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 「我們在家」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創造新典範 | 典藏ARTouch.com
正在閱讀
公共藝術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 「我們在家」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創造新典範

公共藝術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 「我們在家」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創造新典範

臺北市最大社宅「廣慈」,跳脫傳統公共藝術框架,透過「我們在家」計畫五年的深耕,將藝術深度融入社區日常。近日舉辦成果展,讓「在藝術中棲居」的理念,有了更為深層的體現。

提到「公共藝術」,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坐落在城市街角、廣場或建築外牆的一件(或數件)作品。根據臺灣多年來的實務經驗,我們不難看到「公共藝術」侷限於營建工程驗收法規所規範的形式,彷彿只要在公共空間豎立或懸掛作品,便完成了政府採購與藝術結合的指標。但「公共藝術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這樣的問題,正被廣慈社宅這個大型社會住宅的藝術計畫所翻轉。

自2020年起,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攜手禾磊藝術,於信義區的廣慈社宅啟動了「我們在家(We Are Home):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這個計畫不僅規模龐大,也展現出與一般公共藝術案截然不同的思維:它並非僅著重「作品」或「景觀設置」,而是以人為核心,真正把藝術帶進社區日常,並以社會工程的方式讓新、舊住戶得以參與和共創,最終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裡,醞釀出溫暖厚實的社群文化。此次於1月9日至2月10日舉辦的成果展,呈現了該計畫五年多來的經歷與成果,讓「在藝術中棲居」的理念,有了更為深層的體現。

展期限定展品,游文富的《溫暖的載體》。 (攝影:梁豫漳;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展期限定展品,游文富的《溫暖的載體》。 (攝影:梁豫漳;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從臺北市社會住宅公共藝術先期規劃諮詢到後續執行小組均擔任委員的龔書章於今(10)日開幕致詞時以「廣慈的公共藝術具有新的典範性」作為註解,並認為其各種非典型的作品與活動重新定義了藝術家、設計師和居民之間的共創關係。而今日的「完成」,其實是一個「開始」;廣慈的公共藝術將正式交給當地居民,持續有機地生成與改變。禾磊藝術策展人吳慧貞也表示,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是一個實驗性計畫,需要思考的是公共藝術可以扮演什麼樣的功能?呈現什麼樣態?尤其是面對這麼大批短時間內要遷入,一次三年、最多六年的住宅文化,如何安放他們的身心?「所以不管是我們的公共藝術,永久性的或是一些臨時性的活動,或者我們稱之為藝術社會工程的這些軟體計畫,都希望能夠讓他們累積對環境、對人的信賴跟安心的感覺。」

拉姆・卡齊爾(Ram Katzir)的創作《書寫未來》。(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拉姆・卡齊爾(Ram Katzir)的創作《書寫未來》。(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社區營造的藝術實踐:廣慈三年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緣起

座落於臺北市信義區福德街旁,廣慈社宅的前身為廣慈博愛院和福德平宅,其周邊散落著埤塘、濕地、郊山,亦曾處於瑠公圳支渠末端,因而是臺北城發展較緩、帶有邊陲性格的區域。博愛院曾是收容貧病遊民的場所,而平宅則提供低收入戶居住,因此這片土地與弱勢族群的生活緊密相連,承載著濃厚的社會公益色彩。今日廣慈社宅是臺北市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佔地達6.4公頃,提供超過1,500戶住家。其居民固然有社經弱勢者入住,但也不乏附近就業、上學的一般居民。因此,如何打造一個多元、共融的居住環境,便成為禾磊藝術在計畫之初設定的目標。以「我們在家」為題,聚焦於關係美學和環境美學,計畫期間禾磊尚且實際駐地於一側的「福德聚場」,設計了一系列帶狀的社區實驗課程,包括私廚計畫、園藝療癒、藝術家駐地創作等,讓藝術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藉此一步步形塑新廣慈人對家的認同,並聯繫起新住戶與舊社群、社宅與社會、人與環境間的疏離關係。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社區生活,也為公共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義。

