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年展覽重點,跨國合作、科技藝術與美術史回顧多元並行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年展覽重點,跨國合作、科技藝術與美術史回顧多元並行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2022 Exhibitions to Focus on Diverse and Parallel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Techno Art, and Art History Retrospectives

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14日公布2022年全新重點展覽規劃,預計推出約20檔左右的展覽,包括資深藝術家及藝術史主題展、大型雙年展,國際展、科技主題展及跨域創作/策展案等。

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14日公布2022年全新重點展覽規劃,預計推出約20檔左右的展覽,包括資深藝術家及藝術史主題展、大型雙年展,國際展、科技主題展及跨域創作/策展案等。綜觀2022年展覽內容,除了接續辦理臺灣資深藝術家個展,無畏疫情展開的跨國合作展覽,科技藝術亦是今年展覽重點之一,以去年底全新開放的5G沉浸式科技應用實驗場域「U-108 Space」為展覽空間,開拓視覺與感官欣賞的新視野,展開全新跨域劇場的虛實共演形式。

2022邁向後疫情時代,以跨國藝術合作案展開對話

2022年國美館持續推進有關臺灣藝術的多元視野研究,並積極建立臺灣藝術與國際觀點的合作。4月將推出與法國資深策展人合作的「袁旃個展」,本次展覽特別邀請曾任法國龐畢度中心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副館長暨資深策展人凱薩琳.大衛(Catherine David)擔任策展工作,完整爬梳藝術家交融中西元素和古今時空,既有書畫蘊采,又有當代女性融會生活韻味和超乎現實想像的藝術主張,本次展覽亦將呈現藝術家近期的精彩新作,是袁旃在臺灣睽違十年之久的大型重要個展。

袁旃《鋪殿錦》,絹本重彩,77.5×185公分,2021。(維他命藝術空間提供)

春季另一個值得矚目的焦點是,國立臺灣美術館與立陶宛國家美術館兩館的重要交流展,此次的交流契機來自於兩國於疫情困境上的友情連結,將於4至7月展出「揭幕: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追尋」,展覽以立陶宛國家美術館的攝影藏品結合身分認同的文化議題,以20多位藝術家作品時序性呈現立陶宛自1950年代至今的歷史與攝影發展歷程。屆時國美館也將由館內研究員以國美館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之攝影藏品,策劃臺灣攝影主題展與之對話。

羅姆雅達.拉考斯卡(Romualdas Rakauskas)《盛放NO.49》,明膠銀鹽相片,立陶宛國家美術館(Lithuanian National Museum of Art)收藏。(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2022下半年辦理「第20屆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本屆將首次辦理初審電子審查,期待這項改變,能使參賽者在報名階段更加便捷;另一方面,本屆通過初審的原件作品,送件來館的運費改為由主辦單位支付,期待透過此舉減輕創作者的運費負擔。

「第20屆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展覽視覺及徵件訊息。(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島嶼溯遊,從藝術家的足跡看臺灣主體探索的發展

今年度將由館內進行研究策劃資深藝術家個展及主題展,包括李梅樹120歲紀念個展、李光裕雕塑個展等。除此之外,年初由賴明珠教授所策劃的「島嶼溯遊─臺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將聚焦臺灣戒嚴後,主體性意識湧生的90年代,4位藝術家陳水財、李俊賢、倪再沁、蘇志徹所啟動的「臺灣計劃」,是如何透過人文地理的踏查,創作思維的探索和省思,素材和社會探勘的大膽實驗,來面對邁入千禧年之後臺灣集體認同意識的視覺化議題。經過3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舊面對如何建構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語言。此展在國美館展出後,會巡回至彰化美術館及宜蘭美術館展出,拓廣更多在地藝術觀賞群眾。

「島嶼溯遊—台灣計劃三十年回顧展」展覽主視覺。(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嶄新空間U108 Space,開拓沉浸式科技應用與跨界展演的實驗場域

2021年底落成的U108 Space,象徵展覽室結構的U造形,沉浸式同步融接系統及16.2聲道之環繞音場,締造了一種墜入虛幻之境的迷離感受。1月起至3月,U108將會陸續推出一連串的精彩節目:1/8-1/16發表藝術家田所淳(Atsushi Tadokoro)《和諧複變》(Consonance and Dissonance);1/18-2/6則有兩件作品《(in)visible》和《和諧複變》;2/8-2/13推出Synthestruct《VAST》。未來這個全新的場域也將拓展虛實共演、科技、視覺藝術、表演和聲音等其他領域的全新計畫,希望賦予這個空間更多元及超越視覺和現實想像的藝術實踐可能。

田所淳(Atsushi Tadokoro)《和諧複變》。(攝影/蔡耀徵,國立臺灣美術館及超維度互動共同提供)
ARTouch編輯部( 168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