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立陶宛奪得最佳國家館、亞瑟.賈法獲選為最佳藝術家

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立陶宛奪得最佳國家館、亞瑟.賈法獲選為最佳藝術家

威尼斯雙年展(58th La Biennale di Venezia)於當地時間5月11日舉辦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頒獎典禮,公布了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特別提名國家館、金獅獎最佳藝術家獎及終生成就獎等得獎名單。
在上週為期三日的預展與媒體開放日一結束,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58th La Biennale di Venezia)迎來首日對公眾正式開放之時,於當地時間5月11日上午11時在Ca' Giustinian的威雙展總部大廳舉行今年的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頒獎典禮。本屆的評審委員會成員分別是評選主席斯蒂芬妮.羅森塔爾(Stephanie Rosenthal ,德國)、德芬.阿葉斯(Defne Ayas,土耳其/荷蘭)、克里斯蒂安娜.高露(Cristiana Collu,義大利)、金宣廷(Sunjung Kim,韓國)和哈姆札.沃克(Hamza Walker,美國)等五位成員,共同選出本屆奪得金、銀獅獎的國家館與藝術家。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金獅獎(Golden Lion Award)頒獎典禮現場。(© La Biennale di Venezia)
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立陶宛館「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
位在軍艦庫展區(Arsenale)後方郊區的立陶宛國家館,在為數龐多且位置分散的威尼斯城中展區裡,並非容易抵達之處。但今屆的立陶宛國家館憑藉著「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一展從90間的參展國家館中脫穎而出,獲得國家館金獅獎(Golden Lion for Best National Participation)的殊榮。由電影製作人暨導演盧吉兒.巴澤吉凱特(RugilėBarzdžiukaitė)、作家珐伊法.格蘭麗帖(Vaiva Grainytė)、藝術家暨作曲家麗娜.拉蓓利代(Lina Lapelytė),以及超過20位聲樂演唱者與參與者共同完成,內容直指這時代最迫切的生態議題。這齣反崇高形式的新型態聲樂演出(opera-performance)的舞台為一座由舊碼頭建築、光線與音樂共組的人造沙灘構成,觀眾由二樓環繞式陽台俯視著被裝置成如同度假天堂的奇景。在這片沙灘劇場舞台中,身著泳衣、墨鏡與遮陽帽的表演者們或坐或臥、嬉笑玩耍,沙灘椅、泳圈與迷人的白色細沙,呈現出彷彿夏日海灘週末午後的悠哉閒適。然而,演唱者們吟唱出的內容卻隱然指向對於休閒生活的批判與環境劇烈的異變。這次所選擇的展示場域,也因為空間結構的特殊性讓現場的聲音產生極為撼人的沉浸效果,並別出心裁的壓製了一張黑膠唱片作為這次展覽的主要出版品。而評審團也特別指出,立陶宛國家館這次對於空間的巧妙利用、與威尼斯的環境和居民的深刻在地連結,都令人感到驚豔與印象深刻。
註:在展期間,「太陽與海洋(碼頭)」的表演時間為每週六的上午10點到下午6點。
立陶宛獲選為金獅獎最佳國家館,藝術家麗娜.拉蓓利代(Lina Lapelytė)、盧吉兒.巴澤吉凱特(RugilėBarzdžiukaitė)和珐伊法.格蘭麗帖(Vaiva Grainytė)合影。(© Andrej Vasilenko)
立陶宛國家館「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展演現場。(攝影/王萱)
立陶宛國家館「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展演現場。(攝影/王萱)
「太陽與海洋(碼頭)」(Sun & Sea (Marina))所壓製的唱片。(攝影/王萱)
特別提名國家館:比利時館「世界殘酷祕史」(MondoCane)
而獲得評審團特別提名的國家館,則落在位於綠園城堡(Giardini)展區的比利時國家館。由策展人安妮−克萊爾.施蜜茨(Anne-Claire Schmitz)、藝術家喬斯.德.格魯伊特(Jos de Gruyter)和哈拉.爾德(Harald Thys)以歐洲人類民俗博物館情境為概念所建構的「世界殘酷祕史」(Mondo Cane),在20組動力木偶蒼白、沉默地進行著固定的動作循環間,可以看到藝術家特意將兩個平行現實並置。展場中心的角色形象為製陶工匠、鞋匠與磨刀師等;外圍的柵欄之外則由詩人、精神病患、乞討者與邊緣人組成。這存於同一時空的兩個世界的人們,似乎毫無意識到彼此的存在,僅僅是循環著笨拙生硬的機械化動作,在充滿哭泣與機械律動的聲響中,持續地進行著固有形象的工作。評審團認為,比利時館的作品以幽默而尖銳的視野,敏感地展現了對於歐洲社會的另類觀點。
比利時國家館獲得國家館特別提名,策展人安妮−克萊爾.施蜜茨(Anne-Claire Schmitz、藝術家喬斯.德.格魯伊特(Jos de Gruyter)和哈拉.爾德(Harald Thys)合影。(Photo by Margaux Nieto,© Belgian Pavilion and artists)
比利時國家館「世界殘酷祕史」(Mondo Cane)展覽現場。(Photo by Margaux Nieto,© Belgian Pavilion and artists)
比利時國家館「世界殘酷祕史」(Mondo Cane)展覽現場。(攝影/王萱)
金獅獎最佳藝術家獎:亞瑟.賈法(Arthur Jafa,1960年生於美國,目前工作與生活於洛杉磯)
