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父紀念館「藝貴獨創─鄧雪峰教授的畫境天地」

國父紀念館「藝貴獨創─鄧雪峰教授的畫境天地」

鄧雪峰2009年作〈西出陽關系列之十二〉,63×137公分。 從傳統寫實寫意的水墨設色花鳥,到繁密幾何造型的半…
鄧雪峰2009年作〈西出陽關系列之十二〉,63×137公分。
從傳統寫實寫意的水墨設色花鳥,到繁密幾何造型的半抽象童趣繪畫。風格截然不同,若沒有落款鈐印絕不知出自同一人手筆,這都是畫齡逾一甲子88歲鄧雪峰的作品。
鄧雪峰,1929年生於四川,幼受姑母啟迪,喜愛繪事。後因時局丕變,1949年隨軍隊來台,始有機會入政工幹校美術系接受正規之訓練。先後得傅狷夫、邵幼軒指導,於花鳥、山水表現出色。傳狷夫評其創作:「鄧氏之畫特點有三:一是吸取傳統筆墨精髓,兼用西方技法的長處洒灑而出;二是用心觀察大自然萬象生機活象,以養其內在的深厚;三是不拘陳法與形式而能任意展現自我心境、創立新法。」
7月2至31日於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盛大展出「藝貴獨創─鄧雪峰教授的畫境天地」,精選174幅,自1970年至2009年畫作,分為「彩墨花鳥系列」,寫實與寫意並進,有氣勢非凡的富麗大作,也有清逸俊秀的雅賞小品。「潑墨山川系列」是潑彩與潑墨隨興揮灑的半抽象之作,是他遊遍名川大澤的視野。「翰墨書法系列」書體行雲流水,詩詞意境加上淡淡寫意花木,更顯妙趣。「戲墨小品系列」則是他的幽默戲筆,寓言童話似的畫境令人莞爾,尋味再三。
鄧雪峰1983年作〈熙世禎祥〉四連屏,120×120公分×4。
其中非常特別的當為鄧雪峰於十年前額葉皮質退化後,記憶漸失後於2009年創作出的「西出陽關系列」,畫風丕變,難以尋得脈絡,17幅失智後的畫作更是首度公開展出。其構圖布局跳脫固有傳統,細密用筆,畫面不再留白,缺乏景深空間感。看似童真的畫作,若是仔細觀察,其色彩感知與筆法細膩的程度還是令人驚訝,實是多年累積出的功力所致。長期照顧鄧雪峰的夫人林棨禧說明:「他什麼都忘了,就是筆墨沒放下。」若忘了為他準備畫紙,他就畫在畫盤、扇子或抹布上,連學生寄來的賀卡也被拿來塗寫。據雙和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李耀東指出,藝術可說是人類最高階的大腦活動,過去世界上曾報告過四位西洋畫家,因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畫風出現改變;但對於國畫家,尚未有人作過長期追蹤研究,鄧雪峰是第一例研究失智症對國畫家影響的個案。
近年,鄧雪峰在失智症中經歷二三次大病,也動過手術,臥病靜養,無法親蒞參加開幕式。林棨禧說:「我就是每天不外出,親自就是看著他。先生是我終生的伴侶,就這樣慢慢的看他老去,我做到不遺憾。讓大家學生們可以看一下,他是一個很努力很用功的人,對他自己的畫畫非常執著。」鄧雪峰難得以生活景物入畫的1996年作〈攄素篇〉中題:「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余生不辰,經歷亂世,年未弱冠即拋依附,艱苦煩擾,快樂頓失。因之,以人生應以快樂為最重要寶貴,否則徒有刻板笨拙之形骸,何趣之有哉。」當一切的記憶逐漸消失,對於鄧雪峰來說,最重要的執著,最美好的快樂,或許就是一生摯愛的家人和繪畫吧。
藍玉琦( 25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