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下旬,亞洲藝壇便迎來年度盛事——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至今已經來到了第七屆,本次展會共匯聚了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共242間優秀的國際畫廊參與。典藏ARTouch搶先帶您一覽香港巴塞爾展會現場開放盛況,一窺今屆的展會亮點作品。
2019年香港巴塞爾展會首日預展,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也來參與年度藝術盛會。(本刊資料室)
拉蒂法.艾霞克茜(Latifa Echakhch) ,《剝奪》(La dépossession), 2014。(本刊資料室)
首先,展會現場一樓「藝聚空間」(Encounters)EN4展位呈現拉蒂法.艾霞克茜(Latifa Echakhch)的作品《剝奪》,此作品猶如一正在瓦解、墜落的天空。藍色的舞台佈景布面上繪出朵朵白雲,彷彿床邊的裙子,散落在地面。該作品的皺褶有層次地鋪折於地,猶如在未完成狀態的巨型畫布,又仿若17世紀法國藝術家尼可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筆下的天空,又或是戲劇黃金年代裡被遺棄而未能圓滿落幕的演出,透出淡淡的憂傷。
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我們要去哪裡?》(Where Are We Going?),2017-2018。(本刊資料室)
展會現場三樓「藝聚空間」(Encounters)EN7展區展出的是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的限地裝置《我們要去哪裡?》(Where Are We Going?)。作品中,來自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船隻猶如在空間中航行而過,船隻用黑鐵和白色塑膠棉線造成,看似鉛筆畫的模樣,從天花板懸吊下來,從海底逆流而上,終於變成了天空中的片片雲朵。鹽田千春曾說到,「這件作品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它們有時有形、有時無形;有時空、有時滿;有時光亮、有時晦暗。所有船隻都順着同一方向,前往未知的目的地。」象徵純潔與平靜的白色,在作品中也昭示著空白與虛無。在堅信命運中的不確定性狀態下,如同我們坐上承載夢想與希望的船隻,渡過時間之海去尋找一個未知的目的地。
來自上海的Bank畫廊展出的林明弘2012年的作品《Unlimited》。(本刊資料室)
來自上海的Bank畫廊位於3D36展位,此次帶來林壽宇與林明弘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林壽宇為台灣的極簡主義大師與現代主義的濫傷,作品在現成物的調度與調配中,展現出屬於「物」的力量,紅色鋼板烤漆作品《塑造》於展場中劃一地排開與堆疊,在熙來人往的展會現場,給出視覺上的力道。相較於現成物與極簡的脈絡,林明弘的繪畫作品《Unlimited》,懸掛在與畫作同樣「色澤」展牆底色上,更挑戰了日常的界限,凸現了圖像、圖畫與符號在繪畫平面性與視覺平面性裡,美學意義的深度。
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於策展角落(Kabinett)的作品一景。(本刊資料室)
英國格拉斯哥的畫廊The Modern Institute旁邊的「策展角落」(Kabinett)是英國藝術家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為展會特別創作的裝置作品。其中包含《暮色:一齣由兩位演員、三位音樂家、一位舞蹈演員、八個面具(及一套驢偶戲服)組成的戲劇》,在傳統與前衛對話的情境下,展開一場歷史、神話和現代主義之間戲劇化的爭鬥。作品中的面具或服裝代表着九個角色,透過劇作家葉慈(William Butler Yeats)1916年的劇作《鷹井之畔》而互為關聯。藝術家將某一特定時刻生活在倫敦的人們,視為劇作產生的引子,藉著藝術實驗對抗一種之於戰爭的恐懼情緒。九個角色在斯塔林的另一作品《暮色:思維導圖》之中現身於一棵黑樹上,隱喻戰後滿目瘡痍的景象。
徐震® 《天下-2812NH0174》(Under Heaven-2812NH0174), 2017。(本刊資料室)
貝浩登畫廊(Perrotin)於展位1D23呈現中國藝術家徐震®的作品《天下-2812NH0174》。「天下」是徐震最著名的繪畫系列之一,亦曾作為2014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展(Armory Show)的亮點作品而廣受好評。猶似剛出爐的新鮮蛋糕上一層濃厚的裱花奶油,令人口舌生津的食物色澤與奶油般攪拌、融合的花形,呈現出一種愉悅、瘋狂的感受性,作品在具有相同性質的現實中,共同構成了一種異常奇妙的刺激感受。與此同時,貝浩登畫廊香港空間也正在展出徐震®的個展「輝煌」,同樣也呈現了「天下」系列的兩件作品,演示出一種「過度美麗」的視覺衝擊。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A+ Contemporary)帶來台灣藝術家彭奕軒的作品。(本刊資料室)
