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物流的快速發達,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輕易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但是,生在16世紀的中國人,想要獲得來自海外的舶來品,並不容易,甚至需要賭上身家性命,靠非法走私貿易才有機會獲得。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今年(2023)的年度大展「無界之涯一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昨日(11/24)震撼登場。展覽從大海出發的叙事脈絡,集結故宮、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共同呈現16世紀經由海上航行所展開的匯聚與交流的故事。
本次展覽分成三單元「大海的時代」、「不期而遇」、「多元面貌」,共展出169組件文物,其中有78 組件文物向國內外其他館所商借,豐富展覽多元面貌。展覽延續了2021年大展「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航海探險交流的脈絡,在此研究基礎上繼續展開故事。
這一次,不再只是局限於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交流,而是從全世界海洋探險家的視角出發,勾勒出16世紀世界的輪廓,繼續探索新大陸。尤其這次展覽有將近一半的展件來自院外藏品,且合作借展館所多達12間,也是至今借展館所數量最多的一次。本次展覽規劃,故宮似乎拋開作為皇家收藏大館的包袱,以更多元的視角規劃展覽內容,以及思考多元敘事主軸的可能性。同時帶出臺灣其他館所的優秀館藏,實現故宮大館帶小館的博物館發展方針。
16世紀的海上貿易世界究竟長怎樣呢?
展覽一開場,便以細密的世界航海地圖揭開序幕。16至17世紀荷蘭因大量的遠洋貿易需求,製圖學事業蓬勃發展,成為當時的熱門行業,荷蘭也成為當時歐洲製圖水平最高的國家。1589年由荷蘭製圖師奧特柳斯(1527–1598)繪製的《最新太平洋圖》,是目前所知最早將「太平洋」放在地圖中間作為主角的印刷地圖。太平洋上一艘特大的帆船,描繪的是1522年首次穿越太平洋,完成環球航行的麥哲倫船隊成員之一維多利亞號(Victoria)。
想要遠航探險,除了地圖,能定位時間與空間的隨身儀器,亦是展開海上冒險的必備工具。這件製作於1571年的《雙連版可攜式日晷與羅盤》,是16世紀歐洲人測定時空的基礎配備。日晷(音同軌)是一種利用太陽投影位置得知時間的裝置,使用者可以依據所在城市測量時間,中央的指南針則可提供定位。
海上探險船隊的遺跡
16世紀到17世紀上半葉,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三大海上探險船隊的航行路線,以及沉船出水的物件,串連起歐洲、美洲與亞洲三大洲之間「大交換」時代。三條航線的故事,分別以「利納號」、「聖地牙哥號」、「白獅號」的沉船文物,及來自博物館的類似藏品開啟對話。
I貨船利納號
大約1490年沉沒於菲律賓東北部巴拉望利納礁(Lena Shoal)的明代戎克貨船「利納號」,回應15世紀鄭和下西洋航線的足跡,行走於東南亞海域。沉船遺跡總共出水5000多件包含陶瓷、銅器、錫、鐵和象牙等各式不同質材的文物。船上陶瓷器涵蓋中國、泰國、越南等地,學者推測利納號的航線目的地,應該是穿越印度洋抵達伊斯蘭世界。
II被擊沉的聖地牙哥號
「聖地牙哥號」原本是一艘往返於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的馬尼拉大帆船。1600 年為了運輸一批火砲,臨時加入西班牙艦隊,出航不久後,就在馬尼拉灣附近遇上荷蘭艦隊(Mauritius),雙方爆發武裝衝突。「聖地牙哥號」因承載大砲過重,受砲火襲擊沉沒海底。荷蘭艦隊的船長則幸運的平安返回鹿特丹港口,成為荷蘭史上第一位穿越麥哲倫海峽,並環繞地球一周的風雲人物。1922年水下考古學者通過荷蘭船長1602年出版的探險故事集,從記錄中的菲律賓呂宋島外海尋獲了「聖地牙哥號」的沉船遺跡。沉船上裝載的貨物多達34,407件,包括中國瓷器、日本武士刀、葡萄牙大砲、墨西哥銀幣等。
III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白獅號
