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代華人藝術家的微型回憶錄

當代華人藝術家的微型回憶錄

本文摘自《走近當代藝術家》一書。 本文選自:《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 Yishu: Journ…
本文摘自《走近當代藝術家》一書。
本文選自:《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國際版,第一份介紹當代中國藝術的英文雜誌過往封面。
2002年,在典藏雜誌簡社長的支持下,鄭勝天先生創辦了第一份華人當代藝術的英文專業期刊: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典藏國際版)。十多年來,這本刊物以積極參與的態度,共同勾劃並拓展了華人藝術於世界當代文化中的發展圖譜。2000年在溫哥華認識鄭先生以來,筆者隨其所帶領的Yishu雜誌一起經歷它的第一個「十年」,見證這本學術刊物為華人當代藝術的思想論述逐步建立起具有累積性的視野和成果;而我亦是這個刊物知識生產的受惠者與受啟發者。為回應與祝賀Yishu十周年,鄭先生以Yishu十年下來的累積為基礎──以曾登上這刊物封面的藝術家為主角,重新策劃了五十多個面對面的訪談,《走近當代藝術家——鄭勝天的五十一次訪談》這本文集即是在如此的機緣下得以實現並問世。
從事研究工作的人都明白,訪談的內涵來自於長期的第一線田調工作,僅管非以學術論述的方法學來進行,也都因為其時間性、第一手記錄而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這本訪談集的珍貴之處,在於它隨著Yishu所投入的十年時間,在刊物本身之外蘊釀出另一份厚實的結晶。而這本訪談文集的閱讀趣味,不只在於其大量的訪談對象都是當今華人藝術界出色的關鍵人物,訪談者鄭先生以其對於華人當代藝術的投入和近身參與、對受訪者的瞭解,使得受訪對象都能夠敞開心胸無所居束地講述關於自己和創作的故事。內容讀來輕鬆,卻也記錄了許許多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即使少有對藝術作品的直接闡述,但是當受訪者傾述自身經驗之際,也就打開了對藝術和創作的另一深層剖析,充滿人性。這已如同微型回憶錄的對話集結,是五十一組藝術工作者以他們的生命經驗為主軸,圍繞在他們學習、啟蒙和工作與生活的談論,其各自殊異的生命際遇與回顧,足以讓讀者窺見一整個時代的肖像。
當代華人的這十年,已是一段具有相當份量的歷史過程。在這十多年之間,我們大部份人所生活的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光景中,時代劇烈加速,各方面走向極度物質化、消費化。在此之中,藝術於華人世界的發展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驚人轉折,展現出與時代性相應與衝突的各種面貌。受訪者所身處的世代,則多半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轉型、世界觀與身分認同的改變──中國大陸的文革到改革開放,台灣的戒嚴到解嚴,香港從殖民時期回歸中國。在千禧年後,世界普遍走向後冷戰的全球政治經濟重新整編之時,華人當代藝術在這股全球浪潮成為其中的參與者,並且如同一面鏡子般,映照著這些世界性和歷史性的變化。時代浪潮捲動著每一個親歷其中的個體,藝術創作者所陳述的意志與工作,其光芒也在於他們都試圖以個人的力量,重新去思考和創造當代人類生存的可能價值。無論成敗,通過無數點滴經驗所組構而成的這段歷史,其意義或許遠遠大於我們片段零星的想像。
然而這個走向高度商業化與產業化的時代過程,也快速將藝術生產帶入「成為消費商品」的巨大生態循環中。如今的藝術生產越來越輕易且快速地脫離它的生產者──藝術家──而走入「藝術物的龐大生產鏈」,我們越來越常看到藝術像是一種經濟活動和文化娛樂工業,越來越少有機會能夠回歸素樸的生命尺度,以單純的方式感知藝術創作的意義。矛盾的是,我們其實相信,生命過程的點滴累積恰恰才是藝術價值的本源所在。這本訪談文集是在這樣的時代裡作為一個實在而重要的補充,以回溯藝術家成長經驗來探尋創作的意志。然對於想要瞭解這個時代裡華人藝術家所處的大歷史境遇,通過這些擁有不同地域與養成背景的個人口述所表達出來的小歷史,也足以在一個寬闊的頻譜上反映出社會文化與歷史階段的變化軌跡,並呈現自差異中所投射出的時代「共性」(commoning)。
訪談之中,鄭先生的提問總是簡單而直接,但其與受訪者激盪出的對話,卻不時流露著感情與洞見。Yishu的讀者們對這五十多位藝術家、策展人一定不陌生,閱讀這本訪談集,如同給予讀者重新認識和親近這些人物的機會。而創造這個機會,沒有誰比鄭勝天先生更合適。他本身是一位創作者、評論家、教育者、策展人,更是一位充滿熱情、能量與智慧,令人尊敬的時代參與者和開創者,他自身的豐富閱歷幾乎就是一個時代的映照,也因為這樣的時空條件,讓這本訪談集有了難能可貴的自由度與開闊的視野。
鄭慧華(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