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幅幅油畫中,他賦予身體某部位或各部位某種特殊的敘述能力。於是一幅畫用數種聲音說話──好似一個故事由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觀點講述。然而這些『觀點』只能存在於肉體空間,與地域空間或建築空間不能並立。肉體空間隨著周遭環境,不斷改變其衡量標準及重心。」──約翰.伯格〈林布蘭與身體〉
如同英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評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他的著作《另類的出口》一書中所寫到的,林布蘭最好的畫作通常極少提供觀看者任何觀點,反倒是觀看者偵聽到漂泊的身體部分彼此間的對話,而這些對話又來自於肉體經驗。因此,站在林布蘭的畫前,非僅僅停留在單純的觀看,而是觀者的身體往往也能夠想起自身的內在經驗。
藝術構句 .身體成詩
在20世紀現代與當代亞洲藝術的發展歷程中,對於身體的探索同樣經歷了不少轉折與變化,並且累積相當程度的研究成果,而為了詮釋如是無法單純言說,卻益發可貴的特殊體驗,中國嘉德(香港)此次銳意規劃「身體之詩」專輯,匯集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常玉、林風眠、賀慕群、羅中立、邱亞才、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劉溢、羅奈德.溫杜拿(Ronald Ventura)、陳飛、賴九岑等12位跨越不同年代的亞洲各國藝術家,看他們如何透過墨彩、顏料與其他媒材,譜寫出風情迥異的畫像詩句。
繁華巴黎.流動饗宴
讓我們先把時間回挪到1920年到1930年間的巴黎,那是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筆下一席流動的饗宴,吸引了無數的異鄉人前仆後繼而來,在街頭、咖啡廳、餐館到夜晚的小酒館、上流名媛所舉辦的沙龍宴會間流連忘返,進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繆斯女神。
在這一波逐夢的風潮中,時至今日仍是法國最著名的日本畫家——藤田嗣治早常玉幾年來到繁華糜爛的花都,為了融入當地生活,還取了一個法文名字Léonard,但很快地就靠著他過人且風格獨具的畫藝在巴黎站穩陣腳。他最常以貓、自己、女孩與女人為創作題材,尤其後者以日本畫的墨線勾勒她們的輪廓,藉以襯托出明亮的乳白色肌膚,展現華麗卻不浮誇的胴體之美,不僅深受眾人的喜愛,也成為他最顯著的藝術標誌。一如此處所見之《靜物》一作,即為藤田嗣治於1922年所畫,並於隔年將之贈予他的朋友Gustave Van de Woetyne留念。此件畫幅雖然不大,卻益發細膩地顯露了他的繪畫特色所在。喜歡閒逛跳蚤市場,蒐購一些可供入畫的物件玩意,藤田嗣治在此作中便是以一尊有著19世紀穿著與打扮的瓷偶來描繪,透過墨與油彩的融合運用來達到光影與明暗的起巧對比,使之彷彿活轉了過來,尤其右手微微撩起裙擺的姿態更是栩栩如生,足見其觀察之敏銳。直立的人形瓷偶又與前方橫放在繡花桌巾上的一支煙斗以及一盒火柴,形成和諧平穩的三角構圖,見其創作巧思之餘,也是藤田嗣治在巴黎生活起居的真實寫照。
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靜物》,油彩、墨、複合媒材畫布,27.8×24.6cm,1922,估價:HKD 700,000-1,00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常玉與林風眠都在1920年前後抵法,對於藝術的思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受到當時藝術風潮的洗禮,並將之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進而開拓出各自不同的藝術生涯。在巴黎度過數十載寒暑,最終客死異香的常玉曾經說過:「我們的軀體太過脆弱。」或許正是如此,同樣採取用墨法入畫,其以人體為題材的作品更多了幾分恣情放縱的流動感,這在輯中的《站姿裸女》、《回眸》兩件作品中尤其表露無遺。可以說,常玉所繪寫者並非純然眼前所見的對象,更多是精神上的觀照寫意,讓女體也如同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一般可臥可遊。
常玉,《站姿裸女》,鉛筆紙本,46.5×33 cm,估價:HKD 120,000-22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相較之下,林風眠在法國所待時間雖只短暫數年,對於當時以巴黎為中心的西方繪畫卻吸收得相當全面,這從他在回國擔任教職後大力鼓吹「調和中西藝術,創作時代藝術。」可見一斑,女性與女體也因此成為他創作的主要面向之一。像是畫於1965年的《照鏡仕女》一作雖以彩墨為之,畫中紫衣仕女所作打扮及手持銅鏡均為舊時所有,或者戲台上才能偶爾得見,但整體構圖之安排讓人物盤坐在畫面正中佔去絕大部分,並藉由後方往左右半敞的布簾來加強顏色對比等作法,無疑都源自他在巴黎所接受的美學教育。
