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在臉書上瀏覽過李霽的花藝作品,即便當時市面上已出現數間品質不錯的花藝規畫店鋪,仍藝術雜誌編輯式的體悟到,他處理花藝的手法是更接近一種「類創作」的材質堆疊。其對於造型與細緻層次排列的敏銳,詢問下了解他曾有專業的建築科系背景,另一部分則是老家來自花蓮,與自然長久以來的親暱感,使其在製作建築設計時即會著重思考空間與自然環境間的互為。雖然目前主持以植物創造提案為主的「質物霽畫」看似已脫離建築設計的範疇,但李霽坦言他的理想仍存在於「建築」之中,接案的內容仍包括許多室內設計提案,「植物」成為其實踐建築理想上一段重要的過程,也開啟和許多連結不一樣事物的可能性。他從求學階段很確定要做建築,到逐漸不同歷程的累積,包括學生及就業時期也開放自己參與劇團合作,做一些舞台設計案,而文青必備的電影、音樂、書籍等養分的吸收,他也沒省略過,兩年前他仍在建築事務所工作,但因為觸碰了以植物為創作這件事,開啟各種嘗試挑戰,也讓他選擇離開辦公室的生活,嘗試各種新鮮的合作可能,這同樣也累積出其作品豐富的樣態。
李霽。(攝影/李盈靜)
當花卉,成為顏料元件
從與案主的溝通過程,李霽即非著重於花材細節的討論,而是特別強調概念與氛圍的營造,傳統不同門路的花藝,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架構,或是陳述某種世界觀或觀看方式。但李霽所創造的花藝,是將植物當作顏料來使用,類似在畫布上自由的配色,抑或如同一個建築模型的細緻元件,在空間內擺設的美感挪移,「面對花藝的創造,會覺得我仍是在做建築設計,邏輯是一樣的,只是材料不同。」如此以建築、創作的模式納入的花藝,他更思考如何將植物置入整體空間的一部分,當一件單純的花藝作品將空間的考慮進去,更增添了其作品的厚度與廣泛性,以有機創造的方式排列出這些植物與空間細緻的結構。
李霽的職業需求能力與工作時間分配。
浪漫之外的,「粗工」現實
對於有興趣以植物做為一種創造方式的工作建議,他認為基本條件是要喜歡大自然,不能對植物與昆蟲心生恐懼,至少要有一定的情感加諸在這些創作的應用物件上。另外他也提醒不要對於「花藝」工作存在過多不切實際的浪漫幻想,基本上花藝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粗工」,當早起至花市採買,選購的過程經常要搬、提沉重的切花,回來工作室後又是一連串照料、清洗、換水的工作,有時場佈也需要搬動大型的物件,是一項須具備粗工體力但又要有細緻精準度的工作。他另也分享由於獨自接案的狀態,面臨過從小型接案到大品牌案子規模落差的狀態,尤其在報價上的經驗缺乏,不曉得如何擬出一份合理的報價,只單純想到花材的消耗,而忘記把來回交通、時間等人力成本納入。他也坦言「台灣的大環境還是存在著砍價的風氣,但一件事要走得長遠,許多付出本來就該涵蓋在預算中,低價的競爭會造成藝術圈和設計師環境的不健全,如果創造者想創發更細節的創意,那都是需要時間和成本去支撐、累積出來,要走純設計或是藝術產業除要有理想外,也要思考如何去改變這個環境的劣勢。」
李霽植物創作的使用工具。(攝影/李盈靜)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