勝利的天秤不會永遠傾向一方,1613年隸屬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白獅號」,在爪哇島西端的萬丹港裝貨,在返回阿姆斯特丹途中,在聖赫勒拿島(Saint Helena)與葡萄牙武裝商船發生衝突,不幸沉沒海底。直到1976至1977年間才被打撈上岸,根據現存的貨船清單,當時運載的主要物品為鑽石和香料。意料之外,打撈時在船殼中發現許多瓷器。
明代曾實施海禁政策,導致海上走私貿易與海盜猖獗,而明穆宗打破了明朝近兩百年的海禁政策,隆慶年間(1567–1572),准許福建漳州月港開放海外貿易,本次展覽也特地將明代帝后半身肖像展出,讓大家一睹這位主動跨入全球貿易熱潮的皇帝樣貌。
位於福建,有著地利之便的漳州窯和德化窯因此成為月港出口大宗商品之一,本次也展出明萬曆年間漳州窯貿易瓷《五彩羅經帆船紋盤》,這件由法國吉美博物館出借的大盤,盤中心書「天下一」的字銘,具有天下定於一個方向的含意,周圍環繞北斗九星、天干地支、易經卦象等字銘,盤面飾有帆船、海魚、波濤、山脈與星座圖案,很可能是作為海上航行的備用羅盤。
來自世界的人們在中國交會
第二單元「不期而遇」以海洋為舞台,講述各方人群歷經一次次探險所發生的傳奇故事。以常民視角切入作為選件方向,透過文獻、地圖展件,介紹了16世紀中葉的中國大海盜王直(?-1560),以及葡萄牙傳教士沙勿略(1506-1552)在中國海禁時代,如何在世道中掙扎最終以身殉道的精采故事。在中歐交流過程中,美洲作物經由歐洲人間接傳入亞洲,並被明代文人記載在日記中,《留青日札》提到玉蜀黍舊名「番麥」,因其出自西番;且曾經進獻給皇帝,所以稱為「御麥」。
荷蘭東印度公司曾在臺南安平建築堡壘、發展市鎮,而在西班牙人、荷蘭人與鄭氏父子在臺經營的據點,可以發現許多《安平壺》出土。這些安平壺尺寸、胎體、胎釉都有差異,推測是由不同的窯場製作。這些附著有貝殼之安平壺,作為盛裝容器裝著燒酒、火藥或茶葉等物品,透過海運輸送來到臺灣。透過安平壺我們似乎可以想像在16世紀,臺灣參與全球互動以及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頻繁交流接觸的情形。
中日文化交流借鑑
16世紀中葉,海禁尚未解除,但活躍於東亞海域的人群已經出現質變。亦商亦盜的閩浙海商與中日人群混組成「倭寇」,成為活躍東亞海域的新興勢力。其中代表東亞文化意象的日本「摺扇」,在15、16世紀,隨著中日勘合貿易的開展,大量傳入中國,刺激了中國本地的仿製以及書畫家的創作,使摺扇畫在中國蓬勃發展,見證了精彩的文化互動。展覽牆面展示特別介紹一件現藏日本的有趣摺扇,扇面以日文平假名拼音書寫中文發音,並加上中日語意對照,推測可能是日本人用來學習中文的扇子小抄。
最後一單元「多元新貌」,講述各國工藝與商品互相模仿學習的交流情況,無論是繪畫、折扇、瓷器、銅器、墨譜都有互相借鑑的部分。展覽也展陳多件17世紀畫作,說明西洋繪畫的傳入對中國繪畫產生的影響。有趣的是,16世紀在中國蘇州文壇流行的畫風,如仇英《水仙臘梅》作為一件沒有被日本遣明使看上的遺珠作品,特地擺出來說明異國市場品味的差異。當時深受日本市場喜愛的中國繪畫,是以大寫意、畫風狂放不羈作品為主,主題多描繪道教神仙,與工筆細緻的仇英畫風截然不同。
展覽也壓軸展出1602年傳教士利瑪竇編繪的《坤輿萬國全圖》摹本,此圖不僅風靡中國,也傳至日本、朝鮮等地,流傳版本眾多,是16世紀全世界人群互動與知識交流的代表物件。
相較於過去中西交流特展,多以皇室宮廷、中國本位的敘事角度出發,此次展出文物突破故宮既有收藏的侷限,以更寬廣的世界海洋史角度切入,並且連結臺灣出土的安平壺說明臺灣在海洋貿易時代的定位,相較於過去常使用的朝貢圖等,更具說服力。總策展人故宮余佩瑾副院長為展覽引言時,引用了16世紀葡萄牙人詩人卡蒙斯(Luis Vaz de Camoes)曾說過:「陸止於此,海始於斯」。意思是「陸地的盡頭,卻正是大海的起點」,此言見證了當時歐洲嚮往海外探險的風氣,更為世界不同端點人們的相遇,立下一個絕佳的註腳。
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
展期|2023.11.23–2024.02.18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北部院區
延伸閱讀|今日的院藏,明日的國寶:臺北故宮書畫文獻處代理處長何炎泉說「國寶進行式」
延伸閱讀|穿越朝鮮王朝:故宮南院2023年度大展「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