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簡稱香港巴塞爾)不只是亞洲藏家不容錯過的盛會,還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藝術界與市場的頂尖人物。這個博覽會被公認為全球最重要的當代藝術沙龍,距離當時在瑞士拉開序幕已過了47年,本月23日至25日迎來第五屆香港巴塞爾。於此同時,香港亦有種類繁多的展覽與文化活動;如同博覽會官網的公告,在當週整座城市將有數百場文化活動,而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則由187家畫廊帶來3,000位藝術家的作品。相較於在瑞士(巴塞爾)與美國(邁阿密)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巴塞爾的獨特性是:一半的參展畫廊來自大亞洲地區(包括南太平洋);另一半則是西方盛名遠播的「招牌」像是:阿奎維拉(Acquavella)、阿波利卡-普拉贊(Applicat-Prazan)、布盧姆&布爾(Blum & Poe)、香塔勒.克魯塞爾(Chantal Crousel)、瑪麗安.古德曼(Mariann Goodman)、孔尼格(König)、西蒙.李(Simon Lee)、利森(Lisson)、馬博羅(Malborough)、卡梅爾.馬努爾(kamel mennour)、維多利亞.米羅(Victoria Miro)、娜塔莉.歐巴迪亞(Nathalie Obadia)、貝浩登(Perrotin)、達太.羅帕克(Thaddaeus Ropac)或是佩斯(Pace)等畫廊。而亞洲與西方各占一半的搭配顯得恰到好處;對亞洲藝術愛好者而言,如此的呈現帶來足夠的多樣性,使他們得以親近放眼全球的藝術主題,亦讓亞洲創作現況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香港之所以能擁抱全世界的藝術創作,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巴塞爾藝術展。
多樣化與全球化
香港順應的思維走向是拍品多樣化與需求全球化。這樣的定位不是來自於新興博物館的吸引力、或是西方畫廊在當地落腳的可看性,而主要奠基於香港巴塞爾的聲譽,以及在當地設置分部的拍賣公司開拓的市場。就實質成果而言,這些拍賣公司藉由將亞洲、西方藝術家合併呈現在他們的拍賣目錄上,明顯造就了品味的提升與收藏的多樣性。蘇富比精心策畫的「無界:當代藝術」如今已成為年度例行拍賣會,即是著眼於擴展市場。在2015年6月的一場拍賣會上,蘇富比提供的目錄除了有朱德群、趙無極、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之外,封塔納(Lucio Fontana)、拉夏培爾(David Lachapelle)、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與安迪.沃荷(Andy Warhol)亦名列其中。最後成果超越預期高標,約莫售出了六成的作品,相當振奮人心;不但整體斬獲遠遠超乎期待,還創造了4,150萬港幣,即相當於530萬美元的銷售額。2017年1月,另一場「無界:當代藝術」同時推出亞洲與西方的設計、藝術與攝影等作品。於是我們看到克洛德.萊蘭(Claude Lalanne)、草間彌生、李禹煥(Lee Ufan)、馬修(Georges Mathieu)、弗朗西斯(Sam Francis)、曾海文、趙無極、恩斯特(Max Ernst)與畢卡索(Pablo Picasso)的作品相互輝映毫不受限。這一次,蘇富比還集結了西方攝影裡的重量級代表:克雷格(Lucien Clergue)、威斯頓(Edward Weston)、柯特茲(André Kertész)以及紐頓(Helmut Newton)。這是個大膽的賭注,但最後獲得極大的成功,因為大多數的攝影作品都如預期找到新的買主。這一類的拍賣會提高了西方著名藝術家在亞洲的曝光度,此外,2016年西方藝術家在香港的最佳成交紀錄即由蘇富比取得:巴斯奇亞的《步兵》(Infantry, 1983),在2016年10月3日的拍賣會上以600萬美元成交。
