三國周瑜領兵攻打曹操軍隊的赤壁古戰場,然而蘇軾望著滔滔江水,眼前似乎再度重演起廝殺激烈、生死酬知己的歷史場面,然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遙想赤壁之戰,蘇軾在〈前後赤壁賦〉中藉由與同遊客的對話,抒發他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元趙孟頫〈前後赤壁賦〉,30.8×449.5公分。故宮共藏兩件趙孟頫「前後赤壁賦」,另一件作冊頁裝,均為趙孟頫中年期的作品。本作行氣流暢,結體略扁,用筆遒勁自然,中鋒側鋒變換自如,為趙孟頫中年的書法佳作。(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而這〈前後赤壁賦〉成為後人書法、繪畫、雕刻、瓷器等方面創作的靈感來源,文人雅士接續蘇軾的生命嘆懷,以不同方式歌頌懷念這些英雄事蹟。除了展出明代董其昌等書家抄寫的蘇軾赤壁賦詩文,展覽更爬梳自宋代喬仲常〈後赤壁賦〉、金代武元直〈赤壁圖〉以降形成的繪畫傳統,有(傳)元趙孟頫〈前後赤壁賦圖〉、(傳)明文徵明〈赤壁圖〉之外,更別出心裁的展出民國楊善深〈四川寫生冊.諸葛孔明觀星亭〉。透過展品,觀眾跨越時間的鴻溝與古今文人相聚神交,共享歷史感懷。
日本江戶時代刊《唐土名勝圖會》,20.5×15公分。「名勝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依史書「地理志」的形式,配上當時技術成熟的版畫,和蓬勃發展的出版業,將各地名勝古蹟及風土民情,圖文並茂的詳細介紹。(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大眾三國
明、清之後,三國故事經由大量的印刷出版而普及,成為當時暢銷讀物。晉陳壽《三國志》紀錄下曹魏、蜀漢及孫吳史事,而當中精采刺激的片段,成為宋元說書人的取材靈感,形成話本。三國歷史也就在人們口耳相傳、渲染潤色之下,逐漸成為「三分真實、七分虛構」的精采故事,尤以明代羅貫中創作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為代表,其被譽為「四大奇書、「第一才子書」。當時書商更看準三國故事的市場魅力,不僅出版搭配插圖的書籍,更聘李贄、鍾惺、李漁、毛宗崗等名家評點,增加購藏閱讀的話題性與及閱讀層次。羅貫中筆下故事的虛實鋪陳、人物智謀計取,描繪精彩絕倫的赤壁之戰都神靈活現,膾炙人口。
明、清之後,三國故事經由大量的印刷出版而普及,成為當時暢銷讀物。晉陳壽《三國志》紀錄下曹魏、蜀漢及孫吳史事,而當中精采刺激的片段,成為宋元說書人的取材靈感,形成話本。三國歷史也就在人們口耳相傳、渲染潤色之下,逐漸成為「三分真實、七分虛構」的精采故事,尤以明代羅貫中創作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為代表,其被譽為「四大奇書、「第一才子書」。當時書商更看準三國故事的市場魅力,不僅出版搭配插圖的書籍,更聘李贄、鍾惺、李漁、毛宗崗等名家評點,增加購藏閱讀的話題性與及閱讀層次。羅貫中筆下故事的虛實鋪陳、人物智謀計取,描繪精彩絕倫的赤壁之戰都神靈活現,膾炙人口。
清雍正四年《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武英殿銅活字本,清蔣廷錫等奉敕纂輯,27.5×30公分。〈赤壁山圖〉的構圖雅潔,印刷精細,樹石、水波線條分明精緻,為清代康、雍兩朝宮廷繪畫、版雕極為精緻的藝術表現。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日本江戶時代元祿二年(1689),羅貫中《三國通俗演義》被日人譯為《通俗三國志》,廣受歡迎。書商為了刺激銷售量,在文中加入當時流行的浮世繪,吸引顧客注意,如葛飾戴斗於天保七年(1836)年就曾為《繪本通俗三國志》繪製插圖,人物精美生動。其他繪師如歌川國芳、月岡芳年,都曾繪製過三國浮世繪,而著名繪師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中,更收錄多幅三國人物範例。
明萬曆《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釋三國志通俗演義》,26×29公分。刻工為金陵人魏少峰,版畫以跨頁連式呈現,構圖以雲霧山石等分割畫,展現不同時間發生的故事劇情,線條豪邁,輪廓分明。為當時南京最受歡迎和喜愛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版本。(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三國故事流傳已千年,它從文字轉變為一幅幅精采圖畫,如今到了21世紀,它則從書本脫胎換骨,成為電腦遊戲的取材來源。2001年,日本電玩遊戲公司GameArts推出三國主題歷史戰略遊戲,邀請台灣漫畫家繪製人物與場景設定稿,其畫風華麗、極具巧思的構圖成為遊戲主要特色,因而遊戲冠名為《鄭問之三國誌》。鄭問,本名鄭進文(1958~2017),曾獲日本漫畫家協會頒發「優秀賞」,為該獎創立20餘年來首位得獎的非日籍漫畫家,本展區精選當時他為日本電玩遊戲《鄭問之三國誌》及其後製作中國電玩遊戲《鐵血三國志》之設定原稿,呈現三國主題之當代詮釋。以下選介數件重要展品,以饗讀者。
※完整內容請參閱《典藏‧古美術》第317期 2月號
>> https://artouch.com/bookstore/item-932-12-37.html
>> https://artouch.com/bookstore/item-932-12-37.html
「赤壁與三國群英形象」特展
展期:2019.01.25-04.14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南部院區 S101 借展廳
ARTouch編輯部( 167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