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歷史天使的靈光中窺探全世界的未來

從歷史天使的靈光中窺探全世界的未來

適逢「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屆滿120週年,在總策展人恩威佐(Okwu…
適逢「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屆滿120週年,在總策展人恩威佐(Okwui Enwezor)的決策下,2015年第56屆雙年展將以「全世界的未來」(All the World’s Futures)為主題。從1998年「約翰尼斯堡雙年展」(Johannesburg Biennale)、2002年「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Kassel)、2007年「塞維利亞雙年展」(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Seville)、2008年「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到2012年「巴黎三年展」(La Triennale);身兼策展人、作家、學者、教育者與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Kunst)館長的恩威佐在當代策展領域早已是眾所皆知的人物,故而本屆主展館的展演效應與命題指出,無疑將是今年全球藝術社群熱切討論的關注焦點。在恩威佐的組織之下,展覽共邀請來自53個國家共計136位藝術家,一同帶來179件藝術作品,除了如美國音樂創作者阿德金斯(Terry Adkins)、比利時電影創作者布魯特勒斯(Marcel Brodthaers)、埃及畫家阿夫拉屯(Inji Efflataun)、德籍影像創作者法洛基(Harun Farocki),以及日本畫家石田徹也(Tetsuya Ishida)等12位已故的著名藝術家外,更有88位首次參與此國際盛會的新面孔,以及如e-flux Journal、Gulf Labor等活躍的當代藝術機構與團隊共同參與。單就參展名單而言,我們可以知道在既有認知的視覺藝術創作者外,恩威佐同時邀請了大量的思想家、作家、作曲家、舞蹈家、歌手和音樂家,以呈現更為寬廣的當代藝術面向。而在主展場之外,由於位處西印度群島的格瑞納達(Grenada)與模里西斯(Mauritius)、東非的莫三比克(Mocambique)與東亞的蒙古為首次參展,國家館數量亦來到95個之多,遑論周邊數之不盡的平行展區。
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生,死,愛,恨,歡樂,痛苦Life, Death, Love, Hate, Pleasure, Pain
縱覽恩威佐長期的策展與寫作,以及於2008年策畫著名的展覽與出版物—「檔案熱」(Archive Fever),我們不難知悉那些埋藏於當今日常生活背後的隱匿史事,以及促使諸多歷史事件發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因素,乃至於我們眼前的世界之所以如此發展的潛在條件,一直是恩威佐長期關注的命題;而其中對紀錄片、紀錄影像、文件、圖像、檔案的學術、美學之考究與操演,亦是使其如此重要的關鍵成因。故展覽雖以「未來」為題,且策展人亦於Artnet的訪談中表明無意透過本展檢視過去兩年的歷史變革,然其策展論述仍以德國作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歷史哲學論綱〉(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對克利(Paul Klee)《新天使》一作所賦予的生動形象為引,從威尼斯雙年展的歷史成因與轉折出發,並指出「這種情況在今天依然十分明顯」,希望透過本展「對當前藝術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做出新的評估」。即便同樣有著普世的宏觀意象,但恩威佐的策略卻遠遠地不同於由上屆總策展人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以「百科宮殿」(The Encyclopedic Palace)為名所指出的宏觀視角,亦不似去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Mostra di Architettura di Venezia)中,庫哈斯(Rem Koolhaas)以「本源」(Fundamentals)之名號召所有平行館、國家館一同響應的齊一想像。本屆雙年展在統一的標題之下,又同時透過空間區分為三個「濾鏡」(Filters),並以視、聽、實體、敘事與活動,串連現場、史事、未來這組介於線性時間中的關鍵字,交叉組織一牽繫於過去史實與未來想像之間的「此刻」。
艾德里安.派伯Adrian Piper|一切都將被抹去Everything Will Be Taken Away
此三個濾鏡分別為:暗示空間和時間的不完整面向,將展覽化為延續、開展、不停滯之現場的「現場性:史詩性延續」(Liveness: On epic duration);以綠園與主展館為地點,回溯花園此概念的歷史與全球變化,並將綠園化為充斥著國家、領土、地緣、政治之衝突景觀的「無序花園」(Garden of Disorder);以及將法國哲學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與巴里巴(Etienne Balibar)合著的《閱讀資本論》(Reading Capital)為靈感起源,環繞馬克思(Karl Marx)遺作《資本論》(Das Kapital)的閱讀項目—「資本:一次現場閱讀」(Capital: A Live Reading)。該項目將在展期內每日進行,聽閱讀四卷《資本論》與串連勞動歌、劇本、讀白、現場討論與電影放映,以此刻為起點重新展開政治經濟學經典著作的另類詮釋。正如班雅明文中所述:「風暴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天使面向他背對著的未來,而他面前的屍骸卻愈堆愈高」,又如恩威佐於訪談中所指出:「這就是我為何使用殘餘(residue)這個詞,因為這些殘餘物可以引燃舊日的琥珀。殘骸本身依舊鮮活,雖然不再產生濃煙,但對於我們而言依舊真實」。如今試圖想像未來的可能途徑中,究竟又有何種能夠繞開過去的現實碎片與記憶?
羅伯.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死樹Dead Tree
里卡多.布雷Ricardo Brey|黑盒子Black Box
由於我們未曾能夠全盤理解世上的一切存有,更無法跨越時空端詳時序的整體,故「未來」與「普世」的言說相對於既存事實,都只是尚未成為現實的「潛在」(virtual),抑或純粹的「想像/虛構」(fiction),或也正因如此策展人才需在三個濾鏡上增添「形式的議會」(Parliament of Forms)這一口號,並邀集大量的現地製作之新作,以及即將以進行式為展出樣態的作品,與此同時也推出諸多需與觀眾合作互動的創作計畫。正因為這些創作與展演的魅力僅能透過親自到訪體驗而非轉述與閱讀,因此展覽開幕前我們僅能片面地認識部分相對靜態與已知的作品,而無法想像那些即將被完成與呈現的藝術形式,更不可能預先完整想像本屆雙年展終將展現的整體景觀。透過目前可知的資訊我們已然能模糊地感受到一折疊於歷史與未來之間的獨特「此刻」,並在尚未誕生的「現場」面前,等待由諸多事件貫串歷史事實與未來想像的另類啟蒙之路。
吳樹安( 4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