在所有獎項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金獅獎最佳藝術家獎(Golden Lion for the Best Participant),而今屆摘取桂冠的是美國藝術家亞瑟.賈法(Arthur Jafa)。在這次的主題展「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中,賈法於綠園城堡展區呈現其2019年的最新作品《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結合許多現成影像,如Youtube上的自拍影片、新聞片段、遊戲畫面與原創肖像特寫等組成的50分鐘單頻道錄像,藉由其嫻熟精準的影像語彙,一方面探討暴力與白人至上的極端主義等尖銳議題,同時,他亦以充滿對人性關懷的視角,拍攝那些出現在他的生命中、僅是恰巧生為白人的朋友們。作品中也加入包含由作曲家Oneohtrix Point Never和搖滾樂手伊吉.帕普(Iggy Pop)合作的的歌曲《純潔的與被詛咒的》(The Pure and the Damned),數位動畫質感的帕普CGI化身唱出:「愛,使我乾淨。真相是一種愛的行為」(Love, make me clean. The truth is an act of love),也串起整部影片的核心價值;而在軍械庫(Arsenale)展區,他則展示了截然不同的另一面——由巨大尺幅的輪胎和鏈條所組成的紀念性雕塑《巨輪I和II》(Big Wheel I and Big Wheel II)。在評審團頒獎詞中對於其作品的描述是:「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一篇文章、一首詩也是一幅肖像畫,而同時也探討了深刻的種族議題。」
亞瑟.賈法(Arthur Jafa)獲選為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最佳藝術家。(©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亞瑟.賈法(Arthur Jafa)獲選為金獅獎最佳藝術家。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展覽現場。(Photo by Francesco Galli,©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亞瑟.賈法(Arthur Jafa)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展覽現場。(攝影/王萱)
亞瑟.賈法(Arthur Jafa)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展覽現場。(攝影/王萱)
亞瑟.賈法(Arthur Jafa)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展覽現場。(攝影/王萱)
亞瑟.賈法(Arthur Jafa)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的作品《巨輪I和II》(Big Wheel I and Big Wheel II)。(Photo by Andrea Avezzù,© La Biennale di Venezia)
銀獅獎最具潛力年輕藝術家獎:哈利斯.伊帕米諾達(Haris Epaminonda,1980年生於賽普勒斯共和國,工作與生活於柏林)
榮獲銀獅獎(Silver Lion for a Promising Young Participant)的藝術家是現年39歲,生於賽普勒斯首都尼科西亞的哈利斯.伊帕米諾達(Haris Epaminonda)。其作品多以影像與複合媒體裝置為主,透過現成物的拼貼與轉譯手法,重新展開非線性的敘事內容。在綠園展區中,藝術家呈現以超八釐米攝影機拍攝的實驗錄像作品《奇美拉》(Chimera,奇美拉是希臘神話中會噴火的母獸,傳聞中牠上半身像獅子、中間像山羊、下半身則如同蛇),藝術家透過追尋太陽的光芒與陰影,使影像畫面閃爍著由光學機械構成的海市蜃樓,呈現出迷離漂浮的敘事影像風格,藉此冥思時空與記憶;而她在軍械庫中展出的作品則是受到阿根廷作家阿道夫.比奧伊.卡薩雷斯(Adolfo Bioy Casares)1940年的科幻小說《摩雷的創造》(Invention of Morel)所啟發,進而延伸出這次的作品《VOL. XXVII》,在這由岩石、赤日與黑色海洋所組成的裝置舞台上,呈現出魔幻的敘事文本。評審團認為藝術家精心建構的影像、文本與展呈形式,向觀眾展示了個人與歷史是如何被凝縮於多重意義的敘述架構之中。
哈利斯.伊帕米諾達(Haris Epaminonda)獲選為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最具潛力年輕藝術家。(©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哈利斯.伊帕米諾達(Haris Epaminonda)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奇美拉》(Chimera)。(Photo by Francesco Galli,© La Biennale di Venezia and artist)
哈利斯.伊帕米諾達(Haris Epaminonda)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奇美拉》(Chimera)。(攝影/王萱)
哈利斯.伊帕米諾達(Haris Epaminonda)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的作品《VOL. XXVII》。(Photo by Italo Rondinella,© La Biennale di Venezia and artist)
哈利斯.伊帕米諾達(Haris Epaminonda)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的作品《VOL. XXVII》。(Photo by Italo Rondinella,© La Biennale di Venezia and artist)