輯中也收錄中國旅法女畫家賀慕群之作,其在法國旅居長達數十年,卻始終自外於時代潮流、致力於發展一己之藝術風格,所獲致之成就堪與潘玉良比肩。此處所見的《角力者》一作係其於1965年抵法後不久所做的「玩具系列」之一,描繪了兩名接近裸身的男子正彼此拉扯,試圖將對方摔倒在地卻僵持不下的場景。在未見表情的情況下,增添不少透過身體肌肉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外;另一方面,也巧妙地蘊藏了易經裡陰陽二氣揉雜變化混而為一的深刻意涵,實屬難得。
常玉,《回眸》,碳筆、鉛筆紙本,44×27cm,估價:HKD 100,000-15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當下亞洲.尋求解放
當下的亞洲對於身體認知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相關議題在晚近更是屢屢浮上檯面,成為眾人熱議的話題。對此,來自各地的藝術家有著更深刻的體驗,也紛紛試圖透過藝術創作來詰問,進而尋求突破跟解放的可能。
在這當中,中國藝術家羅中立想當然爾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其在1980年代的《父親》一作以巨碑式的宏偉構圖,情感飽滿而深沉地刻畫出中國農民的典型形象而一舉成名後,關注的焦點始終不曾離開過真實的人本身。這裡的《大巴山組畫之一——上梯的農婦》一作同樣以其所在的巴蜀鄉土人物入畫,畫中農婦背著竹簍,一手拿著油燈,還得一邊看顧著負在身面的幼童,小心翼翼地拾梯而上。微弱的光線清楚映照出農婦充滿慈愛關懷的眼神,十足令人動容。
台灣藝術家邱亞才雖非出自學院背景,卻通過廣泛的閱讀,使其人物肖像繪畫總顯得孤寂且憂鬱、內斂而沉靜,彷彿對於身處環境所發出的一聲聲喟嘆。像是完成於1994年的《凝思》一作,天藍色的背景前坐著一名身穿暗紫與暗藍色為基調、幾種紋樣重複的圓領衫,頭髮平切恰恰遮住眉毛的青年男子。他的雙手交併隱入衣服裡頭,眼睛望向右前方,卻似乎並未真正在看,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敘事因而中斷,只有百無聊賴的落寞情緒從畫面裡,逐漸向觀者蔓延開來。
賀慕群,《玩具系列》,油彩、畫布,63.8×44.8 cm,1969,估價:HKD 350,000-70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筆下的人物,在看似可愛的外表下,實則多以輕蔑的態度來質疑權威、反抗體制,展現透過創作來介入社會,促使現有環境有所改變的祈願與希望。從題名猶如標語般的《當你所言對我已無意義》一作即可看出端倪,畫中頭頸都包著繃帶的小女孩將頭別向一邊,雙眼緊閉不願面對所發生的一切,而下方的文字寫著:「媽媽到底怎麼了?」似乎暗示著現今社會越來越層出不窮的家暴事件,或是對於成人世界僵化的價值觀作出無聲卻沉重的抗議。
同時,菲律賓藝術家溫杜拿的《小怪獸》以自己的兒子為觀察對象,透過不同性質的圖像拼貼,試圖拋出在物質資訊爆炸時代下,人們該如何自處的提問。賴九岑《兩人同行的穿越太空之旅》以看似卡漫的人物設計,進行一場虛擬的太空之旅,身體在此不過是一個數位時代下的文化生產符號,卻刺激觀者更大的想像。此外,劉溢《靜思》、陳飛《小鳥》等作,也都傳達了對於當代藝術家對身體不同面向與程度的探索與想像。
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當你所言對我已無意義》,壓克力顏料、畫布,51×40 cm,1995,估價:HKD 2,500,000-3,50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或許身體總是受限於生理的法則,然而其比例與思想座標卻會不斷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挪移而變動,藝術家們盡可能地再現,或者想方設法來突破限制,將之轉化為既貼近又悖離現實的符號跟象徵,都成為迥然有別的構句邏輯。唯有經歷這一切,我們才能知曉「肉身毛髮皆為詩」,至於該採取什麼樣的觀點、視角,或者是姿態來閱讀,終究取決在你我身上。
羅納德.溫杜拿(Ronald Ventura),《小怪獸》,油彩紙本,119×152 cm,2011,估價:HKD 650,000-85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邱亞才,《少男》,油彩、畫布,192×130 cm,估價:HKD 900,000-1,50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羅中立,《大巴山組畫之一——上梯的農婦》,油彩、畫布,92.5×75 cm,2000,估價:HKD 1,200,000-1,600,000(中國嘉德(香港)提供)
Tags
張禮豪( 10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