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隨運河輪轉的城:台南與中國城

隨運河輪轉的城:台南與中國城

自2002年開始,市政府針對運河周邊的發展開始提出相關計畫,從「台南市綜合發展計畫」裡「中國城整體規畫再發展計畫」的打通運河盲段規畫中國城為碼頭商務大樓等、2006年的「台南市運河再生計畫」中的第六項「都市更新計畫」預計辦理中國城與運河星鑽計畫,到2009年的「中國城都市更新開發先期規畫評估」裡明確提出中國城阻絕由中正路眺望運河景色之視野,建議恢復昔日運河盲段親水機能。
古運河
城市初始的通行與發展
河流與城市的關係是血脈相連的。做為台灣最古老的城市,台南與周遭的往來依傍河灣而得以發展,最早始於荷蘭時期,介於赤崁與安平的台江灣,已是舟船往來頻繁,溝通兩聚落並發展為中國、日本貨物的海上轉運樞紐。在明鄭時期,安平港水道日漸淤淺,人船改由地理位置稍微偏北的鹿耳門港出入。於是鹿耳門、安平、赤崁成為台江灣三大港口,也是台南市境內發展最早的三處聚落。而清代的港道從西區五條港通到安平北邊的四草湖,是殘餘的台江內海,當時大船都停泊在此,明末清初,坐船航渡台江內海,都在今永福路與民權路的大井頭登岸。台灣縣志:「大井頭在西定坊,來台之人在此登岸,名曰大井頭是也,開闢以來,生聚日繁,商賈日盛,填海為宅,市肆分錯,距海不啻一里遙矣。」西元1864年,台灣府開港後,洋行都設在安平,洋商從鹽水溪口往舊運河通府城五條港進行貿易。
新運河
日治時期的水岸生活
在日治時期,由於五條港至安平的港道逐漸淤塞,尤其洪水來臨時,附近的河流常帶來大量泥沙,再因受風浪、海流的影響,泥沙沉積的細長沙洲造成港口航道經常淤塞,做為商港已用途不大,且港口位置變動不定。大正初年為籌謀台灣南部物產之運銷及漁業發展,日本政府便積極覓地興建新的水道與港口,決定在安平路南側(平行於舊運河南側)挖新運河,安平稅關從鹽水溪口移至新運河船塢,於大正11年4月14日動工(西元1922年),新運河全長3,782公尺,寬37公尺,退潮時是1.8公尺,總經費75萬日元,由台灣總督府技師松本虎太(Torata Matsumoto)設計,分別由台南安平兩地同時開挖,歷經四年於大正15年(西元1926年)新運河通航,原河道則稱為舊運河(遺跡在今協進國小後方,沿民權路四段到安平)。
〈日治時期新運河動工報導〉,《台南新報》,大正15年4月25五日,第8695號。
台南文史工作者蔡顯隆提到,新運河碼頭邊設有一座「精神堡壘」,四面各有標準鐘和標語,分別寫著「驅逐俄寇」、「打回大陸」、「光復中華」與「還我河山」等口號,象徵當時的時代精神與民族情操,做為地標是當時買船票和民眾相約聚集之處:在精神堡壘買票搭「五毛錢砰砰船」柴油船到安平碼頭觀光。而周邊則是「新町」(Shimmachi),為台南過去有名的風化區,一旁的漁市場則是在碼頭完工後十年所興建的。新運河開通帶來台南產業發展的機會。初期,維持數百年來台南與福建的帆船貿易,並使台南成為台灣與日本輪船航線的中繼站,也是當時澎湖海域漁撈作業船隻最好的避風港;同時,台南運河也是台南市民最佳的休閒去處,每年端午節,運河上會有划龍舟活動。
中國城
聳立的城中城與消逝於生活的運河
過去,中國城的所在地是運河的「盲段」。早在日治時期一直到1970年代,北邊和南邊(運河南街和運河北街)有許多漁貨買賣,澎湖或外地來的漁船也在這邊補充他們在海上的乾糧和器具支援。然而,由於港外淤塞,漸不能行船,終於廢港,運河航運受到影響,雖然在三鯤鯓又開新港,但漁業逐漸衰退,運河失去航運功能,都市廢水又排入,變成又髒又臭的大水溝。1977年,市府決定將運河盲段水域填平,並由台北房屋建設得標興建,李祖原建築師設計,蓋起外觀仿中國傳統式建築的「中國城」,於1983年完工。
台北房屋銷售中國城的刊物,圖為中國城內部商場模擬圖。
1980年代聳立於運河邊的中國城,佔地約3,000坪,做為住商混合的大型建築,發展出三大特色:商店街、地下街和大戲院,但卻與水岸生活毫無相關。商店街為前棟與後棟一樓的店面,分外圍與內街;地下街(由中正路底端樓梯為入口),依順序可分為飲食區、百貨區、冰宮、遊樂場等,位於運河邊的出入口則可抵達中國城戲院。做為當時台南第一條地下街,其獨特的營業模式改變了台南人對逛街的思維,全盛時期與小北商場同為台南著名的小吃集散地。(註4)提到1980年代中國城的出現,居住於此有30年的李郡河先生說道:
在中國城之前,每一年的尾牙到元宵,約一個月的時間,從中正路到運河盲段這一段路是封路做為年貨大街,大家都必須要搶著去抽籤、拿攤位,當時就有人想說,如果這些做生意的榮景,可以整年都延續下來會有多好。
中國城剛開幕的時候非常繁榮,以前從西門路下公車後,走到海安路至少要走25分鐘,人潮非常擁擠。過去沒有週休二日,禮拜日人潮最多,每逢週五、六日時,就有人來說:「你的門口可不可以讓我寄車?」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最多。以前在這裡的攤販,幾乎是工作一天半就可以過很好日子。那是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很多大老闆一個晚上花20萬眼睛都不眨一下。當時位於地下一樓的太子冰宮非常擁擠,與其是溜冰場,或者更應該稱為「走冰場」。但出入人口複雜因此常常發生打架事件,有好幾人在打架後送到醫院不治身亡。那邊繁榮的光景大約有十幾年,在民國80年左右冰宮拆除,失去特色後影響地下街人潮,後來改為電動遊樂場,又改成親子堡,接下來的營業項目則愈來愈走偏向賭博性玩具。
而中國城後棟的11樓,則有知名歌星文夏所經營的文夏音樂城,與其胞弟經營的凱薩音樂城,不僅為當時帶動流行文化的指標之地,中國城在1980年至1990年代期間,也做為台南居民的消費娛樂重心,甚至是外縣市青年遊玩的朝聖之地。
中國城鳥瞰全景。
然而,中國城的沒落,大約是從1990年代開始。歸納幾種說法,大多包含以下幾種原因:(1)1992年在台南市長施治明市府的規畫下,興建海安路地下街工程與拓寬計畫,使得中國城與中正路的人潮被截斷,走到中國城需繞路而行,中國城的人潮逐漸衰減,轉而沒落。中國城後期剩下後方的戲院仍稍有客源,至於地下街早已寥落。(2)1996年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1997年遠東百貨、2000年FOCUS時尚流行館開幕,百貨公司的型態不僅改變消費習慣,其帶來的人潮及商機將火車站商圈的繁榮程度推向高峰,成為台南市發展的重要商圈。(3)中國城內部亦面臨管理與居住的諸多問題,台北房屋與董事長葉條輝,在中國城興建時即宣告破產倒閉,當時由四大公司接手聯保償債:國泰人壽、國華人壽、鈴木機車、長億建設,中國城中的銷售空屋即分與這些公司,導致後續有以低廉價格出清整樓層房屋予賓館業者經營主題旅館和KTV等營業項目,甚至有「一樓一鳳」的特種行業進駐。在當時沒有管理委員會成立的狀態中,大樓、地下街、店面等各自為政,治安與管理皆產生很大的問題。
星鑽計畫
重回運河水岸的都市未來
面對已落魄多年的中國城,居民說到,「中國城這裡,政府說要都更已經十幾年了,商家不敢進駐,人潮亦不再聚集」。自2002年開始,市政府針對運河周邊的發展開始提出相關計畫,從「台南市綜合發展計畫」裡「中國城整體規畫再發展計畫」的打通運河盲段規畫中國城為碼頭商務大樓等、2006年的「台南市運河再生計畫」中的第六項「都市更新計畫」預計辦理中國城與運河星鑽計畫,到2009年的「中國城都市更新開發先期規畫評估」裡明確提出中國城阻絕由中正路眺望運河景色之視野,建議恢復昔日運河盲段親水機能。
在2015年「府城軸帶-地景改造國際競圖」的簡報中,追溯運河於清代和日治時期發展的歷史脈絡,明確說明將以「跨區區段徵收方式進行開發,未來中國城商場將拆除,並規畫為親水廣場,藉此打開水岸的可視性,並拉近市民與運河水岸的距離」,這樣的變動在市府的設計規畫下,預計為市民提供大型開放廣場,重現觀夕場所,創造舊城區再發展與復甦機會。
2015年底,在中國城確定拆除、居民已陸續遷出之際,「運河星鑽跨河橋樑新建工程」已新建兩座跨河橋樑,對岸的興南國小已搬遷且原校舍拆除。在噴滿「已點交(附上日期)」的中國城內,留有過去十幾年來居民、商家、消費者的物件,看似倉皇搬走,最後一位遷走的居民李郡河先生便說到政府只有給予兩週的時間搬遷,但其實有更多無人居住的屋內早已覆蓋上一層厚實的鴿子排泄物。聳立於城中的中國城只短短地存在了30年,雖然曾經繁榮一時,但在完工後十多年它便已成為政府口中的「城市毒瘤」。
然而,對於台南的現代化與都市計畫來說,從日治時期的運河興建到1980年代的城市規畫,再到2000年後的星鑽計畫,中國城折射並回應了近百年來不同政府(官方)對於美好城市的想像和景觀建構,連結並形塑時代性的潮流文化、消費型態和居住需求,也明確但黯然地指涉出城市規畫與居民集體記憶建構的方式。
賴依欣( 1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