特別提名藝術家:特蕾莎.瑪格萊斯(Teresa Margolles,1963年生於墨西哥,工作與生活於墨西哥和馬德里)
墨西哥藝術家特蕾莎.瑪格萊斯(Teresa Margolles)透過其尖銳而直接的作品,探討受到墨國北部嚴重毒品交易影響下而產生的婦女困境,並獲得評審團別提名(Special Mention)。出生於墨西哥最為危險、暴力的北部省區,她也是墨西哥法醫服務小組(Servicio Médico Forense,SEMEFO)的草創成員之一。藝術家透過作品將現實世界所發生的紛亂與暴力,移轉到展場中作為一種強而有力的見證,讓參與的觀眾無法忽視其所身處的世界正在燃燒的烽火與災難。
特蕾莎.瑪格萊斯(Teresa Margolles)獲得評審團特別提名。(© La Biennale di Venezia)
特蕾莎.瑪格萊斯(Teresa Margolles)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Muro Ciudad Juárez》。(攝影/王萱)
特蕾莎.瑪格萊斯(Teresa Margolles)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的作品《搜索》(La Búsqueda)。(攝影/王萱)
特蕾莎.瑪格萊斯(Teresa Margolles)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的作品《搜索》( La Búsqueda)。(Photo by Andrea Avezzù,© La Biennale di Venezia and artist)
特別提名藝術家:奧托邦戈.恩坎(Otobong Nkanga,1974年生於奈及利亞,工作與生活於安特衛普)
另一位獲得評審團特別提名的藝術家是來自奈及利亞的奧托邦戈.恩坎(Otobong Nkanga),她從事視覺藝術和行為藝術表演,成長經歷是其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在恩坎的觀念中,萬物並非永恆不變,包含礦物、植物、動物以及人類,並且視地貌為人類軀體,藉此成為探尋定義的隱喻方法。就如同評審團在頒獎所提及的,「恩坎的作品跨越了不同媒體的界線,進而探索土地、身體與時間的政治。」
奧托邦戈.恩坎(Otobong Nkanga)獲得評審團特別提名。(©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奧托邦戈.恩坎(Otobong Nkanga)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和解》(Reconciliation)。( Photo by Francesco Galli,© La Biennale di Venezia and artist)
奧托邦戈.恩坎(Otobong Nkanga)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和解》(Reconciliation)。(攝影/王萱)
奧托邦戈.恩坎(Otobong Nkanga)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的作品《脈紋齊列》(Veins Aligned)。(Photo by Andrea Avezzù,© La Biennale di Venezia and artist)
終生成就獎:吉米.達勒姆(Jimmie Durham,1940年生於美國,工作與生活於柏林)
在展覽正式開始前,評審團即宣布將金獅獎終身成就獎(Golden Lion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頒予現居於柏林的美國藝術家吉米.達勒姆(Jimmie Durham)。集藝術家、詩人、表演者與作家於一身的達勒姆,作品聚焦殖民主義和美洲原住民身分議題,他的創作媒材多元,但尤以其雕塑最為著名,而這些雕塑作品常常伴隨著對於歐洲中心主義的批判性文字出現。這次於「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中的綠園城堡展區,他展示了一塊黑色蛇紋岩板,旁邊則註明有詳盡的描述,說明了這一材料如何從印度的一個採石場搬運至其位於柏林的工作室,爾後又被運抵威尼斯的雙年展展場的過程;另外,在軍械庫展區中,達勒姆呈現了一系列為歐洲大型哺乳類動物所做的雕塑,這些哺乳動物有許多因為被屠殺用於製造家具、工業材料和衣物而正瀕臨滅絕威脅。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的總策展人拉爾夫.魯格夫(Ralph Rugoff)在提名時提到,「這位79歲的藝術家以其新穎、慧黠而有說服力的方式,與具備深刻洞察力的視野著眼於影響著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政治與社會的力量。」
吉米.達勒姆(Jimmie Durham)獲頒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終生成就獎。(Photo by William Nicholson,©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吉米.達勒姆(Jimmie Durham)於綠園城堡展區展出的作品《黑色蛇紋岩》(Black Serpentine)。(Photo by Nick Ash,© the artist and kurimanzutto, Mexico City / New York)
吉米.達勒姆(Jimmie Durham)的作品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現場。(Photo by Andrea Avezzù,©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吉米.達勒姆(Jimmie Durham)的作品於軍械庫展區展出現場。(Photo by Andrea Avezzù,© La Biennale di Venezia)
王萱( 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