藝術社會工程:五年耕耘,連結社區

此次展覽以影像精華呈現五大「藝術社會工程」系列工作坊的歷程,看到計畫如何透過長時、帶狀的社區實驗課程,滲入居民日常、消弭彼此隔閡。除此之外,同時展示2件展期限定創作與總計18件永久性及臨時性裝置,從散落整個社宅700多棵喬木身上的植物標示,到電箱彩繪、地畫、壁繪、廊亭等,塑造屬於該地精神與生活的地標。

彭冠傑於變電箱上的臨時性作品《祝》。 (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彭冠傑於變電箱上的臨時性作品《祝》。 (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中的「藝術社會工程」共有五大工作坊,從味覺分享、手作創意、園藝行動、身心探索到藝術進駐,環環相扣地構築出深層的社區凝聚。「藝術活水」私廚計畫邀請婦女扶助對象分享家常菜,住民們透過品嘗料理交換記憶與故事,串起彼此的情感羈絆。「大量交織」鼓勵居民彼此交換書籍、食譜、手藝等,展出的作品也曾在住戶家中「遊牧」展出,帶來一期一會的美好陪伴。「綠色行動」帶領居民耕種蔬果、學習園藝,讓學員在自然相伴中累積療癒能量,共同打造一個綠意盎然、屬於社區的療癒花園與休憩空間。「社會處方箋」透過聲音、舞蹈或即興表演等方式,引導參與者覺察身體與情緒,進而獲得內在的支持。「進駐創作」則集合九組國內外藝術家,以聲光、插畫、空間裝置等多元媒材,回應此地遺留的礦區、水圳及社福歷史,喚起人們對土地的記憶和情感。多達135場的五大工作坊彼此交織,使廣慈社宅居民在活動中由陌生轉為熟悉,從分散成為凝聚,共同推進「我們在家」的理想圖景。

空間識別裝置—樹牌。 (攝影/朱貽安)
空間識別裝置—樹牌。 (攝影/朱貽安)

展期限定作品:「遷徙博物館」,聆聽夢的聲音

「遷徙博物館」是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成果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展期限定作品之一,它以獨特的聲鏡劇場形式,呈現社區居民的夢境和記憶,邀請觀眾走入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

博物館的主體結構由德國藝術家佛羅里安.克拉爾(Florian Claar)設計,結合金屬、木構與聲學技術,搭建成開放式聲鏡劇場《Wall of Voices》,再搭配音樂人林強取材自十多位受訪居民夢境敘事而創作的電子音樂《聽夢I-夢迴》,共同形塑出一座關於「遷徙」的感官場域。整個展品彷彿一座蘊含真實訪談、聲響與想像的時空容器,引導觀者穿梭於各種夢境碎片與人生記憶之間,裡面有有希望、有挫折、有恐懼,但也有無畏的勇氣。這個臨時卻深具情感張力的「博物館」,意在讓個體省思「安頓」何以成為社會住宅裡的核心命題,也在藝術氛圍中回望自我、凝視城市,重新探問「家」究竟如何被定義與感知。

噪咖藝術、吳秉聖合力於佛羅里安.克拉爾(Florian Claar)構築的開放式聲鏡劇場《Wall of Voices》中,打造光影作品《牽繫》。開幕之夜吸引眾多居民前來觀賞。(攝影/朱貽安)
噪咖藝術、吳秉聖合力於佛羅里安.克拉爾(Florian Claar)構築的開放式聲鏡劇場《Wall of Voices》中,打造光影作品《牽繫》。開幕之夜吸引眾多居民前來觀賞。(攝影/朱貽安)

與環境共生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成果展中,除了展期限定的作品外,更涵蓋了18件永久性及臨時性裝置藝術,這些作品散佈於社宅的室內外空間,與環境巧妙融合,成為社區獨特的風景。