對西方藝術精品而言,香港在藝術市場上仍擁有其新穎的位置,而且可說是個充滿活力、最具展望性的市場位置。以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為例:這位盛名遠播的藝術家在2014年才由蘇富比帶進香港拍賣會,當時他的兩件作品預估價格分別為10萬與20萬美元,卻沒有找到買主—因為市場尚未完全成熟。幾個月以後,伊斯特拍賣(Est-Ouest)採取另一種策略,推出他一些低於五千美元的小幅作品,這一次終於成功拍出。接著,再讓市場需求經過一年的時間來達到一定的穩定性。自此以後,凱斯.哈林的作品便在香港開始飆升為20萬甚至是50萬美元!「無界:當代藝術」拍賣會標記了西方藝術家在香港地位的轉捩點,無須走向極端或是利用購買狂潮。不管怎麼說,香港彷彿是亞洲拍賣的首席,為著全球的市場需求而努力著。
香港,難以抗拒的魅力
香港,難以抗拒的魅力
當然,拍賣會上的最佳收益首先是來自重要的中國藝術家而非西方創作者,2016年的成績可以為證。4月4日,崔如琢的《飛雪伴春》以3,950萬美元由保利香港拍出(這是香港2016年最佳銷售紀錄),而隔天在蘇富比拍賣會上,張大千的《桃源圖》(1982)則飆到3,490萬美元。這兩項新創紀錄的強度,說明了香港市場的實力以及對極高端市場造成的決定性影響。美商拍賣巨頭蘇富比在當地找到紮實的立足點,欲以西方經驗培植東南亞當代藝術家的市場;佳士得則同樣隨著香港市場的活躍而前進:這家英國公司在當地的第一場拍賣會始於1986年,但是真正踩穩腳步卻是2006年以後的事。別忘了在近期各式各樣的亮眼佳績之中,華裔法國藝術家朱德群的《雪霏霏》在2016年11月26日佳士得拍賣會上,以1,180萬美元刷新他個人的最高紀錄。其他拍賣公司也搭著順風車加入這股迷人的香港熱潮,在當地駐點;比如法國的艾德(Artcurial)即在2015年10月籌畫了「從巴黎到香港」拍賣會,作品涵蓋了古代、現代與當代的亞洲藝術,總成交額為820萬美元,堪稱圓滿。如今,對於市場上眾多能動者而言,香港的吸引力更勝以往,尤其它能挺住當前的中國經濟危機。而這些成功的銷售,特別要歸功於在當地設點的拍賣公司策略性地重新定位,他們也大幅提高日本、韓國與東南亞藝術家的能見度。
香港,難以抗拒的魅力
吸引力,無法抗拒的能量
六年前香港刮起一股不容忽視的熱潮,即西方重要畫廊在當地的設點。2011年初,足跡已遍佈紐約、比佛利山莊、雅典、聖地牙哥、日內瓦、倫敦、巴黎與羅馬的高古軒(Gagosian),在香港落腳的第一檔展覽便推出赫斯特(Damien Hirst)。同時期,馬凌(Edouard Malingue)亦成立其第一家畫廊,內部空間乃由著名的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所設計;德薩畫廊(De Sarthe Fine Art)則展出像是畢卡索或是拉夏培爾的作品。2012年,白立方(White Cube)在中環心臟地帶踩點,邀請英國建築師梅伊班克與馬修斯(Maybank & Matthews)設計其畫廊空間,這是第一個在香港擁有如此寬敞空間(約151坪)的西方畫廊。不過貝浩登(Emmanuel Perrotin)也不落人後,在干諾道開設了一家更大的畫廊(2012年5月,其空間約為197坪),推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家精選。位居世界藝術拍賣市場第四強,香港成功的關鍵,始終來自國際化。
做為一特殊的國際平台且在經濟波動紛擾之中仍屹立不搖,香港目前位居亞洲藝術市場買賣第二把交椅,僅次於北京。香港市場的活躍,來自當地重要買家的關注、拍賣公司所提供的吸睛作品,以及即將展開的第五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帶來的效益。
香港,難以抗拒的魅力
artprice( 16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