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幕記者會貴賓合影,(左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邱建發、文化局政務次長蕭宗煌、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劉芳如、書畫處助理研究員鄭淑方、書畫處助理研究員方令光。
26件展品,件件國寶,超過一半的限展作品,只能見世42天,下次再見可能得再等上好幾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繼2017年「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之後,於10月4日起再次推出「國寶再現─書畫菁華特展」,立意如一,都是希望國人能夠從展覽中了解到台北故宮與文化部對於古物分級工作的豐碩成果。
限展品南宋夏珪〈溪山清遠〉。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於開幕記者會說明:「台灣在文化資產的維護上,前後也花費了許多年。1982年之前,當時文化部還未成立,那時的『古蹟』歸內政部、『古物』歸教育部。文化部成立之後,『古蹟』歸當時的文建會,『古物』仍歸教育部,因為當時教育部仍是故宮的督導單位。2005年文資法大修後,分類變得更加細膩,也開始有了古物分級制度,古物就分成了一般古物、重要古物及國寶。」他接著開玩笑地說:「當時最大的核心對象就是故宮,故宮擁有最多的文物,同時在整個文物保護的系統上也是最為完備。因此,當時的文建會認為若要推動古物分級制度,第一個合作對象希望就是故宮。私底下的講法是,第一個拿來『開刀』的就是故宮。」同時他也表示,文化部目前指定的國寶共306案(4萬8413件)、重要古物共1025案(2萬4413件),當中故宮書畫國寶一共有193案(344件)、重要古物361案(1701件),占全國總數量的40%。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則表示:「故宮不會是個封閉的四合院、將文物都鎖在庫房裡,故宮的文物應該是要在台灣人的心中、思想及認知裡。這一點我們故宮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限展品晉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是次展覽策展人包含有台北故宮書畫處處長劉芳如、助理研究員方令光及助理研究員鄭淑方。劉芳如特別提到,展覽一共有26件國寶書畫,雖然數量看似不及2017年的規模,但精采程度絕不亞前次展覽。26件展品當中包含有13件限展展品,都只能展出42天,因此展覽分成AB兩檔,當中晉王羲之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睽違了七年再次展出,展出時間為10月4日至11月14日。同時期也還有其他限展作品,如元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南宋夏珪〈溪山清遠〉等,前者上次展出是在2010年、後者則是2011年。B檔(11月15日至12月25日)限展品則有金武元直〈赤壁圖〉、唐玄宗書〈鶺鴒頌〉、〈宋寧宗后坐像〉等。另外AB檔皆展出者則有元鮮于樞〈透光古鏡歌〉、宋人〈冬日嬰戲圖〉、宋蘇氏一門法書中的〈蘇軾書尺牘〉冊頁、宋馬麟〈三官出巡圖〉等。展覽至12月25日止,展覽期間台北故宮也舉辦有多場專題演講,詳情請見台北故宮官網。
Tags
王怡文( 96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