戶外作品多與周圍環境元素相互呼應,展現出多元的創作風格。梁豫漳的《流亭》以簡約的線條和耐候鋼材質,打造出兼具實用與美觀的休憩空間,成為居民互動的重要節點。林聖峰的《大樹下的山水客廳》則以波浪狀的鋼筋,創造出如同山水畫般的意境,與自然光影相互輝映,為社區增添詩意。

站在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下方仰望天空。(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站在嶼山工房林聖峰《大樹下的山水客廳》下方仰望天空。(圖片提供:禾磊藝術)

徐永旭的《光之巢》以溫暖的陶土材質,塑造出四座峽谷雕塑,不僅呼應地勢,也象徵著家的包容與溫暖。邱承宏的《採光》將植物的形象刻劃在混凝土浮雕上,與灑落的陽光形成美麗的光影變化,展現出時間與自然的巧妙結合。曾令理的《孢燈》則以不鏽鋼材質模擬蕈菇和孢子的形態,與基地西緣的綠意相映成趣,為社區增添活潑的氣息。

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攝影/朱貽安)
偶然設計曾令理《孢燈》。(攝影/朱貽安)

彭冠傑的《祝》來自附近奉天宮、慈惠堂的啟發,以神秘圖騰的形式,將祈福的意象融入社區環境中。旅居荷蘭的以色列藝術家拉姆.卡齊爾(Ram Katzir)的《書寫未來》從觀察手相的風俗出發,於三棟社宅包夾的廣場鑲嵌了巨幅地畫《書寫未來》,無論是向下眺望或從平面看往遠方的101大樓時,都能讀出「描繪自己的未來」的想望。蔡慧盈的《揚揚》則是由居民共同參與創作的旗幟,象徵著家的記憶和社區的凝聚力。

鄒駿昇《共生》,位於「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大廳。(攝影/朱貽安)
鄒駿昇《共生》,位於「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大廳。(攝影/朱貽安)

步入建物,位於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大廳牆面上的繪畫《共生》,由鄒駿昇描繪四獸山所代表的神獸,隱含動物與人類、生態與聚落間共生的永續議題,也將是日後唯一一件無需預約參觀的室內作品。信義南港少年服務中心由李維皓、許敬柔創作的《盈盈》,以特製不鏽鋼板折射天光,製造出宛如水中游魚的熠熠鱗光,鼓舞出入其中的極限運動少年們,勇於迎向挑戰,破浪前行。

李維皓、許敬柔《盈盈》位於社福大樓2F的「信義南港少年服務中心」。(攝影/朱貽安)
李維皓、許敬柔《盈盈》位於社福大樓2F的「信義南港少年服務中心」。(攝影/朱貽安)

含納眾多社福單位的衛福大樓則雲集最多作品。包括山由社創作,需抬頭仰望的《描海》,鼓勵觀者適時拋開成見,切換至嶄新的視點。五樓社福中心諮商空間的柔和光源與地景,是由李維皓、許敬柔協同專業諮商師創作的《沐浴》。三樓南區輔具中心、七樓臺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的壁面,懸掛《請跟我說》和《廣慈的天空》兩件抽象、幾何風格的畫作。長居臺灣的日本藝術家大塚麻子,特地在繪畫中選用四獸山繽紛色彩,替空間平添了一絲活潑氣息。

山由社《描海》,位於社福大樓7F。(攝影/朱貽安)
山由社《描海》,位於社福大樓7F。(攝影/朱貽安)

如果問:「藝術有何用?」或許廣慈公共藝術計畫正巧告訴了我們,在「美化工程」之外,藝術,可以如何成為滋養社區的溫暖力量。


We Are Home: 廣慈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成果展

展期:2025.01.09-02.10
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7:00
地點:廣慈社會住宅公共區域,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86號

開幕活動:《遷徙博物館》
時間:1/10(五)18:00-19:55,1/11(六)-1/12(日)18:00-19:45
地點:廣慈社宅北側綠帶廣場
演出者:林強、台北室內合唱團、噪咖藝術&吳秉聖
報名方式:自由參加

朱貽安(Yian Chu)( 134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 Default Comments (0)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