以白板為基底材,白板筆為繪畫媒材,位於1C50展位的亞洲當代藝術空間(A+ Contemporary)帶來台灣藝術家彭奕軒的作品。彭奕軒蒐集自1996年開始,台灣經歷災難事件的新聞影像,三張作品《非永久性的標記》系列中,叩問著架上畫與寫生的美學傳統,更在命名裡,用媒材思考影像的媒介特質,「下一秒就稍縱即逝」的感覺,呼應著記憶的不穩定性,也呼應著「人為」之於當代影像的「中介性」與「速度感」,而災難影像與台灣的關係,是集體記憶,也是集體遺忘。透過事件的記錄與抹除,亦建構了關於台灣的主體性認知。
艾默格林與德拉塞特(Elmgreen & Dragset)的作品《空中城市》(City in the Sky)。(本刊資料室)
北歐藝術家雙人組艾默格林與德拉塞特(Elmgreen & Dragset),是今年香港巴塞爾最受關注的藝術家之一,從義大利Massimo De Carolo畫廊在畢打行的個展,再到香港巴塞爾「藝聚空間」(Encounters)EN3的超大型作品《空中城市》(City in the Sky),都吸引人們目光。這件作品裡的大樓原形,來自香港、上海與倫敦,是藝術家特定為此次展會創作。當代的城市景觀,到底是什麼模樣?這組倒置的空中城市,提供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此作定價約70萬美元。
張曉剛,《椅子上的人5號》。(本刊資料室)
張曉剛為中國當代的代表藝術家之一。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將張曉剛去年在紐約的全新創作帶到了今屆的香港巴塞爾。這兩年,張曉剛再重回紙本創作,透過拼貼,將不同形狀的紙片、書頁碎片「壓」到畫中,邊緣的不規則,讓作品像是殘片。紙片一層又層的裝裱,這對張曉剛來說就是一種時間的延續。而這,恰也是藝術家從血緣大家庭系列裡,那條牽引著人們血脈的紅線,延續著藝術家作品帶給我們的時間記憶。《椅子上的人5號》,兩人握槍面向未知,站在立足不穩的椅凳上,反射了藝術家所思所想。此作定價約落在30萬美元左右範圍。
Galerie Neugerriemschneider展出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的作品《光合物質集合體》(Light matter collective)。(本刊資料室)
只要有光,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的作品,就能變化萬千。位於1B18展位的Galerie Neugerriemschneider本次展出三件埃利亞松之作,位於主走道的《光合物質集合體》(Light matter collective),是藝術家今年的最新力作。透過光影的變化,及觀看時的腳步移動,就能一步一影的產生迥異的鏡面變化,這就是埃利亞松作品的魅力。來到此作之前,我們稍稍離作品遠一些,由左走到右、再由右走到左,一顆顆圓珠裡映射出的,就是瞬時的變化。埃利亞松的《光合物質集合體》具體象徵了萬物唯一的不變,就是變。此作定價約45萬歐元。
「藝聚空間」(Encounters)的李昢(Lee Bul)作品《Willing To Be Vulnerable-Metalized Balloon, 2019》。(本刊資料室)
進入巴塞爾展會的主展區,很難不被位於EN1展區的一艘齊柏林飛船吸引。這件由尼龍綢布充氣而成,外表為鋁箔塗裝的飛船,是韓國女藝術家李昢(Lee Bul)2019年的作品《Willing To Be Vulnerable-Metalized Balloon》。巨大的氣球飄浮於空中,當燈光更為幽冷,就仿如是鋼鐵打造的飛船。這件作品是李昢對世紀悲劇齊柏林飛船墜毀的反思。人類是不是一直在追逐一些難以企及、實現的夢想呢?這個過程會不會帶來毀滅?作品尤其讓人想到,當人工智慧(AI)愈來愈強大,我們最終會走向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此作定價約20萬美元,總共製作三個版次。
托尼.艾伯特(Tony Albert)《本地人的家》,鋼件上裝上壓克力、復刻工藝品,2019。(本刊資料室)
澳大利亞藝術家托尼.艾伯特(Tony Albert)帶來了新作《本地人的家》。位於EN12的展位上,大量的物件與現成物被裝置在房屋型的木作結構中,牆面上由諸多碗盤、裝飾品等組成「NATIVE」的字樣。當本土意識被強調時,直指著澳洲原住民和原住民文化如何被歷史所描述,更甚者,被標本與樣本化,藝術家從一些圍繞殖民主義的個人和集體歷史,質疑我們如何對澳洲原住民作出理解、想像與差異的認識。在屋內與屋外間,交織了凝視與被凝視,當局者之於局外人的視野。
《平面(熱烈)》帆布油畫、黃麻,尺寸不定,2019。(本刊資料室)
彌載映1960年出生於泰國清邁,曾於泰國藝術大學(Silpakorn University)學習繪畫。繪畫的過程對藝術家而言,彷彿一種冥想形式,此次展出今年新的大型繪畫裝置《平面(熱烈)》,該作靈感源自香港本身,傳達了城市的速度感與重商主義下,資訊傳遞爆炸的氛圍,而單幅或多幅的垂掛組合,亦是光影的另類表達、繽紛厚重的油彩,隨著畫布擺盪,除了視覺上的衝擊之外,更瀰漫著油彩的味道,油彩的材質性,在不同的感官之間流竄,更在空間內,區分了不同空間的層次,讓觀者得以穿梭在作品之中。
Tags
ARTouch編輯部( 1664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