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清翫二十周年】誰是李希特的門徒

【清翫二十周年】誰是李希特的門徒

說李希特(Gerhard Richter)是影響中國當代藝術家最深的人,真的一點也不為過。中國藝術家們懷著仰慕口氣討論李希特,也見過798藝術區路邊滿是跟磚頭一樣厚的山寨畫冊。張曉剛更曾公開表明《大家庭》系列取法於李希特對歷史照片進行的二度創作,結合照相機觀看效果和傳統油畫的手繪手法。更關鍵的是,李希特官方網站上除了英文、法文、德文,還提供了中文版本!

此次清翫雅集現當代油畫展品,李希特《Aunt Marianne》一作,可惜因作品仍在國外等諸多
因素,無法讓國內大眾親眼目睹,殊為可惜。清翫大展若從李希特的角度切入,可發現中國當代諸多知名藝術家,可都是另類的李希特門生。

說李希特(Gerhard Richter)是影響中國當代藝術家最深的人,真的一點也不為過。中國藝術家們懷著仰慕口氣討論李希特,也見過798藝術區路邊滿是跟磚頭一樣厚的山寨畫冊。張曉剛更曾公開表明《大家庭》系列取法於李希特對歷史照片進行的二度創作,結合照相機觀看效果和傳統油畫的手繪手法。更關鍵的是,李希特官方網站上除了英文、法文、德文,還提供了中文版本!

李希特,《Aunt Marianne》,油彩、畫布,100 × 115cm,1965。(清翫雅集提供)

李希特研究如何在具象和抽象之間反覆轉換,始終在多樣風格中對藝術史關鍵問題,進行探索和質疑。他自1960年代起以照片式的繪畫揚名,總是以精明的技法達到虛焦的效果來和攝影區分,鍾愛灰色,介於黑白兩極之間,態度永遠曖昧。

早年中國對李希特的介紹遠遠不夠,可能是因為其多變的風格不符合中國藝術家統一性、系列性的創作風格;中國講求的是個人風格以及符號,「風格不明顯、概念不明確、沒有是與非」的李希特很難成為公開場合中被討論的對象。

李希特,《抽象》,油彩、畫布,235×210×9 cm,1990。(清翫雅集提供)

2008年5月15日,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李希特從1963年起創作的56件原作,展覽預告上寫著:「李希特使用和模擬拍壞的照片所畫的油畫,成為中國當代年輕藝術家參照和挪用的經典,他對中國當代藝術和藝術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官方說法一出,加上張曉剛及曾梵志在市場獲得巨大成功後承認自己受到深遠的影響,李希特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偶像一事獲得認證,就此,中國現在有成千上萬的藝術家在模仿和學習李希特的畫風和風格。

2008年第06期的《中國美術館》雜誌,文中探討李希特為何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影響如此巨大,官方認為:「李希特作品反映出社會體制轉型中的特殊性,比如德國歷史以及曾經居於主流位置的意識型態的審視與反思,對現狀的思考和批判。」李希特的成長、教育背景獲得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認同,同樣曾被困在意識型態裡,同樣渴望見到彼岸的另一種藝術,更重要的是,師法李希特的繪畫語言更容易讓西方人看得懂,這等同於成功與國際接軌。


本文原刊載於《典藏投資》2012年10月號60期

吳亞男(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