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藝術家葉世強海外首展:看見,純然與自由 | 典藏ARTouch.com
正在閱讀
傳奇藝術家葉世強海外首展:看見,純然與自由

傳奇藝術家葉世強海外首展:看見,純然與自由

今年11月6至23日香港藝術中心舉辦台灣傳奇藝術家葉世強海外首次個展「入勝:葉世強書畫,葉偉立涉事」,策展人張頌仁從去年年初開始著手籌備,除了介紹葉世強罕有展出的數十件油畫與水墨,與此同時,著名當代媒體藝術家葉偉立也以當下的創作介入他的藝術傳奇。
今年11月6至23日香港藝術中心舉辦台灣傳奇藝術家葉世強海外首次個展「入勝:葉世強書畫,葉偉立涉事」,策展人張頌仁從去年年初開始著手籌備,除了介紹葉世強罕有展出的數十件油畫與水墨,與此同時,著名當代媒體藝術家葉偉立也以當下的創作介入他的藝術傳奇。
葉世強《枯荷塘紅蜓》.彩墨紙本.137×280 cm.2007。
是次展覽不僅是展現葉世強藝術成就的正式展覽,更是他首個在台灣以外舉行的展覽,別具意義。因葉世強只在晚年舉辦過一些小型展覽,公開展示過的作品不多,更從來沒有邀約他人到他家縱情觀畫,讓大家對他傳奇的好奇心有增無減。連交托策展遺願的張頌仁也只是在二十幾年前有過一面之緣,全因在葉世強家門外有個牌子寫著:「訪客15分鐘」。之後雙方一直沒再有深入的交往及接觸,直至葉世強身後其遺孀林如意女士在整理他的藝術遺作時,才赫然看到其夫在一作品中寫下的簡單遺願,就是將他生前一直拒絕輕易示人的作品交托張頌仁重新整理推介。
葉世強書畫 
葉偉立涉事 葉世強執著對藝術永恆的價值,在其孤絕的藝術生涯和精神當中,他非常絕對且全無妥協的強烈個性,與細膩、溫柔和感性的特殊感情,形成強烈對比,融合出獨特的時代面貌。其孤僻、固執和堅持使其藝術得到自由,他拒絕學院制度和藝術對社會的任何妥協與一切商業利益,在今天的商業社會裡尤為難得,在現今藝術創作世界更是式微。在張頌仁眼中葉世強仿如藝術界的聖人,是位值得尊敬的人,故點題為「入勝:葉世強書畫」,有著第一次帶領大眾介紹和進入聖人領域的寓意,亦有著引人入勝的美好象徵。
張頌仁在新一代的藝術家當中,尤以慨念攝影師葉偉立,對藝術的執著和物品的直覺,其藝術創作以時間為本,通過長期身體力行的勞動、觀察和介入,再找到瞬間攝影存在的意義。這和葉世強先生接觸藝術的方法,也是經由長期自身的鍛鍊和守候,以一觸即發、像是即興地創作並發洩其情感頗為吻合。
葉世強《前進號角》.油畫畫布.2009.216×411 cm。
故啟發張頌仁邀請葉偉立以「涉事」作為大眾初次涉足葉世強數十年藝術歷程的契機,葉偉立深入葉世強的工作現場,浸淫遺物書畫幾達一年,通過重新建構的框架,諸如以錄影記錄現場重生的體驗、以裝置藝術重塑啟動和重新演繹葉世強先前的用品:如畫筆和最後憑借攝影的張力、意境的表達,發掘了視覺語言的豐盛,打開遺物與繪畫的外在世界。
藝術的定義與傳承
在葉世強離群索居的生命歷練中,將藝術作為精神淬煉與身心修為的方法,激發藝術史學家、藝術家和大眾之間的對話,在中華當代藝術史的宏大論述中留下印記、探討一個人的真正藝術成就和價值,並不應只以其展覽次數和作品銷量來衡量。美術論述如什麼是藝術、何謂藝術品和誰是藝術家?尤為值得質疑和商榷,葉世強便身體力行挑戰了這些定義。對他來說並沒有一個所謂藝術作品,在他的面前只有「做」。例如他做古琴、繪畫和小物件,這些全都是他的首要,像生命一樣去碰的東西,葉世強從自身詮釋了生命就是藝術。
葉偉立在複製葉世強留在台灣西北海岸的水湳洞舊居,一個以手工彎折鐵條製成的燭架時,由札著的鐵枝構成底座;但因較容易散開和丟掉,所以葉世強會用竹緊扣著中間的空位,令其固定不會移動,這充分流露他的細膩心思,顯示他會仔細思考手作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提倡藝術本是生命,藝術代表生命中所有的一切,誠然這是他為藝術下的定義。
「入勝:葉世強書畫,葉偉立涉事」展覽現場。(攝影/Kitmin Lee)
然則葉世強不願意以繪畫隨便示人,他彷彿不容許當代為其做紀錄,然後將之淡忘。這讓外界沒辦法定義他,從而保護他自己不進入固定的範疇。又如他的無畫框大型作品四周不留邊界、沒有邊緣,尤其左右地平線的無限延長,以目前大眾對展覽的慣性想法,是無法展覽的。他固然不會是為了展覽來作畫,而是將心理反映在形式上,拒絕讓展覽制度把他的作品框架起來,其作品蘊含著他的自持。 雖然葉世強和葉偉立擅長的藝術形式各有不同,譬如攝影的畫面總是填滿,沒有留白的;相反繪畫本是空白的,然後可慢慢充滿或留白。
「入勝:葉世強書畫,葉偉立涉事」展覽現場。(攝影/Kitmin Lee)
但當中忠於藝術實踐的精神如一,透過葉偉立的回應作品和創作活力來銜接葉世強的藝術理念和創作精神,其展覽的遺願恰好是給不同的時代帶出藝術的影響,對後代有著重要的當下意義,重新點活其傳奇性,同時打開他的當代性與歷史性。通過當下的介入、詮釋、回音和循環,從而創造出不同年代、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相互交流的機會,呈現一個獨特藝術對話的平台。在傳統中的創新彷彿接緣了後代,令藝術和文化得以傳承,並讓大眾感受葉世強在現今社會自處的情操和精神。
林琬娸( 4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